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何治理)

(央视财经 《中国经济大讲堂》)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居住人口超过1亿人。长期以来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不仅生态环境脆弱,而且导致农作物不易生长。农民辛苦劳作,收成却很少,造成生活水平低下,这成为困扰这一区域发展的世界性难题。

在《中国经济大讲堂》的演讲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谈到,上世纪80年,他的老师朱显谟院士提出了黄土高原国土整治的28字方略:“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经过实践检验,为大规模治理黄土高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和实践依据。

12月7日22:00,CCTV-2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为您深度解读《科技兴农,如何让黄土高原变成“绿水青山”?》

嘉宾简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何治理)(1)

吴普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我国农业水土工程领域主要学术带头人,担任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38年前,18岁的吴普特来到西北农学院水利系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学习,而这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这一脚踏入校园,他便同这个高等农业学府结下了38载的不解情缘。38年来,他情系黄土高原,长期致力于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他研发出多项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产品,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奖项。他以及学校科研人员的多项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与农业生产,他们的科技成果转化让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何治理)(2)


黄土高原到底应该怎么治理?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该以工程措施为主,打坝、修梯田;一种认为应该是以生物措施为主。到底哪一种观点是对的呢?

我要特别给大家讲讲我的导师朱显谟院士的故事。他有一个梦想就是黄河不清他死不瞑目,黄河清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他说8亿吨冲淤平衡就可以了。他在2017年,以102岁的高龄离开了我们。我们现在可以看到黄河清了,我的老师也可以瞑目了!

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结合50年代黄土高原的综合考察和70年代的治理,提出了黄土高原国土整治的“28字方略”。他提出了“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的方案,因为黄土高原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地方,降水是它主要的水资源,他希望通过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作为解决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科学依据,所以自此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观点:黄土高原的治理必须走综合治理的道路。“米粮下川上塬”,在两沟之间加了一个川道和沟上面的平顶塬作为种粮食的地方。“林果下沟上岔”,在沟道和沟岔去种林果。“草灌上坡下坬”,把草灌放在类似坡地这样的地方,也是一个解决当地生态综合治理、保护农业生产的综合方略。

在国家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的支持下,在黄土高原的典型地区,像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建立了11个试验示范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实践。结果是令人满意的,经过几年的治理,当地老百姓的粮食增产了60%,人均的纯收入在那个时候从不到400块钱增加到600多块钱。更重要的是小流域泥沙的输沙量都减少了50%,这是一个伟大的成果。1993年,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通过这个实践再加上朱显谟院士的“28字方略”,科学家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一个小流域经过20年的综合治理可以实现良性循环。这就为我们大规模的治理黄土高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和实践依据。

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 经过20年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践,黄土高原的植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巨大的成就是令人震惊的,也是创造了奇迹的。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