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是最好的科幻作品么(东方文明下的诗意科幻)

如果要在《阿凡达:水之道》和《流浪地球2》两者选择哪一部电影代表了科幻片制作的最高水准,阿凡达无疑是当之无愧,但也只是延续了和提升了观众的视觉效果,仅此而已,一个抗击外敌捍卫家土的寻常故事,美国科幻片大抵如此的桥段。

流浪地球2是最好的科幻作品么(东方文明下的诗意科幻)(1)

如果要选择哪一部更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话,毫不犹豫会选择后者,三个小时能让在场的观众坐不离席,鸦雀无声,甚至屏住呼吸,《流浪地球2》做到了,这部由《三体》作者刘慈欣担任监制,吴京、刘德华主演的国产科幻片,成功地展现了一个保卫地球家园的故事,这个故事和西方不同的是,其表达的价值观、宇宙观以及智慧极具东方文明特色,与打打杀杀截然相反,我更愿意用“诗意”两个字来形容《流浪地球2》的科幻风格。

如何理解“科幻”?

我们对科幻电影的认知来源于美国科幻片的引进,科幻基于现实,来源于生活,着眼于对未来科技和自然发展的想象,中国5000年文明并不缺乏科幻素材,但过去多停留于文学创作,比如经典的《西游记》后来被拍成连续剧,里面的人物和故事也被提取出来拍成电影,但严格来讲,《西游记》相关的影视剧是魔幻片而非科幻作品,这点和《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定位有些类似。

流浪地球2是最好的科幻作品么(东方文明下的诗意科幻)(2)

那么,科幻片到底是什么题材呢?顾名思义,科幻片是基于科学和科技为基础的对未来社会形态展开想象的影视,比如我们熟悉的美剧《西部世界》和电影《星际穿越》、《盗梦空间》以及《黑客帝国》等。

而《流浪地球》是国内第一部真正意义上获得广泛认可的优秀科幻片,当然,刘慈欣的《三体》电视剧已经在热播中,所以,要论代表国内最高水准的科幻影视剧,这两部作品目前处于执牛耳的地位,不能说以后没有超越者,但在这之前的上映的所谓国产科幻片最多只能算个充数。

正因为高质量国产科幻片的匮乏,我们一度觉得国内无法产出超越或者媲美美国科幻大片的影视内容,这个现象直到超级科幻IP《三体》书籍的出版,直到《流浪地球》电影的上映才开始改变,原来我们不缺乏想象力,是时候展现东方文明的科幻魅力了。

流浪地球2是最好的科幻作品么(东方文明下的诗意科幻)(3)

科幻文学或者影视是文化的一个分支,多数科幻影视作品都由科幻文学改编而成,科幻片为何广受欢迎,老少皆宜?很大程度是科幻片除了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还能带领观众的思绪走向未来,探索未知领域的神秘不正是我们每个人所期待的吗?

更高级的科幻影视除了满足观众的视听感觉和讲好一个发生在未来的故事,关键是给我们带来对人性思考的升华,让我们更理性地审视自身的价值,比如我与未来的关系、我与地球与宇宙的关联等等。

在这点上,我首推《星际穿越》这部电影,当然,《流浪地球》两部虽然还没有达到《星际穿越》的高度,但对于提升中国科幻影视作品的水准,跨出了重要和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流浪地球2是最好的科幻作品么(东方文明下的诗意科幻)(4)

《流浪地球2》到底讲的是什么?

《流浪地球》系列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作品《流浪地球》,目前上映了2部,《流浪地球2》是上一部的前传,《三体》体现的是黑暗森林法则下的地球人和三体人两个不同文明之间的战争,然后地球人放弃地球去寻找新的家园,而《流浪地球》则是讲述一个与地球休戚与共,带领地球脱离太阳系去寻找新星系的故事。

影片三个小时围绕着流浪地球计划讲了上下半场两个故事:

上半场的主角是吴京饰演的刘培强,讲述了数字生命计划与流浪地球计划两个不同阵营的对抗,最终刘培强和其他战友粉碎了数字生命计划拥护者的袭击,确保了流浪地球计划测试的顺利实施,其中也穿插了刘培强的爱情故事。

流浪地球2是最好的科幻作品么(东方文明下的诗意科幻)(5)

下半场的主角则是刘德华饰演的科学家图恒宇,以及配角女儿丫丫和科学家马兆一,其中穿插了两个故事主线:

