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怀念大科学家钱学森)
每个时代都有科学家,但大科学家却稀有。科学家常常有跨越几代的影响力,而大科学家的贡献则不仅跨时代,而且跨越世纪常青。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大科学家。生于1911年12月11日,卒于2009年10月31日,钱老一生跨越了20至21世纪的百年风云。而他的人生的重大意义并非生命物理意义上对世纪的跨越,而是他的科学贡献、系统思维、哲学思考及人生理念跨世纪的宏大深远。当年由于这位伟大科学家义无反顾地回国效力,将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作为颁奖嘉宾,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先生在“世界因你而美丽——200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现场发言:钱学森凝聚了知识分子最优良的品质。
凤凰的工作人员因“世界因你而美丽——200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有缘三次来到钱老家中,走近钱老的生活。
令人惊讶的是,钱老的家,就在北京西郊一个看似很普通的航天大院里,位于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红砖灰瓦的三层小楼中的一角,自从1960年10月搬到这里居住,至2009年,钱老和钱老的家人,在这里生活了49年。
房子前面,像如今还保留下来的很多那个时代的老旧小区一样,除了零星草木,没有更多的绿化,而钱老屋子的窗后,却有一棵石榴树与一棵枣树,据说,在钱老搬到这栋房子里时,它们就已伫立在那里守候,49年来,它们曾经静静地聆听着钱老的脚步声,目睹了钱老一家人每一天的生活变迁,原来也曾经无数次地开花结果,每年都有大盆的果实,让主人享用,也给周围邻居和前来拜访的朋友分享。
树木有情,后来伴随着钱老和蒋英老师进入暮年,这两棵果树结的果子越来越少,它们也渐渐进入了夕阳……
虽然由于钱老年事已高,几次拜访并未见到钱老本人,但从与钱学森夫人蒋英老师和钱老长子钱永刚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位真正大家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一
第一次到钱老家,大约2009年3月初,春寒料峭。当时凤凰卫视“200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揭晓,众望所归,钱老荣膺“终身成就最高荣誉大奖”。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先生亲自前往钱老家中探望,并将这一消息告诉蒋英老师。
蒋英(中)与刘长乐(右)、吴小莉(左)
记得当时,刘长乐先生说:“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华民族的脊梁,没有钱老对中国科技的贡献,我们中国人没有扬眉吐气的今天。所以,我们非常感谢!”
那一次,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也在场,和蒋英老师说起来同是浙江老乡的时候,蒋英老师非常高兴地回答说:是吗,太好了!好极了!
而在后来录制替钱老领奖的获奖感言中,蒋英老师这样说:“学森因为年老体弱,不能来参加今天的领奖,深感歉意,能为国家为人民做些事,是学森毕生的追求,无怨无悔,能得到这么多炎黄子弟对他的支持和认同,包括香港凤凰卫视传媒机构对他的支持和认同,他感到十分欣慰,他让我转告他的愿望,希望这个活动鞭策更多的中华儿女,为祖国贡献力量,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蒋英老师已年高90岁,但这段话她事先写好,又认认真真地说了三四遍,直到达到录制效果满意为止。
因身体原因,钱学森未能到达“世界因你而美丽——200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现场,由夫人蒋英代表出席领奖
也是在第一次去钱老家中,和钱老的儿子钱永刚先生聊起钱老的时候,凤凰人开始真正“认识”这位走进生活的大科学家:
钱老是个很淡泊名利的人,据说从搬到这座航天大院的49年间,有好几次机会,钱老都可以改善住宅,住到更好的房子里,但是,一是不愿意和自己的同事们差距太大,二是住习惯了,也怕麻烦,尤其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钱老和蒋英老师就一直住在这栋老楼里。
钱老很热爱艺术。据钱永刚先生说,对于乐器,绘画,书法,文学,诗歌等等艺术,钱老都有着浓厚兴趣,十几岁的时候,钱老还曾经专门拜师学过吹口琴,他将艺术归纳为三个层次,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再到最高层次——讲哲理的艺术作品,这最高层次的艺术作品,是钱老的最爱。古典歌剧是钱老非常喜爱的音乐。在音乐中,钱老能够看到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以及对世界的认识。
钱老家墙上挂着的字画
钱老性格偏内向,古人所说“喜怒不形于色”,是钱老的修养境界。对于人生盛境,没有范进中举的大喜,对于人生困顿,也不曾有痛哭流涕的大悲,这样的修养境界,自然是钱老深厚的文化层次所成就的。据说当年在美国,准备回来,却遭到阻拦、遭到软禁的时候,晚上孩子们都睡了,有时蒋英老师会弹起吉他,钱老则吹竖笛附和,这对患难夫妻以这样的自娱自乐来排解不能归国的忧愁。
