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勺子改变一生(在小人物传统中推陈出新)

《一个勺子》堪称 2014 年台湾金马奖的最大黑马,作为”皇上“演员陈建斌首次演而优则导的处女作,不但承续中国独立制片的正宗题材,注入不同拍摄风格,更为陈建斌同时夺下最佳男主角与最佳新导演两座金马,是含金量特别高的一部话题作品,也造就了传奇的陈建斌之夜。

一把勺子改变一生(在小人物传统中推陈出新)(1)

《一个勺子》的定档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是一部命运多舛的片子,原本借着金马奖的热度,片方安排在今年五一档期上映。不过3月份主演王学兵涉毒事件爆发,连累《一个勺子》不仅撤档,而且也走上了艰难的删减之路,只能多给声叹息。

一把勺子改变一生(在小人物传统中推陈出新)(2)

跟《殡棺》(PS:后来改名为《心迷宫》)一样“很接中国地气”的《一个勺子》,既守成又有新意,可以说是延续了中国电影传统的小人物故事,其中究竟有何妙处让它成为金马的奇迹之作?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

题材承续传统 小人物在现代社会

一把勺子改变一生(在小人物传统中推陈出新)(3)

《一个勺子》既守成又有新意,延续了中国电影传统的小人物故事

《一个勺子》继承了宛如《黄土地》、《三峡好人》以来一脉相承的中国独立电影“小人物”精神脉络,以简单的故事架构,略带讽刺却又充满同情地探讨观念传统保守的善良小人物,其如何在金钱至上、发展快速的商业时代中,被冲刷、被欺负、无所适从,不知现在出了什么问题、也不知未来该去向何方的迷茫。

故事中善良平凡的乡下夫妻单纯可爱,更映照出身旁各种邪恶冷漠、自私的思考如何令人“想不透”,表面上看来“勺子”(傻子)是不断被骗的主角,然而看电影的你我又怎能猜得透究竟人在现代社会中可以沦丧到何种地步?

一把勺子改变一生(在小人物传统中推陈出新)(4)

勺子固然傻,却始终坚持做他认为对的事、不去伤害他人,他的傻与天真反衬着各式人心的变异,呈现起来更令人觉得惊心动魄。

一把勺子改变一生(在小人物传统中推陈出新)(5)

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后历经二十年的狂飙期,城市社会变动之速冠绝全球,许多导演拍来拍去,主题离不开人如何在社会剧烈变动中失落。《一个勺子》走的无疑是这个路线,却返璞归真到一个极其简单的架构、人物与情节,作为一个新导演,陈建斌显然选择在能力范围内“小题大作”,完成度也因此不容小觑,毕竟前头已经有太多类似的经典故事。

电影语言与节奏 更贴近现代观影经验

一把勺子改变一生(在小人物传统中推陈出新)(6)

陈建斌凭借本片赢得第51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新导演奖

就故事情节来讲,《一个勺子》固然显得守旧,但在电影语言的进化上,就有令人惊艳的调合。

过去小人物式电影,多半以冗长的定镜头安静呈现小人物琐碎平凡的日常,对现代观众而言较难亲近。《一个勺子》既然致敬传统,自然对长镜头手法非常敏锐,在铺陈夫妻人物性格时就保留这样的手法,但当镜头转到都市冲突时,却选择更加商业简洁的叙事语言,以此强化戏剧的精彩度,而对白也比传统独立制片更加流畅商业化,适当取得商业与艺术间的平衡,让全片既有神采又极具幽默感。

一把勺子改变一生(在小人物传统中推陈出新)(7)

可惜电影来到中后段,仍然犯了新导演“太直白”的毛病,一次把想说的说尽,又不断强调全片宗旨,罔顾其实前面故事讲得很好,观众已经明白意思了。结尾一段戏更为了突出象征意义而牺牲合理剧情,使得全片大打折扣,甚是可惜。

一把勺子改变一生(在小人物传统中推陈出新)(8)

扣除老梗的故事,陈建斌和蒋勤勤这对夫妻自然逼真的演出,与不失可看性的调度、叙事与对白,让《一个勺子》仍是值得一看的电影。不过,要在故事里发掘太多新意与洞察,那就不是很容易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大方之家公众号【wxdafangzhijia】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