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的习俗(北方人说的碰瓷)
我想大多数人应该听过一个叫“碰瓷”的词语吧。起源是北京,据说清朝末年,没落的八旗子弟,想出来的不劳而获的方法。用布抱着一些不值钱的瓷器,在街上人多的地方走,然后瞅准机会,故意让行驶的马车不小心“捧”他一下,他手中的瓷器随即落地摔碎,于是瓷器的主人就“义正言辞”地缠住车主按名贵瓷器的价格给予赔偿。对这个基本上是赶时间的人进行讹诈(据说成功的几率很高)。久而久之,人们就称这种行为为“碰瓷”。
今天虽然不再“碰瓷”了,但是被骗子运用到各种骗术里,可谓仙人跳到极致。而有一种“碰瓷”,它未必是敲诈勒索钱财,却从各个方面给你泼脏水,使坏,这种人在泸州有个名字叫“榨菜”。
四川人到底离不开吃,什么都要跟吃相关,连这种过街老鼠似的行为,也被一种菜替代了。为何用“榨菜”呢?因为“榨”和“诈”同音,而“诈”不仅仅包含着骗,还有不诚实、虚伪、损人、坑人等等。总之,他们大多数游走在法律边缘,惯用无中生有,空穴来风的方式,去对他人进行打击。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很多。归根结底是一种人性的劣根性。妒忌,愿人穷不愿人富。这种人法律又不见得触碰得到,但是道德约束那是不可能,要是可能的话就不会到处嚼舌根,挑拨离间,造谣中伤了。
记得民国时期,鲁迅有一个敬重者,看到有小人写文章对鲁迅进行人身攻击,这位鲁迅粉丝虽然是记者,也是个性情中人,而且从来学武,身强体壮,文武双全,他觉得就是论述文斗没有问题,但是打胡乱说,乱泼脏水,到处造谣就是小人之行为,亲贤臣,远小人是诸葛亮的教诲。但是对于这位老兄来说,他觉得少批垮,你有啥子当面说,那个时候报社虽然笔名,但是比今天网络匿名好找得多,于是登报申明开,大概意思是说,有什么话,好好说,不能好好说,那就是拳头见高下,骂骂咧咧是娘们才干的事情,男人就拳头上见高下,如果不来迎战,以后你不许再说鲁迅,不然,说一次我上面打一次。
对方被搞得骑虎难下,只有硬着头皮去,打斗很快就结束了,因为对面猥琐而怯弱,却都是没办法不可逃避,这位老兄一群就把他打到了地下睡起。不过当时有人旁观,二人属于单挑约战。跟今天法律不允许不一样。从此这个小人再也不敢露面,穿马甲嚼舌根都不敢了。
不过今天可不能这样,有法律管着,如果不是造谣中伤,很多时候你还真不如武力有效果。当然有人会觉得和谐社会这样不好,但是有些人真的是渣,父母没有教好放出来,社会不毒打他打谁呢?
但是,小人之所以让人厌恶,是他们总是躲在暗处,放冷枪和暗箭,虽然谣言止于智者,但是在这个止于之前,所形成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案例还少吗?
现实生活中,有时还不一定能完全避免与这类卑鄙无耻和丑陋龌龊的小人打交道,也不一定能完全做好自我保护和免遭他们的暗算,不一定能完全避免自己会受到致命的恶毒伤害。虽然,我们面对这些小人时难免会产生无限愤怒,感到莫名郁闷和悲伤,并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到深深的可悲。
树欲静而风不止,唯一能强大的就是你自己,记住一点,这个世界因你而存在,你不在了,世界也跟着消失了,其他任何都不会再存在,而不是因为他们存在你才有价值。所以坚强的人要学慎独和骨子里有股狠劲,谁不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呢?强大是一种修行,把这些当做你磨炼的过程,去战胜,因为你无路可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