钱学森与夫人蒋英
回国以后,由于忙于两弹一星的研究,他无暇顾及家里以及孩子们的教育。尽管没有很多言传,但钱永刚认为,父亲对自己有着很深的影响。他说,父亲的影响,不是他说过什么,而是在他身边,和他接触,得到的是很多书本上得不到的。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影响儿女该怎样做人。那就是不因为自己身在高处,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待自己的成就,以及金钱名利,永远淡泊。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科学,探索真理,即便已经八九十岁,耄耋之年,羸弱之躯,即便久卧病榻,睿智的钱老依旧坚持每天听读报纸,了解国家大事,一生勤勉思考,要继续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真正的“活到老,学到老”。
摆放在钱老家中的火箭模型
在钱老家中,客厅里摆放着一个神舟五号运载火箭的模型,据说那是钱老95岁大寿的2006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领导看望钱老时,送给钱老的生日礼物。相信对于将一生投入到科学研究、尤其是航天事业研究中的钱老来说,这是一件非常令他欣慰而倍感珍贵的生日礼物。
钱老平时不喜欢看电视。回到家里,静一静,看点书,是钱老的生活习惯。而在科学研究领域,系统科学的应用和发展,以及沙草产业生态建设的新动态和新成果的,是钱老晚年所关注的主要领域。后者是他晚年对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所提出的一些看法。钱永刚先生说,从50年代内蒙古风吹草低见牛羊,60年代乱砍乱伐,70年代沙进人退无躲藏,改革开放人沙对峙互不让,90年代人进沙退变模样,到21世纪产业链上做文章……过去人们所认为的生态变化是不可逆的观点,在内蒙古那里实现了改变。这一切,如果没有科学理论做指导,是会事倍功半的。
钱学森家中掠影
钱老是一个真正的大科学家。他高瞻远瞩的学术思想,是给后人留下的巨大财富。他将工程系统理论扩展到社会系统工程,使系统工程理论成为在社会各领域都能够运用的理论;他不是医务工作者,但他对医学提出了四个医学的概括,吴阶平听了大为赞同;他不是军事家,但他关于现代科学技术对将来军事的影响,曾大段大段地被引用;他不是生态学家,但他关于沙产业草产业的理论,使日本知名防沙治沙专家在参观了按钱老沙草理论治理的甘肃地区后,赞不绝口地对当地人说“你们打败了我们!”;钱老也不是哲学家,但他关于哲学的见解,让北京大学的哲学教授仰目……这么一位大科学家,因其系统科学思维体系,提出的见解总能让业界专家得到启发。
钱永刚在展览现场讲解展品背后的故事
从与钱永刚先生的谈话中,我们还了解到,钱老是一个认真严谨的人。几十年来,他以书信作为联系与其他科技工作者交流的渠道,其中不乏大学教师等普通科技工作者。据说,总共达3000多封的信件和手迹,未来陆续出版后,将帮助我们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一生有关科学与人生的各种思考。而从后来看到的资料中,我们知道钱学森先生是吴越王钱镠第33代世孙。钱镠治国有略,修身治家也十分谨严,两度订立治家“八训”、“十训”。“十训”即钱鏐临终前向子孙们提出的十条要求,遗训大部分饱含人生智慧。“武肃王遗训”代代相传,世世因循,一直激励着钱氏后人。正所谓“家学渊源”!
二
第二次到钱老家,是凤凰卫视《口述历史》节目组采访蒋英老师,整个采访过程留给在场凤凰人满满的内心感动。
采访的季节,是暖春,时间,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地点,则仍然是钱老的客厅里。就在那不大的空间里,一个靠窗座椅上,身着蓝色而镶嵌着闪光银线外套的蒋英老师,给我们讲述起自己与钱老风风雨雨几十年的故事。午后的阳光透过斜后方的玻璃窗洒在她的背上,以及满头银发上,闪着银色光环,衬托着老人的柔和与美丽,色彩绚丽,如同画中。
对于过去的故事,老人娓娓道来,不时语气中带着激动和兴奋的情感,却又由内而外地祥和。很多九十高龄的老人可能都会面临口齿发音困难,蒋英老师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对于每一个问题,她总是能认真专注地倾听,在回答问题时,尽管说话语速较慢,却总能够将每一个字都字正腔圆地说出来。这大概受益于她多年的声乐训练的积累,对声音和语言,有着常人所没有的驾驭能力。
每每说起和钱老携手一生的生活,无论是欢乐,还是艰难,以及长久的离别,蒋英老师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温柔的笑容,携手一生的无怨无悔,以及孩子般的纯真与真挚;对于她的人生选择,不论是爱情和婚姻,还是事业和学生,老人都洋溢着最真挚的爱,深深感动了每一个在场的工作人员……这一切也令人蓦地悟到,幸福原来是这样的,就是相携一生之后,还能够这样温柔和幸福地说起自己的爱人,和自己曾经走过的人生道路。也真的验证了,一个伟大男人的身后,总是站立着一个同样伟大的女人。
蒋英老师和钱老是郎才女貌的一对夫妻。艺术和科学的完美结合。在《口述历史》中,蒋英老师说,钱家和蒋家过往甚密,钱老的父亲和自己的父亲蒋百里是好朋友,都曾经留日。当年,蒋家有五个女儿,而钱家只有一个儿子,因此,钱家妈妈就和蒋家妈妈商量,说你女儿多,给我一个吧,蒋英的母亲很大方,说我有五个,那你就挑一个吧。钱家妈妈就挑了蒋家三女儿——蒋英。于是蒋英真的被过继到了钱家,还曾经被更名为钱学英。
