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指数历史走势(让你秒懂备受关注的PMI指标)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组10月份PMI数据,制造业PMI降至49.2%(前值为50.1%),非制造业PMI降至48.7%(前值为50.6%),综合PMI降至49.0%(前值为50.9%),均位于荣枯线以下。很多朋友可能经常听到PMI这个经济指标,但完全get不到它究竟有啥意义?荣枯线又是个啥东东?会如何影响我们的投资?今天固收姐就来和大家唠一唠。

衡量经济的指标不是有GDP吗?为啥还多了个PMI?

PMI指数称为采购经理指数,是用来衡量经济的繁荣和衰退的指标。从行业来看,分为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这两指标加权求和,得出的就是综合PMI,反映全产业的产出变化。有的盆友就要问了,衡量经济的指标不是有GDP吗?那PMI有啥区别?是这样的,因为GDP数据计算比较复杂,统计时间也要好几个月,而PMI是以对采购经理进行月度调查,并将统计结果进行汇总、编制的方式获得,每月发布一次,所以时效性更强,相较于GDP数据,具有快速简便和先行性的特点。

那具体怎么看呢?PMI以50%为荣枯分水线,当PMI大于50%时,说明经济在扩张,当PMI小于50%时,说明经济在收缩。一般来说,PMI越大代表经济向好,但也不是越大越好,持续高于55%就要考虑是否经济过热,而低于40%,就会有萧条的风险。

10月PMI数据透露的信号?

1、疫情反复或是10月制造业需求走弱、生产放缓的主因

10月制造业PMI降至49.2%(前值为50.1%),这是制造业PMI继8月9月连续2个月站上荣枯线之上后,10月再次走到荣枯线之下。国内区域疫情散点复发,导致制造业需求端(主要是内需)和生产端同步走弱,或是10月制造业景气度下滑的主因。价格方面,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分别上升2.0PCTS、1.6PCTS至53.3%、48.7%,购进价格环比上升而出厂价格环比下降,这一方面反映了下游需求偏弱,另一方面,可能也与人民币汇率贬值导致进口价格上升有关,此外,煤炭价格的环比上行也助推了企业端成本的抬升。

疫情对制造业PMI拖累明显

pmi指数历史走势(让你秒懂备受关注的PMI指标)(1)

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统计区间2020,6-2022,10

2、新一轮疫情也通过限制居民线下出行等方式对居民消费再次造成负面影响

10月非制造业PMI降至48.7%(前值为50.6%),其中,分行业来看,(9月、10月)服务业PMI已连续2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下,这可能和疫情下居民出行受限,消费场景不足有关。据中航证券统计,9月、10月两个月,18个城市地铁客流量合计值同比分别为-12.8%和-18.3%(10月数据截至10月29日)。从行业情况看,接触性聚集行业受到的影响较大。10月,零售、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租赁及商务服务等接触性聚集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位回落,业务总量下降,造成服务业景气度再次下行。

服务业景气度再次下行

pmi指数历史走势(让你秒懂备受关注的PMI指标)(2)

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统计区间2019,10-2022,10

3、基建作为扩内需、促循环、稳增长的重要把手,四季度有望持续维持高景气度

10月非制造业PMI中,建筑业PMI录得58.2%,较上月略降,但仍然位于高景气区间。分项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8%,连续两个月位于高景气区间,表示工程建设施工在稳步推进,行业生产活动扩张加快。从市场预期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4.2%,为近期高点,表示建筑业企业对行业发展还是比较乐观。四季度以来,在盘活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持续利好下,叠加前期基建项目加速推进、地产政策相继落地,基建作为扩内需、促循环、稳增长的重要把手,在基建投资和稳楼市的政策趋势下,预计年内建筑业仍能维持较高景气度。

建筑业景气度仍处高位

pmi指数历史走势(让你秒懂备受关注的PMI指标)(3)

来源:Wind,中航证券研究所,统计区间2019,10-2022,10

货币政策有望继续维持宽松,收益率“易上难下”

说了这么多,有盆友肯定想问,PMI不及预期对我投资债市有什么影响吗?当然有,固收姐摘录了一些券商观点供大家参考,大部分认为目前看来,在国内经济复苏基础还不够稳固的情况下,四季度央妈或会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水平有望持续维持低位,或有利于债市。

国联证券指出,11月或持续处于政策空窗期,随着经济自然修复的预期逐步消散,预计11月经济修复速度持续放缓,债券收益率下行。10月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位于2.67%-2.76%,预计11月将继续回落,但难以突破此前2.58%的低位,债券收益率“易上难下”,长债具有配置价值。

兴业证券研究认为,4季度经济基本面大概率将呈现出“内需仍然偏弱 外需加速下行”组合,实体融资需求偏弱背景下央行可能不具备主动收紧的基础,资金利率大概率仍将维持低位。后续“基本面偏弱 流动性宽松”逻辑对于债市的支撑仍将延续,宽货币向宽信用的推进速度可能仍然偏慢,债市仍可保持乐观,收益率下行的趋势可能仍未结束。

风险提示:投研观点仅供参考。本材料(活动)由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发起),为客户服务资料(活动),并非基金宣传推介资料(活动),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 在全面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等情况,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以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审慎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