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密女装店(这个接替维秘三里屯铺位的牌子什么来头)
记者 | 陈奇锐
编辑 | 楼婍沁
英国街头潮流品牌A-Cold-Wall姗姗来迟。
近日,A-Cold-Wall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门店正式开业运营。这是该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销售后的首家独立线下店,由中国品牌管理公司Power Rich和英国时尚品牌孵化器Tomorrow集团共同代理运营,其中Tomorrow集团在2018年收购A-Cold-Wall少数股权。
A-Cold-Wall门店开设在三里屯太古里南区一层,面向位于工人体育场北路的三里屯太古里入口,临近拥有高人流量的Polo Ralph Lauren、喜茶和苹果旗舰店。该店铺是三里屯太古里的核心铺位,此前租户为维多利亚的秘密。
正式开设首家独立门店之前,A-Cold-Wall已经通过I.T和Farfetch等线下买手店和线上电商平台在中国市场销售。诞生于2015年,A-Cold-Wall伴随着街头潮流的火热而走红,和Off-White以及Heron Preston等品牌一道成为新兴高端潮牌的代表。
和过去走红的许多潮牌类似,A-Cold-Wall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通常是印有品牌标志的卫衣和T恤。但伴随着街头潮流趋势的转变,A-Cold-Wall近年也在转变风格,常使用更简洁、更具工业感的设计来延长品牌在市场上的活力。
其全球扩张计划也随之展开,亚太地区是无法绕过的重点市场。A-Cold-Wall创始人及设计师Samuel Ross接受《女装日报》采访时表示,位于上海和深圳的门店预计分别在8月和10月开业。他亦提到,从2019年到2022年,该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翻了3倍。
作为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的举措,A-Cold-Wall此前还宣布入驻得物App,并上线微信小程序官方商城。
而其在亚洲市场更长远的计划是,从2024年到2026年,A-Cold-Wall将在东京和首尔等亚洲主要城市开设更多门店。
和疫情前相比,街头潮流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而跟同期成立的Off-White以及Heron Preston比起来,A-Cold-Wall的扩张计划来得更晚。如今它在中国及亚洲要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更为复杂的市场。
能否得到外部资本支持对这些潮牌的扩张计划起着决定性作用。以潮牌Ambush为例,其由美籍韩裔设计师Yoon Ahn和丈夫Verbal于2008年成立,在2015年之后的街头风潮中快速崛起。
但在2020年被Off-White母公司New Guards Group收购之前,Ambush的年销售额约为2200万美元。和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不匹配的是,当时Ambush生产和分销系统主要集中在日本,大部分销售额也由日本市场贡献。
直到被New Guards Group收购,得到更多资金支持的Ambush才开始将部分生产流程放在欧洲。日本之外的首家海外门店则于2022年在上海前滩太古里开业。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成立不久后即被New Guards Group收购的Off-White和Heron Preston,已经早早在全球范围内扩张。Off-White成立初期即将中国市场列入重点关注对象,在香港、上海、北京以及数个新一线城市均开设了门店。
对于那些体量更小且缺乏充裕外部资金支持的潮牌,在中国及其它海外市场通常只能借助买手店和综合电商平台销售。但如果没有把握住扩张时机,便有可能错失机会。
2020年4月,英国滑板潮流品牌Palace在微信开设官方公众号,这被视为即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前奏。更早之前的2019年11月,Palace在上海开设中国首个快闪店,引发大量消费者排队。当时Palace团队对《女装日报》称,正在寻求外部融资以进行扩张。
但两年过后,Palace依然没有门店落地的消息。尽管Palace已经在微信小程序开设线上购买渠道,根据潮流媒体KIKS的报道,品牌在国内的所有沟通都是由英国团队完成,并且在国内没有仓库。受到疫情影响,当前Palace的服饰从海外运到内地时间长且步骤繁琐。
而在街头潮流已经逐渐退热的当下,Palace的热度已经大不如前。Palace没有进行本土化营销,也没有开设更便捷的销售渠道,后续举措没有跟上让它在中国潮流市场陷入被动状态,2019年上海快闪店带来的热度和期待被彻底浪费掉。
即使已经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开设实体门店,潮流品牌要保持热度也不容易。许多海外潮流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热度通常是由某款经典单品带来,并通过联名系列来维持热度。但潮流品牌受趋势影响大,在各种联名泛滥的当下,体量较小的海外潮流品牌极易被忽视。
此外,海外潮流品牌通常不会选择使用演艺界名人作为大使或代言人,因此它们拓宽消费者受众的方式多为增添线上销售渠道,并通过发售节日限定系列来拉近和本土消费者的关系。但当所有品牌都在使用相同的方式来进行营销时,潮流品牌便很难体现出其优势。
事实上,除了Off-White这类已经在大众市场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大部分海外潮流品牌在中国仍属小众。欧美潮流品牌通常脱胎诞生与某种小众文化,并借助互联网和外部融资开始全球扩张。进入中国,这些潮牌直面的是主流市场,面对的是极为激烈的竞争。
许多潮流品牌在国内通常有着一批忠实消费者,但仅仅一部分时尚爱好者或难以支持品牌的长远发展。如何塑造品牌在不同语境下的形象并平衡消费者需求,是大部分欧美潮牌进入中国市场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