蒋英女士年轻时的留影
但是,4岁的蒋英来到钱家的时候,十二三岁的钱学森却不跟她玩,习惯了家里面五个姐妹在大院子里开心玩耍的蒋英,自然在钱家是呆不惯的,于是老哭。钱家妈妈着急了,说这样也不好,于是蒋英的父亲说,那就还是接回去吧。但是喜欢蒋英的钱妈妈也提出了个条约,说算蒋英是自己的干女儿,长大了要给钱家当儿媳妇的……当然,长大了,两个年轻人一个去美国留学,一个到欧洲留学,大家也就几乎淡忘这个“条约”,可是,有缘千里来相会,等到钱学森回上海,看到蒋英,便让蒋英跟他一起到美国去,两个有缘人就这样很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在共同生活的几十年里,蒋英女士和钱老患难与共,共同度过了许许多多的艰难。甚至为了更多地照顾家庭和孩子,放弃了自己深爱的舞台,走上了音乐学院的讲台。
翻看钱老的人生故事,可以看到当年钱老回国的艰难:1950年,钱学森上港口准备离开美国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并将其关进监狱,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兵力。从此,钱学森开始蒙受美国政府迫害,同时也失去了宝贵的自由,他1个月瘦了30斤!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学院送去的1.5万美金巨额保释金后才释放了他。后来,海关又没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书籍和笔记本。直到后来美国检察官再次审查了他的所有材料后,才证明了他是无辜的。
钱学森 蒋英夫妇与一双儿女
而在蒋英老师的回忆中,我们看到当年更多感动人心的片段:
在美国,看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爱国的钱学森坚持要回国,将自己所学知识贡献到祖国建设中,可是当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钱学森夫妇想要回国的时候,却遭到了阻拦。五年当中,是相当辛苦的,处在被软禁当中,哪里都不能去。直到在周总理帮助下,才终于能够回到自己的祖国。
1964年5月,周恩来接见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首届党代会代表时,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亲切握手
回国后,蒋英被安排在中央实验歌剧院工作,在这里,她拼命地学习普通话,很用功地学习四声,找说唱团学歌剧、京剧,一年之后,改变了自己学美声的外国口音,恢复了舞台生活。有一次上台,竟然返场了六次。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领导找她谈话,说你家里有老人,钱学森又不在家,有孩子,你经常出去巡回演出,恐怕不适合,是不是你应该调个工作,就到音乐学院教书……蒋英最初听了很不高兴,拒绝了组织上的安排。但后来听说这是周总理的主意时,蒋英考虑后理解了国家和总理对他们一家的关心,就马上到了音乐学院报到,并在那里工作了一生。
蒋英在音乐会现场的照片
回国以后,夫妻两个聚少离多,由于钱老工作的特殊性,总处在保密状态,经常要出差,不在家里。蒋英老师说,自从钱学森回国参加了五院的工作,自己就总见不到他了,不知道他在哪里,也没人告诉她。不过,令人感动的是,蒋英老师始终支持着钱学森的工作,因为她知道钱老是在为国家做重要的事情,因此,她从来也不问他的去向。就这样过了十几年,中间难得回来几次,汇报工作,呆几个小时,然后再赶回去。甚至在钱老的父亲临终想见见钱老时,都不曾如愿。
说起自己那些年的生活时,蒋英老师很平淡地说:“我们两个人分开,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一直到他退休为止……我们一起去散散步,谈谈话,那以前,我们连谈话的机会都没有。不过,这些都是应该的。”
但是,他们是一对志趣相投的夫妻,她喜欢音乐艺术,他也一样地也喜欢音乐、艺术,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可以谈的事情很多。不过,关于工作上的事情,钱老则一直严守保密制度,钱老一句也不说,蒋英也一句也不会问。
他们就是这样一对相濡以沫,感人至深的夫妻!
三
第三次到钱老的家中,是向钱老告别。
2009年10月31日,北京落下那年的初雪,鹅毛一般。这场异乎寻常早到的初雪,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呢?
就在这时,传出了98岁的钱学森先生逝世的消息。刚开始,令人不敢相信这是个真的消息,因为之前关于钱老逝世,也曾经有过类似讹传的消息。然而,当迅速打开电脑,在互联网上查询,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凤凰网、中新网……看到这么多媒体的消息,终于相信,钱老真的离我们而去了。钱老走了……
第三次来到钱老家中,是吊唁这位令我们几代人都不能忘怀的伟大科学家。钱老的灵堂,就设在他家西面的一个房间里,在鲜花的簇拥中,是钱老温暖的微笑。在留言簿上,很多前来吊唁的人们留下了怀念这位大科学家的感人话语。相信钱老会永远活在许许多多中国人的心中。
钱老去世后三年,2012年2月5日,93岁的蒋英老师去世。在她逝世的那一天,我们由衷为她祝福,祝愿她与钱老能够在天堂里再聚,天地有情,让这一对真情眷侣能延续那段他们于人世间曾经拥有的幸福浪漫的爱情。
撰稿:高棉
编辑:撕纸小妹 豆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