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见陌头杨柳女冠子指谁(忽见陌头杨柳色)

王昌龄的七绝唐诗,我们熟悉的有很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他流传最广的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富含哲理、而且韵味丰厚的经典。

上述两诗句的出处,代表了王昌龄唐诗创作的两大题材。一则边塞诗,二则离别诗。但是在这两种题材之外,王昌龄还有另外一种写到思妇之愁的闺怨之作,同样精彩无比。

忽见陌头杨柳女冠子指谁(忽见陌头杨柳色)(1)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唐诗就是唐代王昌龄的《闺怨》,唐代诗人很善于模仿女性的心理,或许是他们正在自觉地开拓唐诗创作的题材范围。但即便是这一类的题材,它同样可以写得非常完美,非常精彩。

尤其是很多写的春天的诗词,无一例外都在抒发春天短暂转瞬即逝的伤感。而美丽春天如此短暂,又很容易让人把女子的青春时光和美人易老这样的主题相结合,自然妙笔生花,成就一首首别出心裁的经典之作。

忽见陌头杨柳女冠子指谁(忽见陌头杨柳色)(2)

诗歌的前两句看上去平淡无奇。“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说一个美丽的女子精心打扮以后,登上高楼。她以前从未有过相思离别之愁苦,在明媚的春天精心打扮之后,登上高楼遍览春色。

登上高楼是为什么呢?也还是为了欣赏美丽的春光。毕竟美丽的春天是人人都喜爱的,百花盛开,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杨柳青翠,无一不闪耀着最美春日的色彩。

由此也可以推断出她为什么精心装扮,或许是想和春天盛开的花朵一比高下。因为她也是这人世间最为美丽的色彩所在。

忽见陌头杨柳女冠子指谁(忽见陌头杨柳色)(3)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但是在看到了路边的杨柳吐出新绿的时候,忽然心中生出了几分忧愁。这种忧愁,让她后悔,不该叫丈夫从军建功封爵。

诗歌到这里就结束了,从头到尾就写了一个女子登高望远欣赏春色,却又忽然生出愁绪的过程。全诗最亮点的部分就在于对女子心理转化历程的描绘,只是提供了一个切面,却有着非常丰富的语言,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个女子为什么一看到杨柳就生出了悔意?要知道在第一句的时候,还是不曾知道这种离愁的。

那是因为,河边的垂柳象征着离别。从垂柳的杨柳依依,女子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会想到和丈夫惜别时的深情,也会想到这美丽的春色时光却无人相伴。

那么之前为什么不愁呢?或许是因为对丈夫从军建功立业充满了幻想,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或许她只是单纯的觉得,只要丈夫去边塞回来,就能够军功等身,而自己也能够夫贵妻荣。

忽见陌头杨柳女冠子指谁(忽见陌头杨柳色)(4)

但实际上呢,美丽的春光之中,无人一起欣赏,白白浪费了大好春光,白白浪费了自己大好青春。这才让他如此伤悲,才让他生出后悔之意。

但这所有的一切,都没有直接在诗歌当中表现出来,而是通过我们的想象进行补充。一首简单的小诗,诗人留下了如此的空白,更加让我们回味不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