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观音到底是在普陀还是在海南(南海普陀山的不肯去观音)
普陀山不肯去观音
不肯去观音院,位于紫竹林,紫竹林是观音修道的地方,里面有全山建寺最早的地方不肯去观音院。在潮音洞旁,有一堵黄色矮墙围着三间质朴的佛堂,佛堂中终年香烟缭绕,这就是不肯去观音院,可乘坐1号线到“紫竹林”下车。不肯去观音院于1980年得以重建。不肯去观音庙原来是座黄色小庙,香火极盛。
浙江 普陀山是天下最著名的观音道场。普陀山何以成为了观音道场呢?据历代山志记载,大中十三年,日本僧人慧锷 从五台山奉观世音菩萨像回国,船经普陀山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有一座普济寺,里面就供奉着一尊“不肯去观音”。关于这尊“不肯去观音”,有一个这样的传说。
话说唐代末年,日本临济宗高僧慧锷对观音菩萨十分仰慕,他不远万里来到东土大唐,想朝拜观音菩萨,并且学习佛法。他来到佛教圣地五台山,五台山原本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但也有寺庙供奉观音菩萨像,宝华寺便是其中之一。
慧锷来到宝华寺,走上大雄宝殿,眼前突然一亮,只见一尊观音菩萨的庄严宝像立于眼前。此像约三尺高,由白玉精雕而成,菩萨手捧净瓶,瓶中插有杨柳枝,她端坐于莲台之上,神态慈祥可亲,整座宝像光芒四射。慧锷在这尊观音菩萨宝像前久久驻足,不忍离开。他想,如果能将这尊观音像请回日本去供奉该有多好呀。
当天晚上,他反复思量,终于下定决心第二天去向法华寺的方丈吐露心声,请求方丈允许他将这尊菩萨请回日本,去教化日本人民。第二天,慧锷便去找宝华寺的方丈。听了慧锷的请求,方丈一时犹豫不决,但是他看到慧锷一片赤诚,十分感动,考虑再三之后,方丈还是同意了慧锷的请求。他反复叮咛慧锷,这尊玉观音菩萨像是稀世珍品,一路上一定要小心供奉。
几天后的清晨,慧锷辞别了方丈,恭敬地捧着观音菩萨玉像离开法华寺。到了长江后,他又顺江东行,出了长江口,眼前就是无垠的蔚蓝色大海了。当船驶到舟山群岛附近,海上突然狂风大作,海浪滔天,小船在大风大浪中摆来摆去,眼看着船就要翻了。慧锷心里很焦急,但又无计可施,于是口念观音菩萨法号求救。说来也真灵验,刚念了几遍,狂风便停了,海面又风平浪静了。
海潮把小船推到了普陀山的山岙里。第二天,慧锷正要扬帆启航,海面上又升起白雾,分不清东南西北,慧锷的船在海上转来转去,怎么也走不出去。慧锷只好再次抛锚停船,想等到雾散去再启航。第三天清晨,一轮红日从海面升起,白雾都散去了,海面上更是风平浪静,慧锷心想:这可是请玉观音菩萨像回日本的好兆头,可以启航了。
可是奇怪的是,船一驶出山岙,乌云便遮住了太阳,海上风浪又起。慧锷心里着急,他想:要是总遇到这样的天气,何时才能将观音菩萨像请回日本呢?他一咬牙,让船继续前行,但船没驶出多远,就再也走不动了,慧锷低头一看,心中大惊,原来海面上生出朵朵铁莲花,把船团团围住,无法移动。慧锷是一个悟性极高的人,他心中暗想:难道是观音菩萨不想去日本?
于是,他在观音菩萨像前礼拜,请求菩萨指点迷津。当天夜里,慧锷梦见一个僧人对他说:“你们若能将我留在这座岛上,我一定让你们平安地航行。”慧锷从梦中惊醒,才知道观音菩萨的确不肯随他去日本。于是他登上岸,在潮音洞附近留下了观音圣像,世人称此观音为“不肯去观音”。
而这种座岛就是南海普陀山,五代梁朝时人们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宋元丰三年朝廷赐银,改建为宝陀观音寺,从此香火鼎盛,香客如织。南宋嘉定七年,正式钦定为观音道场,并根据佛经“补怛洛迦”,更山名为普陀洛迦山,亦称补陀洛迦山。明朝时,把莲花洋南的一小岛称洛迦山,就有了普陀山和洛迦山两个山名。千百年来,这里成为弘扬观音大士圣德的圣地,有着“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观音信仰,在中华民族可谓妇孺皆知,影响深远。
交通信息
普陀山岛内可乘1路、2路、3路旅游专线至紫竹林(南海观音)站下车后步行可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