一是图恒宇因为丫丫车祸去世而痛不欲生,利用超级计算机550A给丫丫制作了一个数字虚拟人,思念丫丫的时候就和虚拟丫丫通过电脑视频对话,当看到马兆一带上月球的量子计算机550C时,试图通过这台超算为丫丫实现数字永生,被马兆一拒绝。

二是图恒宇和马兆一一起潜入被淹没的北京互联网根数据库,执行重启同步全球互联网连接以启动全球超级发动机带领地球脱离太阳系的任务,不幸的是马兆一被涌入的水流淹死,在千钧一发之刻,图恒宇让电脑中的丫丫记住了启动密码,自己坠入水中,但此时图恒宇的意识与虚拟人丫丫出现在YY的房间,丫丫口述密码,图恒宇最终与丫丫一起启动了根数据库,全球一万多台超级发动机得以启动,地球按照计划逐渐脱离太阳系,踏上了寻找新星系的流浪旅程。

流浪地球2是最好的科幻作品么(东方文明下的诗意科幻)(6)

诗意:东方文明与科幻的碰撞

与西方文明宣扬的开放和个性不同,源自于中国5000年历史沉淀的东方文明展现的是含蓄、坚忍和守本的姿态,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因为进入现代社会而有本质的改变,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东方文明智慧,我更愿意用“诗意”这个词。

所谓“诗意”,就是“豁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和“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境界。

《流浪地球2》的剧情营造了2个矛盾和冲突:

第一是决定地球人类种族存亡的数字生命计划和流浪地球计划的冲突。

第二是科学家图恒宇内心的理性和感性的冲突。

这两个冲突其实完全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文明价值观。

流浪地球2是最好的科幻作品么(东方文明下的诗意科幻)(7)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欧美过去的发展历史,你会发现其实就是一段版图不断迁移、一个信仰取代另外一个信仰和殖民开拓的历史,比如十字军东征、比如美国的形成以及英国在全球的殖民扩张等等,与西方文明不断打破原有社会秩序寻求快速发展截然不同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体制之下,奉行的是守土护土的发展模式,如果说近现代西方文明主要是人与机器的关系,那么在中国,则是人与土地的关系。

文明不同,自然反应到文化也会不同,所以我们看美国的科幻片,更多体现了一种拓展殖民反抗和激进的精神主义,比如《西部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平行世界,人类和逐渐有人类意识的克隆人之间的融合与冲突,克隆人有了人类意识势必对人类本身产生威胁,会不会取代人类?这种深度的探索在美国科幻片中比比皆是,细想一下,《侏罗纪公园》、《阿凡达》不也是这样类似的探索吗?

流浪地球2是最好的科幻作品么(东方文明下的诗意科幻)(8)

在《狂飙》中有一句台词:无知才会恐惧,无知才会勇敢。正是对当下的不确定和对未来的无知,那些优秀的科幻片才会吸引人们去一探究竟,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中国文明长期受儒家文化熏陶,讲究的坚忍、责任、守土、内敛和内部解决矛盾的方式,同时,中国古代文明也是个集封闭和开放与一体的熔炉,既有明朝开放的出海贸易,也有清朝的闭关锁国,对应到现代,我们也是坚持做好自己,对内对外的态度是内敛和创新,开放与包容并存。

这样的一个东方文明折射到科幻题材中,《三体》和《流浪地球》的问世宣告了一个新科幻时代的到来,在《流浪地球2》中,流浪星球计划对抗数字生命计划的战役胜利了,数字生命计划其实就是基于地球毁灭的前提下为每个人类塑造一个数字人的形态继续存在,这和中国提出的不放弃地球的初衷相违背,但丫丫这个数字人角色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先进科技文明的包容。

我们会创造“太空电梯”、也会使用超算550W、同时并不完全否认数字人的存在。

流浪地球2是最好的科幻作品么(东方文明下的诗意科幻)(9)

但是,我们坚信流浪地球计划必将成功,就如在下半场北京互联网根数据库面临修复危机时,面对责问,李雪健饰演的周喆直如沉着冷静地说:我相信我们能成功,立即启动发动机!

确实,当我们前后观看《阿凡达》和《流浪地球2》时,会感受到截然不同两种风格的科幻体验,无论什么题材,要成为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除了给观众享受感官盛宴,还要能与观众产生共情,《流浪地球2》无疑做到了,中国的科幻影视作品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借鉴国际大片的制作经验,展现东方文明智慧,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复制,这也许是当下我们值得一试的道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