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龟在龟壳中变异的全过程(憨态可掬的浣熊竟是捕食拟鳄龟的)
拟鳄龟(Chelydra serpentina),又名小鳄龟,鳄龟科拟鳄龟属成员,是同科的大鳄龟的远亲。这是一种分布于北美的大型淡水龟,体重通常为4.5-16千克,最大个体的背甲长度能够达到半米长,体重最大可达34千克。
尽管体型不如更大的亲戚大鳄龟(Macrochelys temminckii,最大可超过100千克),但凭着不俗的体型和凶猛的性情,拟鳄龟足以称得上是栖息地内的顶级掠食者。这种凶残的掠食者有时也会捕杀大型水鸟和一些哺乳类,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拟鳄龟曾经杀死过一只体重14.5千克的天鹅,此外有视频资料显示,即使是浑身是刺的豪猪也难逃拟鳄龟的猎杀。
拟鳄龟,北美分布最广泛的爬行动物之一
拟鳄龟(左)和它的同科亲戚大鳄龟(右)
今天的另一位主角——浣熊(Procyon lotor),来自食肉目下的浣熊科浣熊属,原分布于北美,一般5-12千克,最大体重28.4千克。由于其可爱的外表,浣熊常常出现于儿童读物和卡通片中。在其栖息地中,浣熊是一种中型捕食者,它的食谱中包含33%的植物、40%的无脊椎动物以及27%的脊椎动物。尽管战斗力并不出众,但由于善于利用生境内的各种食物甚至是人类的垃圾桶,浣熊是一种适应性极强、非常成功的物种。
浣熊喜欢偷拟鳄龟的蛋吃威武霸气的拟鳄龟和外形萌萌的浣熊,看似八竿子打不着,但在很多文献中,它俩都有不少交集。这是为什么呢?拟鳄龟虽为水栖龟,但在繁殖期还是必须要上岸筑巢的,妊娠的雌龟会在距离水边几十到上百米的地方筑巢产卵,而浣熊就是这些龟卵最主要的捕食者之一。
浣熊,可爱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掠食者的心
虽然浣熊经常光顾并破坏拟鳄龟的巢,但它们似乎不敢对成年鳄龟下手。上世纪80年代,有学者指出,他曾经数次观察到浣熊和筑巢的雌性拟鳄龟遭遇,但浣熊从未尝试过捕食对方,看来尽管陆地上的拟鳄龟已经威力大减,但其凶暴的性格和坚固的防御仍然令浣熊感到棘手。
安大略省发现"拟鳄龟连环杀手"然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次科学调查打破了这个固有印象,当地的浣熊除了捕食拟鳄龟的巢之外,居然破天荒地针对筑巢的成年雌鳄龟进行了攻击和捕食,我们接下来就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2017年夏天,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龙多省立公园,动物学家艾莉森卡森等人对当地一些淡水龟类的筑巢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在此期间他们观察到了一些妊娠或筑巢的雌龟被掠食者捕食的现象。
为了弄清这是哪种动物所为,研究人员仔细记录了受害者的伤痕,同时搜集现场任何可能的线索。此外,在最初的几次掠食观察后,研究者们沿着筑巢地点部署了一些陷阱相机,用以监测潜在的龟类捕食者。
在6月5日到7月30日,总共有19只妊娠或筑巢后的成年雌龟被掠食者杀害,分别为10只拟鳄龟、8只北部地图龟以及1只布氏拟龟。测量这些淡水龟的背甲顺弯长度,遇害拟鳄龟和北部地图龟的平均长度分别为24.3厘米和31.3厘米,那只布氏拟龟长21.8厘米。
被浣熊捕食的另一只雌性拟鳄龟,右后腿的上方被掏了一个大洞
观察这些雌龟的尸体,能够发现,攻击模式相当一致,每只龟都被翻过来四脚朝天,且有着相似的伤口。鳄龟右后腿的上方往往会有一个单独的直径5-8厘米的洞,很显然这是由掠食者造成,以便于摄取鳄龟的内部器官。地图龟和布氏拟龟的腿和泄殖腔周围出现多处创伤,脖子和头部也有撕裂伤。
