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彻悟的金玉良言(你只是一叶障目而已)

让你彻悟的金玉良言(你只是一叶障目而已)(1)

上篇说了你的优点,除了能让你更好的看清自己以外,还有希望能为了打打气,能为你的电瓶充充电,但是想要给你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光说优点太片面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说下你的缺点的,我会注意我的措辞,希望尽量别好不容易给你充的电再给你放光了,那就得不偿失了,也希望你尽量不要用负面的心态来看待我的坦诚相告,进而影响彼此的友谊。

这里就说你两个最大的缺点:

第一,一叶障目,你总是“通过目前的处境来否定自身的品格和能力以及所做的努力”,诚然,目前的处境你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比如“遇人不淑”“识人不明”“用人不当”,但你肯定是不需要负全部责任的,我很多时候的宽慰你仅仅当做了宽慰而没有仔细思考内在的逻辑,(1)你逻辑错误,你要做到“不以成败论英雄”,切勿通过现在的境遇来轻易说是自己太废物,来责怪自己,你要冷静的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你告我是“遇人不淑”,你知道了主要原因却没有总结,以后此种人该怎么进行初步判断,怎么预防此类情况再发生,如何避免自己重蹈覆辙,你的痛苦很深刻你却没有在接受痛苦之后尽力的去思考人生,这样会不自觉的落后,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曾经受过的苦难”,如何才能不辜负,就是思考如何尽力避免,如何在以后遇到此类情况的时候该更早的发现以及制止。你可能想问我,我已经通过思考知道我问题出在哪儿了,该如何避免呢?当你知道问题出在哪儿的时候你也要进一步思考,这类人和事出现有什么内在规律,比如虚荣的人话语间总是透露一股的不屑和显摆,心思重的人话少,即使是话多也更不容易让你对他这个人做一个准确的判断,这些都是应该要你思考和总结的,当问题即将发生的时候,你能比旁人更快的察觉到,当问题已经发生的时候,你能比旁人更快的意识到根源出在哪儿,“世事如战场”,敏锐度和先机对于你是一种莫大的优势。(2)“不要沉迷于自己的过失”,你很容易迷失在自己的过失深陷其中,无法跳出来自己的包围圈来审视自己的境遇,犹如失败比成功对你的进益更大,你却和失败杠上了,你总给我说“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但我知道的你的问题在于如何修行,修行哪方面,心灵鸡汤你都知道,但如何喝以及如何消化成自己的哲学却一无所知,我认为你更需要的是对自己的认知,对周围人的认知和对彼此之间出现的世事的认知,当你思考次数和想法多了就很容易能明白你该在哪儿进步,该在哪儿提高。对待人接物方法的总结才能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对人和世事的认知才能形成自己的元认知(此段说的有点缥缈,原谅我还无法清晰的给你解释,如果有需要,你可以跟我说出来,我专门写一篇来给你解释)。

第二,你有个优点但也是缺点“责任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我很欣赏,但“责任之心过于责己,恕己之心过分恕人”这就是你痛苦的根源,我不担心你会推卸责任给别人,因为你要如此你会过的比现在好,很多时候是用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就是仅限于知道,问题出在思维习惯,好人总是在事情发生后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所以活的比素质低的人累,小时候父母总是教育我们,遇事先想想自己的原因,这句话给了我们误导,因为很多时候父母都不懂这句话的是否完全正确,只是说的人多了就用来教育孩子,父母是好心,但这种思维却纠结了孩子,我认为最实用的教育应该是,当你通过判断是自己的责任那就不要推卸,是别人的责任,那就不要往自己身上揽,责任也分大小,父母更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判断,虽不能一蹴而就,但要努力做到。父母都是好心,责任不全在父母,也有自己后天的学习和认知,主要责任还是在自己,“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自己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判断来改正观念,很多时候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不是智慧,而是愚蠢,(这里会有人说我通过揽别人的责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种情况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战略性揽责任”,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希望你能更清楚的思考自己,有自己的一套认知,而不是随波逐流,用世俗的很多和自身不相符但听着甚有道理的名言警句来死板硬套给自己,否则就出现了你现在纠结和郁闷。

以上想给你说的核心是你要自己思考,不要用世俗观念来打压自己,很多观念提出来是有适用情况和很大的局限性的,你要思考内部的逻辑,这样你才能不迷茫,不自责,不惧现实,不畏将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