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基础设施改善工作总结(惠城高质量发展企业行②住润电装)

核心提示

一流中心城区必须具备一流的实力。作为市中心区,当前,惠城区正量质并举发展现代产业经济,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区,为惠州“打造成为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贡献力量。

今年以来,惠城区以打造一流中心城区为目标,实施“3 2”发展举措,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惠城区GDP突破400亿元,达到414.58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为6.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乡镇基础设施改善工作总结(惠城高质量发展企业行②住润电装)(1)

而素有“北大门”之称的小金口街道,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惠州连接珠三角地区和粤东地区的重要枢纽,也是惠城区的工业重镇。其中,惠州住润电装有限公司(以下称为“住润电装”)在这里扎根20余年,已成长为年产值逾33亿元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外向型企业,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住润电装如何要做到提质增效?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关系着一流中心城区的建设。为此,近日,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走进企业问计问需。

企业名片

惠州住润电装有限公司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主要生产销售汽车和摩托车专用线束和其它汽车电子设备,客户主要是中国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发动机、广汽丰田等知名汽车生产商,销售网络从国内延伸至日本、美国等地。自从1995年12月创立以来,住润电装经历二十余年发展,现在已成长为年销售额逾33亿元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员工有5000余人,工厂占地面积达18万平方米,年缴税额约2.8亿元。

乡镇基础设施改善工作总结(惠城高质量发展企业行②住润电装)(2)

企业故事

住润电装:扎根惠城24年,年产值翻百倍

“那时候,一年建一个厂,一年建一个厂。”回忆起住润电装24年来的发展,线束事业部副部长栾学先言语间仍流露着兴奋。作为公司里的“老人”,栾学先亲眼见证着住润电装不断提质增效,从一家只有26名员工的小公司成长为如今年产值30多亿元的大企业。

1995年12月,住润电装正式成立,在江北租用了一层厂房开始了线束的生产。创业初期,公司主要生产摩托车专业线束供往日本,年产值不到3500万元。两年后,公司搬迁到新建成的位于小金口的第一工场,产品范围也从单一的摩托车线束转向技术含量更高、生产要求更严格的汽车线束领域。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世界汽车市场的高速膨胀,住润电装在21世纪初迎来了一个高速成长期:产品线和客户群日渐丰富,第2工场、第3工场、第4工场以及松山工厂相继成立,线束、电子两个事业部成立,产品除了覆盖中国市场主流日系车型和部分欧美车型,还出口至美国、日本、印度、匈牙利等十余个国家,完成了从小型出口企业向大型综合性企业的转变。

作为一家外向型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严重影响着公司的发展。从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到如今的中美贸易纠纷,经济大环境出现了长期的低迷,住润电装必须做出改变。

乡镇基础设施改善工作总结(惠城高质量发展企业行②住润电装)(3)

“2006年,公司有7000人,年产值15亿;现在,公司有5000人,产值大概33亿。”在栾学先看来,这些年来,住润电装从丰富产品线、削减成本、提升效率三个方面入手,发展重心逐步由“扩容”转向“提质”,实现高质量发展。

尤其在产品制造上,住润电装加快推进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人工成本。近两年来,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开始逐步投入使用,生产改革进入新阶段。“同等产能下,原来8个人完成,现在只需2个人,效率足足提高4倍。”栾学先介绍,由于全自动化设备投产不久,且设备成本高昂,生产线上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目前,住润电装汽车线束月产量保持在40万套左右,供应给中国、日本、美国等地的多家知名汽车生产厂商。“去年,国内销售占比60%左右。”栾学先说。

面临严峻的事业环境,当前,住润电装已经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线束的设计和生产,力争在这个新旧能源汽车转化的窗口期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栾学先认为,随着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崛起,实现中国设计、中国制造、销往全球,指日可待。

对话企业

谈变化

“办事更简便、回应更迅速、服务更到位”

南方日报:公司为什么会选择落地惠州?

栾学先:1995年底,公司作为面向本田线束制造基地而成立,产品主要供应本田汽车生产商。当初,我们的预测客户都在广州等地建立汽车生产基地,这是落地惠州的一个原因。

此外,住润电装以出口为主。而惠州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深圳、香港,区位优势明显,非常便捷。

南方日报:20多年来,公司为什么在惠城扎根?

栾学先:我从1996年进入住润电装,亲眼见证着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公司之所以在惠州落地生根,整体来讲是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而且这些年来,惠州的城市管理、交通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发生来巨大的改观,从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来讲,是具有吸引力的。

多年来,公司向政府反映的问题事无巨细都能得到及时的回应和解决,尤其是从今年年初开始,市区两级同步举办“直通车”活动,更好地为企业排忧解难。像是公司希望在金龙大道路口安装交通信号灯以解决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希望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更多就学机会的诉求,希望对工厂周边治安环境进行整治的建议等,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回复和解决。

20多年来,我们扎根惠城区,目睹了政府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各项优惠政策的不断下探,不仅办事更简便,回应更迅速,服务也更到位了。

乡镇基础设施改善工作总结(惠城高质量发展企业行②住润电装)(4)

提建议

通过政策优惠,留住本地劳动力

南方日报:现在,公司发展面临哪些困难?

栾学先:作为重点用工企业,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招工难,尤其是一线普工。公司员工每月流失率在7%左右,我们每年需要招工5000多人,今年9月份大约缺工200人。

其实,人社部门有定期了解公司的用工状况,并经常组织参加招聘会以解决缺工问题。招聘会主要是针对技术人才、中层管理人才,我们也通过这类活动招到了所需人才。然而,招聘会触及不到普工,普工招聘依旧是老大难。

南方日报:希望政府如何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栾学先:招工难,这是所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都在面临的问题。普工一般主要来源于学校实习和外来工。但惠州本地学校的学生大多前往东莞、深圳;而惠州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吸引力也远不及周边城市。

我们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和刺激招工市场。一方面,增强惠州市、惠城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到这里;另一方面,通过一些扶持补贴政策,留住本地学校培养的学生,减少劳动力外流,确保城区内企业有充足的人力资源。

乡镇基础设施改善工作总结(惠城高质量发展企业行②住润电装)(5)

谈发展

探索新能源汽车线束市场

南方日报: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公司造成什么影响?

栾学先:大环境日益严峻,对我们影响比较大。公司必须适应环境,做出改变,不断提质增效。一方面,在产品设计上,我们和总部配合,不断开发更具竞争力对产品;另一方面,在产品制造上,科技创新研发上,我们不断开发应用新设备,加快推进自动化生产,降低人工成本。

南方日报:未来,公司将如何应对挑战?

栾学先:汽车产业发展了一百余年,内燃机汽车已经进入了生命末期,新能源汽车全面占领市场已经是大势所趋。住润电装目前已经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线束的设计和生产,并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在这个新旧能源汽车转化的窗口期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此外,随着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崛起,自主品牌汽车零配件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也要从日本转移到中国进行,从而实现中国设计、中国制造、销往全球。

【记者】于蕾

【通讯员】陈美君

【图片】受访企业提供

【作者】 于蕾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