鳄雀鳝在湖北能生存吗 杭州一小区里的

鳄雀鳝在湖北能生存吗 杭州一小区里的(1)

今天(8月29日)凌晨,一位橙友发帖称,昨天小区水池里抓起一条怪鱼,疑似鳄雀鳝。

鳄雀鳝在湖北能生存吗 杭州一小区里的(2)

最先是一名业主在群里发了一张“怪鱼”的图片。

“小区水池里抓起一条雀鳄,现在有个20厘米长,长大了水池里的鱼都要给它吃光了。”

鳄雀鳝在湖北能生存吗 杭州一小区里的(3)

消息传开,群里的业主马上集体“炸锅”。

“上次有个小区小孩子手被咬,就是这个鱼。”

“小区这么多小朋友,被咬那就大事了。”

鳄雀鳝在湖北能生存吗 杭州一小区里的(4)

“我几个月前在大的水池就看到了,还当成黑鱼了,心想是哪个业主放生的?现在看看就是这个怪物。”

业主们认为,这条怪鱼疑似最近新闻报道的鳄雀鳝,属于外来入侵物种,生性凶残。

橙柿互动了解到,连日来,鳄雀鳝屡次成为热点话题,陆续在河南、广西、广东、青海、宁夏、山东、湖南、北京等多地惊现。

橙友这次报料的小区,是位于杭州东站附近的紫玉福邸。今天上午,记者来到小区探访了。

小朋友跑来向保安报告

“水池里有一条大怪鱼”

小区,有一汪池,水质清澈见底,周边有几座天鹅雕塑。不少小孩在池边玩耍。

鳄雀鳝在湖北能生存吗 杭州一小区里的(5)

最先赶到现场处理怪鱼的工作人员,是小区保安蒋师傅。

他说,昨天中午11:30分左右,他正在小区巡逻,一个小孩子跑来冲他喊,“叔叔,水池里发现一条大怪鱼。”

他急忙和小孩跑到天鹅池边,只见两三个业主,已经把怪鱼捞上来,放在地上,鱼还在动。

仔细辨认,很像这几天新闻里所说的“鳄雀鳝”。

鳄雀鳝在湖北能生存吗 杭州一小区里的(6)

这可不得了!蒋师傅吃惊之余,立刻捡来瓷砖,在鱼身上狠砸几下,怪鱼终于不动了。他把鱼带到物业等待进一步处理。

在水池边,有几个业主也在议论这条怪鱼的事。

一位大姐向记者形容说,“有点像黑鱼,嘴很尖,模样很奇怪,总是躲在水池边上。

“这个鱼在水池里有一段时间了,大概在天气很热之前就有了。当时大家不认识它,有人拿棍子捅,它很快跑掉,很灵活。

“肯定是有人当宠物养,后来放进小区池塘的。”

鳄雀鳝在湖北能生存吗 杭州一小区里的(7)

小区保安队长告诉橙柿互动,“绝对不是物业养的,到底是谁放的,目前也说不清。物业的监控只能查一个月时间。

现在这条鱼,我们已经做了妥善处理。物业在群里和业主提醒过了:如果谁还有这样的鱼,请尽快处理,千万不要放养到公共水塘里。”

那么,天鹅池里仅仅只有这一条吗?会不会逃生到其他水域。

记者细心观察,天鹅池两个换水口很细小,不到一厘米宽,怪鱼逃逸的可能性不大。

渔业专家:这是一条眼斑雀鳝

危害和鳄雀鳝一样大

这条鱼到底是不是这几天大家所关注的鳄雀鳝?

