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民俗活动(水样年华古婚俗文化街落户德清)

一条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古婚俗街区上,从各地重金购得的41间古民居将落户其中,在婚俗博物馆里还能看到最齐全的古婚俗用具,让人在感受婚嫁喜庆的同时也能重温历史的厚重水样年华古婚俗文化街项目3月12日动工,昨天,记者来到该项目施工现场,提前感受古婚俗街区气息,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德清民俗活动?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德清民俗活动(水样年华古婚俗文化街落户德清)

德清民俗活动

一条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古婚俗街区上,从各地重金购得的41间古民居将落户其中,在婚俗博物馆里还能看到最齐全的古婚俗用具,让人在感受婚嫁喜庆的同时也能重温历史的厚重。水样年华古婚俗文化街项目3月12日动工,昨天,记者来到该项目施工现场,提前感受古婚俗街区气息。

水样年华古婚俗文化街项目位于德清县钟管镇蠡山村,项目总投资5.8亿元,将建设41幢风格迥异的古民居建筑及博物馆。据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选取蠡山村,看中的就是这方风水宝地拥有的独特人文底蕴。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携西施隐居于此,故名蠡山,村庄因此山命名为蠡山村。蠡山村还是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

在该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几幢当地百姓的房屋正在外立面改造,脚手架上几名工人正在为墙体进行粉刷。“为了让周围的民房环境与项目整体统一,在进行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同步进行民居的外观改造。”水样年华古婚俗文化街项目负责人唐仲磊告诉记者,蠡山村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与项目定位配合度很高,加上政府部门的中小河流重点整治项目对村庄周边水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整个街区的基础环境很好,一批古桥也在保护性地移到蠡山村加以整体修缮保护。

据介绍,该项目一期除了配套设施外,将完成首批10幢古民居建筑和婚俗文化博物馆建设。“婚俗文化博物馆将完全以旧复旧,馆内的展品也都是从各地收集来的老物件,以古家具为室内陈设,以古石雕、木雕艺术品等为点缀。其余10幢古民居从外部到内部陈列都是原来的样子,考虑到今后发挥的民宿作用,会进行合理的现代工艺还原。”

说起这些古民居建筑来历,唐仲磊告诉记者,这源于公司董事长顾水荣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几年前顾水荣从外国明清家具收藏家手中以高价“抢”下全部藏品,藏品中有各类家具、木刻、古字画、瓷器、古建构件等,其中以明清家具数量和种类最为丰富,仅各类千工床、拔步床、罗汉床就有百余张。为了让这批古家具能够展现出来,顾水荣带着一批行家里手在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处翻山越岭,寻觅那些破败的老建筑,异地拆迁保护,最终将这40多幢明清古民居救了回来。

记者了解到,一期项目计划2017年底完工,为了配合施工进度,目前针对古民居建筑的修复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在唐仲磊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德清水样年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位于钟管镇的一处仓库,石像、木门窗、家具……近千平方米的仓库里摆满了古民居的各类“配件”,而在仓库的一角,一间就地“组装”起来的古民居已初见雏形。冲洗、归类工人正对不同部件进行修补处理,而在仓库一角,木雕古建修复师傅鲁新田正在一块木窗上忙碌着,刻刀在他手上“飞舞”,没多久一个古时孩子造型就呈现出来,栩栩如生。

今年66岁的鲁新田告诉记者,自己15岁开始学艺,从事古建筑修复几十年了,这批古民居整体保护得很好,但毕竟时间久远了,很多雕花不完整,修复就是为了还原它们原本的样子。

“德清的旅游发展很快,通过这个项目的建设,希望在水乡平原建起休闲度假胜地,为德清中东部提供一个重要的旅游节点,同时也能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唐仲磊表示,首间古民居计划今年6月开始搭建,项目实施中还将配套推出乘婚轿、水上接亲,抛绣球等项目,感受古时候的婚庆礼仪。(湖州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