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五味五志(如何理解黄帝内经)

五谷是必不可缺的营养我们精气神的物质,在吃好五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谈到补益身体的另一个关键——五畜为益,也就是吃肉的补益作用。什么是补益呢?徐文兵《四季养生堂》有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口锅,补就是补住锅的漏洞,益呢,就是往锅里加水,是锦上添花的意思。也就是说吃肉是在五谷为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增益营养。

黄帝内经的五味五志(如何理解黄帝内经)(1)

再了解一下五畜的历史,我国新石器时期就有驯化的禽畜供古人食用。夏商周时期牛、羊、猪、犬、鸡并称“五畜”。到了秦汉时期猪取代牛、羊、狗的位置而成为肉类食材的主角。隋唐宋元开始追求同一食材的多样化,如鸡,便有蹄声宏亮的司晨鸡、专制汤菜的肉用鸡,以及可治女科杂症与风湿诸病的乌骨鸡等。到了明清,养猪业和养鸡业更为发达,九斤黄鸡和狼山鸡出口欧美,华南猪出口到英国。与此同时,蒙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特异食材,也被介绍到内地,如黄鼠、雪鸡等,李时珍称黄鼠皮可为裘领,味极肥美,用供上膳,以为珍馔。

吃肉是锦上添花,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多少合适呢?因为季节、体质和地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科学的荤素比例以1:5为宜。肉吃多了也有麻烦。比如催动心火欲火,身上起疖肿、红肿流脓,脸上起痤疮,咽喉反复感染肿痛等。现在小孩子普遍偏食,光吃肉很少吃五谷蔬菜,不仅身材发育出现畸形,甚至影响心智。

黄帝内经的五味五志(如何理解黄帝内经)(2)

另外,吃肉过度还有人会出现情绪心里问题,比如烦躁、焦虑、失眠、多动、易激惹、好攻击、性欲亢进等。反之,如果人想变得安静、安谧,在平和中静悟体会人生的话,吃肉就不大合适了。所以就不难理解,出家人如果不吃素,那就实在无法斩断父母、妻子等等情爱的牵扯,也难做到静极生慧。

黄帝内经的五味五志(如何理解黄帝内经)(3)

肉类食物多为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物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