记者把鱼的图片,发给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委会副主任周卓诚,请他帮忙鉴别。

周主任一看到图片,马上回复说,“这是眼斑雀鳝,不是鳄雀鳝。”

鳄雀鳝在湖北能生存吗 杭州一小区里的(8)

科普资料介绍,眼斑雀鳝(学名:Lepisosteus oculatus)是雀鳝科、雀鳝属一种鱼类。

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淡水江河、湖泊中。性凶猛、常躲在水底植物丛中,遇到小鱼、虾等食物,即迅速扑向捕获。

原产于加拿大、墨西哥、美国。中国1990年由广东从美国直接引进,分布于上海、山东、浙江等地。

和鳄雀鳝一样,眼斑雀鳝极为凶残,总爱躲在水草中伺机吞食其他鱼类,在它生存的地方很少有其他鱼类存在。

周主任介绍说,“两者比较,鳄雀鳝的身材和嘴巴相对粗短,眼斑雀鳝身材和嘴巴细长。眼斑雀鳝也可以长得很大,攻击其他鱼类。比起鳄雀鳝,它生长得相对较慢,但它要比鳄雀鳝更耐低温。”

养殖过的网友说,鳄雀鳝比眼斑雀鳝生长迅猛,一年时间,鳄雀鳝可以由手指大,长到手臂那么长。

鳄雀鳝的吻部,也不似眼斑雀鳝那样又细又长,而是宽阔粗壮,嘴里生满了利齿,就像真正的鳄鱼一样,这也是“鳄雀鳝”名字的由来。

和鳄雀鳝一样,眼斑雀鳝对生态同样具有危害。

杭州几家花鸟市场

仍有人买卖鳄雀鳝

记者走访了杭州几家花鸟鱼虫市场,没有发现(鳄)雀鳝。不过在凤起路一家花鸟市场有了意外发现。

一家卖淡水鱼的水族馆老板说,“大家把鳄雀鳝叫尖嘴鳄或者福鳄,但我店里从来没养过,更没卖过。”

鳄雀鳝在湖北能生存吗 杭州一小区里的(9)

在另一家水族馆,记者发现,水缸里有八九条雀鳝,和红胖胖的红色地图鱼养在一起,仔细观察其生物体征,高度疑似鳄雀鳝。

鳄雀鳝在湖北能生存吗 杭州一小区里的(10)

水族馆老板说,“现在不敢卖给顾客,怕有人放生出去造成危害。不敢卖,打死了又可惜,不知道怎么处理,只好自己养着当观赏鱼。”

中午在另一家水族馆,记者又看到了几条雀鳝:与其他鱼类养在一起,高度疑似鳄雀鳝。

鳄雀鳝在湖北能生存吗 杭州一小区里的(11)

老板说,“这种鱼没人说不让养,买的话五六十元一条。”

一位来店里买鱼的顾客,也蛮有兴趣地围观水缸里的雀鳝,他说,“这鱼不能随便放生。”

橙柿互动把这些雀鳝照片发给几位水产界人士鉴别,得到证实:这些鱼全是鳄雀鳝。

擅自放生构成犯罪的

可追究刑事责任

周卓诚主任告诉橙柿互动,“目前,鳄雀鳝、眼斑雀鳝并不属于保护动物,目前法律也没有明确禁止售卖。不过,对于私自放生外来物种,法律是有规定的。”

今年8月1日起,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联合发布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外来物种防控的管理办法。

办法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违反本办法,未经批准,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八十一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捕回、找回释放或者丢弃的外来物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那么,这些的雀鳝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周卓诚说,任性的放生行为,还有引入后养殖造成的逃逸,是主要因素,其次是随意丢弃。

他警示说,目前,外来物种的入侵要引起相关部门足够重视。

比如水生的入侵物种罗非鱼,原本是非洲鲫鱼,因为养殖引入,在南方地区已经很严重。部分地区不止是入侵,已成为该地区的优势物种。

2021年,全国海关组织开展“国门绿盾”专项行动,严防外来物种入侵,在寄递、旅客携带物渠道截获外来物种等活体动植物8473批次,同比增长98.43%。

全国海关严格口岸检疫检查,2021年截获有害生物59.08万种次、检疫性有害生物6.51万种次,首次检出致死粒线虫、铃兰短体线虫、北美齿小蠹等4种危险性有害生物,将番茄褐色皱果病毒等5种有害生物增补入《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

其中,6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结果显示,219种外来入侵物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物入侵是一场无声的硝烟,如果不早点预防治理,不从源头解决问题,那么迟早会酿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图虫(概念图) 图片编辑:笪曦

来源:作者:都市快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