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顶级珍稀品(康熙每次狩猎戴一神物)

康熙年间,八旗兵东征西讨,内平叛乱,外御强敌,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

康熙大帝一生勇武,为现固国防,曾多次对外敌作战,并数次御驾亲征。为了保持非凡的斗志和战力,他每年都到木兰围猎,这是一种准军事演习的面貌,能够激发肌体的力量更逼迫参与者张扬起无畏与血性。

康熙顶级珍稀品(康熙每次狩猎戴一神物)(1)

清王室起源于我国东北地区,世以狩猎作为练武和谋生的手段,特别是康熙、乾隆两朝,更为重视狩猎,每年都要进行一至二次大的狩猎活动。据《东华录》记载,康熙二十二年开辟了热河木兰围场,把木兰秋猎定做一项大典,集蒙古各部在木兰围猎。康熙曾告诉他的臣下说:“有人谓朕塞外行围,劳苦军士,不知承平日久,岂可遂忘武备!军旅数兴,师武臣力,克底有功,此皆勤于训练之故也。”康熙把几次平定叛乱的功绩,归功于围猎训练之勤,这说明他本人确是从练武为出发目的进行狩猎的。

康熙顶级珍稀品(康熙每次狩猎戴一神物)(2)

年年围猜习武,不仅使雄才大略的康熙耳聪目明、体魄强健、文治武功兼备,开创了中国绵延近百年的“康乾盛世”。 当康熙大帝拉开弓弦,射出力量刚猛的御箭时,他竖起的大拇指上的那个憨得惑(扳指)可谓是做视天下…

可以说康熙戴在大拇指上的扳指也成为他的文治武功的象征,被皇子皇孙、文武百官以及民间百姓景仰和模仿。

康熙顶级珍稀品(康熙每次狩猎戴一神物)(3)

由于康熙皇帝十分喜爱憨得憨,为迎逢帝意,王公大臣乃至地方官员们纷纷将愁得愁进贡宫廷。据史料记载:九江关监督全德恭进指丝珐取憨得憨20个,达尔汉憨得憨20个,洋彩竹黄憨得憨20个,花斑石憨得憨20个。广东总督李侍尧恭进子儿皮钉花憨得憨50个、象牙憨得憨50个等等。为博皇帝欢心,还挖空心思地在憨得憨面上饰以浮雕纹饰,雕有“万寿无疆”“古稀天子”及御制诗等。

康熙顶级珍稀品(康熙每次狩猎戴一神物)(4)

憨得憨虽小,却也受到森严等级的制约。翡翠、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作的憨得憨,非王公贵族,一般人是不能随意佩戴的。满族贵族以翡翠材料制作者为首选,其色泽澄浑不一,而且花饰斑纹各异,比率而清澈如水者价值连城,非皇室贵胄不敢轻易佩戴。普通人佩戴的以象牙、瓷质为多。普通旗人佩戴的,以白玉磨制者为最多。这种种分别,在当年是判定等级身份的标志,在如今则是衡量市场价格和收藏价值的尺度。憨得憨的大小厚薄,依使用者文武身份定夺,武憨得憨多素面,文憨得憨多于外壁精铸诗句或花纹。

康熙顶级珍稀品(康熙每次狩猎戴一神物)(5)

值得指出的是,自从清乾、嘉以后,由于太平盛世,国泰民安,憨得憨实用性逐渐丧失,而以装饰为主。这种趋势在清代满族贵族阶层中尤为明显,上自皇帝与王公大臣,下至满汉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贾,虽尊卑不同但皆喜佩戴。于是,作为满蒙八旗练习弓马不可或缺的憨得憨摇身一变成为首饰,沦为玩物,因此常被以轻蔑的语气称作“扳指”。

康熙顶级珍稀品(康熙每次狩猎戴一神物)(6)

在晚清李保嘉所著的《官场现形记》第13回中,文七爷的一个翠板指价格竟高达90两银子,真是令人障目结否。

康熙顶级珍稀品(康熙每次狩猎戴一神物)(7)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收藏的急剧升温,清帝扳指也开始频频亮相各地拍场。2007年一件清代羊脂白玉扳指在北京中拍国际拍卖会上露面,估价为80万元,成交价达165万元,高出估价一倍;而在中贸圣佳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玉雕御制诗文马鞍形扳指获价134.4万元。此外,有一套盒装7枚清乾隆御用玉扳指,在2007年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估价高达4000万港元,最后它被一位亚洲收藏家以4736万港元收入囊中,创下了玉板指市场最高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