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就是千年来丢尽孔子的人(孔门十哲之口才科)

孔子弟子三千多人,“受业身通”者72人被称为“孔门七十二贤”。其中又有10人被孔子单独表扬,称为“孔门十哲”。孔门十哲分为四科,分别为德行科、口才科、政事科、文学科。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予、子贡

政事:冉有、子路

文学:子游、子夏


口才课:宰予、子贡
  • 利口善辩----宰予

宰予又称“宰我”、“子我”,就是那个因为迟到被孔子训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的宰予。宰予好学善思,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会一直追问,他曾问三皇五帝问道耐心的孔子都烦他,说他一天问三遍三皇五帝不烦吗?他却说是先生要他问题不可过夜的,一定要今天问完。

孔家就是千年来丢尽孔子的人(孔门十哲之口才科)(1)

网图侵删

由此可见宰予的好学善辩,而且宰予思考问题很深入,有时连孔子都无法给出确定答案。他曾经问孔子:“要是有个人掉到河里,旁边有位不会游泳的仁德之人,那他是救还是不救呢?如果跳下救会有无谓的牺牲,但是不救走开的话还能叫仁德之人吗?”

宰予善为说辞,孔子被赐予豪车想要推辞,常委托宰予前往,宰予每次都不辱使命。甚至楚昭王想要招揽孔子,也因畏惧朝中没有能抵抗宰予的人,担心孔子及其弟子的才能作罢。

宰予敢于批判,不拘礼节,深入思考守孝三年的习俗,觉得不妥,就与孔子辩论。宰予因为他的大胆好思,才能敏儿好辩。他的口才甚至超过了子贡,被放在言语科之首。


  • 巧辞善交----子贡

子贡在孔子三千弟子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善于经商,他在拜师孔子前就从商,后开创了儒商。资助了孔子的周游列国的活动。除此之外念想通达,常侃侃而谈,孔子称其“达”,意思是子贡处事通情达理。

孔家就是千年来丢尽孔子的人(孔门十哲之口才科)(2)

网图侵删

子贡处事通达,利口巧辞,孔子困于陈蔡之间,是子贡游说楚昭王出兵营救,孔子一行才免于一难。孔子评价他:“赐之辩贤与某也”。吴卫宋鲁会盟以图霸业,吴王不满卫君晚到,围困卫。鲁大夫请子贡前往,解决了危机。

齐大臣欲率兵伐鲁,子路,子张、子石请行,孔子都没同意,只有子贡请行,孔子同意了。子贡一使,使势想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其变。由此显示出子贡杰出的外交才能。子贡口才位于宰我之后原因是因为,子贡遣词过于华丽,而宰我的更加平实,符合孔子“言贵实”的思想。

总的来说,子贡就是一个能言善于辩论的儒商。

孔家就是千年来丢尽孔子的人(孔门十哲之口才科)(3)

网图侵删


文学科:子游、子夏
  • 礼乐之教----子游

子游又称“言偃”,是孔子晚年收的弟子,在孔门众弟子中,最擅长礼学,对古典文献、礼乐教化研究颇深。因为精通文献,所以常能从中得到启发。他以礼乐治国,又有识人之能,发现孔子错看的弟子子羽的德行高尚,就收其为徒。

子游在在他治理的小城施行“礼乐之治”,教化民众,被孔子大力赞扬。孔子甚至与其畅享未来大同、小康的世界,子游在论语中出现较少。但被孔子放在文学科之首,已足见其才学之优秀。

孔家就是千年来丢尽孔子的人(孔门十哲之口才科)(4)

网图侵删

  • 无言大义----子夏

子夏又称“卜商”、“卜子夏”、“卜夫子”,他苦学好问,勤于思考,以熟悉典籍著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他都参与编订。《论语》他也参与的编著,并且为了弘扬儒家著作,为孔子注疏六经。

为了宣扬儒家学说,更是发明章句教学之法,方便知识的传播。他为儒家思想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用他的才学,将孔子的思想系统的传授下来。并且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做了相应改动。子夏由于对儒家经典及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被称为“传经之鼻祖”。

孔家就是千年来丢尽孔子的人(孔门十哲之口才科)(5)

网图侵删


孔门十哲皆具诗、书、礼、乐、易、春秋之能,又各有其特色。孔子在教育过程中有教无类才能将家境贫寒的德行科四哲的才能发现。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最大的长处。而且孔子对每位弟子了解之深,对每位学生的评价之准确也令我们钦佩。

而十哲之中,每个人都好学好思好问,虽然达到孔子与十哲的境界很难,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努力接近他们的成就。先贤尚且终身学习,未见其止。更何况我们呢?

已知太少,未知太多。我们虽望其项背,但仍要坚持不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