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铡庞昱临死悔悟(庞昱贵为安乐侯)

说起庞昱,他可是当朝太师的儿子,贵妃娘娘的亲哥哥,仁宗还封他为安乐侯,身份尊贵的很哪。有一年陈州闹饥荒,仁宗就任命庞昱为钦差,到陈州放赈,可见对他信任有加。不料灾民一纸接一纸诉状将庞昱告到开封,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仁宗决定派肱股之臣包拯前往陈州查个究竟。

包拯铡庞昱临死悔悟(庞昱贵为安乐侯)(1)

包拯在查明罪证后将庞昱以御赐龙头铡处决,那么庞昱究竟犯了什么国法,包拯要对他动用大刑呢?

原来庞昱在赈灾期间竟然私吞赈银苛扣赈粮,让本就苦不堪言的百姓更加雪上加霜。不仅如此,陈州通判尽忠职守,据实向朝廷举报庞昱所作所为,庞昱为了掩盖罪行杀死通判信使,以莫须有罪名将通判打入死牢,欲滥权杀人灭口,以绝后患。幸好临刑时通判得到贵人相助,才幸免于难。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庞昱竟派人行刺钦差包拯,凶手事败被擒。若不是庞昱做贼心虚,何故出此下策,庞昱真是罪上加罪,罪不可赦!

包拯铡庞昱临死悔悟(庞昱贵为安乐侯)(2)

这件事换做别人,不敢管,也不管不了,然而庞昱遇上“难缠”的包拯,也算是他的“造化了”,我们知道包拯乃是铁面无私的清官,一生刚正不阿,有公无私,有法无情,满朝文武对包拯怀有敬畏之心,那些作奸犯科之人则是对他忌惮三分。包拯也称的上执法的楷模和典范了。包拯入仕的初衷就是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虽然处死庞昱,会得罪权贵,甚至有被革职的风险。即便如此,包拯也在所不惜。

包拯铡庞昱临死悔悟(庞昱贵为安乐侯)(3)

庞昱受朝廷厚恩,本该上体天心下查民情,可他却借机敛财,导致哀鸿遍野民怨沸腾,简直到了天地难容,人神共愤的地步。包拯身在灾区,深有所感。饥民被逼为盗,路有饿死之殍,民怨四起,民愤难消。包拯审时度势,处决了庞昱乃是顺民意得民心之举!

包拯铡庞昱临死悔悟(庞昱贵为安乐侯)(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