这些龟的内脏(输卵管、肠子,有时是肝脏)已经被移除。那些刚刚筑巢的雌龟,连同它们的巢也被掠食。至于那些还没有筑巢的雌龟,输卵管中的龟卵都被残忍地扯出来吃掉了。在这两种情形下,破碎的蛋壳都散落在尸体周边,现场一片狼藉。
被浣熊杀害的成年雌性拟鳄龟,左上方的白圈中是浣熊的脚印
研究者在几具尸体边发现了浣熊的脚印,同时,陷阱相机也拍摄到浣熊白天和夜晚在筑巢地点出没的情景。另一个证据进一步锁定了浣熊的凶手身份,调查期间,研究者好几次直接观察到浣熊撕咬和拖动妊娠的北部地图龟。
鉴于这些捕食事件在发生时间上过于集中,并且伤口的位置具有一致性,而死亡事件所在区域的面积刚好和一只浣熊典型的家域面积相似,研究人员强烈怀疑,所有事件都是由同一只浣熊所为。也就是说,这只浣熊是一名针对繁殖期成年雌龟的连环杀手。
繁殖期的妊娠鳄龟需要到陆地上去产卵,这无疑会增加雌龟被捕食的风险。然而,浣熊对成年雌鳄龟的捕食是极不寻常的,在龙多省立公园长达7年的考察中,这是头一次记录到成年雌龟被掠食者杀死。相比之下,浣熊对龟巢的掠食则比较常见,目前还不太清楚到底是什么机制促使这只浣熊把对巢的掠食扩大到对繁殖雌龟的大量捕杀。
如何帮助拟鳄龟应对浣熊威胁浣熊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大,尤其是在受人为干扰的栖息地,浣熊可以从人类丢弃的垃圾堆中获取额外的食物供应,使得它能以较高的密度生存于这片栖息地。
反过来说,捕食者密度的增加就会给猎物带来更大的捕食压力,更高的巢捕食率将严重阻碍当地淡水龟种群的增长。过去有研究显示,倘若成年龟的生存率很高,那么这种较高的巢捕食压力也并非无法容忍,然而一旦成年个体面临额外的捕食死亡率,种群消亡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
浣熊所针对的繁殖期雌龟,对淡水龟种群存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为了保护受威胁的淡水龟种群,对当地浣熊采取一定的措施可能是必要的。根据前文所述,所有捕食事件很可能是由一只特定的浣熊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对浣熊种群进行总体清除是不太可能起到降低雌龟和巢捕食率的作用的。
以前科学家曾经在海龟筑巢区附近实验性地清除浣熊,但针对海龟的巢捕食率并未降低,这是由于附近地区的浣熊总是能够迅速扩散并填补目标区域的空缺,此外,浣熊较高的繁殖速度保证了自身种群的快速增长。
有研究显示,即使是清除了海龟筑巢地50%的浣熊,也未能减少对海龟巢的掠食。然而,另一份研究指出,通过有针对性地清除特定的浣熊个体,海龟巢的损失率成功地从95%骤降到9.4%。这就表明,对捕食者的持续适应性控制策略能够成为保护龟巢的有力工具。
因此,针对特定捕食成年龟的一只或几只浣熊进行清除,将减轻成年雌龟所面临的捕食压力。龙多公园的研究中由于浣熊捕食而死亡的10只鳄龟,占当地800只繁殖雌龟的1.25%,这个比例有可能被低估,毕竟研究人员也许没能找到所有被杀的个体。
由于浣熊具备向同类学习新技能的习性,针对鳄龟等淡水龟进行掠食的行为可能会因此扩散和增多,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去有效保护繁殖雌龟和它们的后代。
当然,说到底,捕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避免的一环,无论是怎样的保护策略,也无法完全消除捕食压力。从恢复受威胁淡水龟种群的角度来看,把注意力更多投向于降低那些最主要的死亡因素——例如车祸和持续的捕捞压力,可能对种群的保护会更加有效。
了解动物知识,关注动物博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