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困难的励志古诗词(近体诗已穷途末路)


面临困难的励志古诗词(近体诗已穷途末路)(1)

诗歌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从诗经、楚辞、汉赋再到唐诗宋词,传承上千年,经久不衰。新时代以来,自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8首白话诗,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标志着新诗问世。1921年,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女神》的出版,闻一多称其为中国新诗真正的开山之作。

现代诗盛行,亦是当下的趋势,符合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近体诗逐渐走向边缘化,慢慢被世人遗忘。唐宋时期盛极一时的格律诗是否真的走向陌路?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一、什么是近体诗?

1、近体诗概要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讲究格平仄、对仗与押韵,是初唐之后形成的一种诗歌文学体裁。近体诗有别于唐代之前的古体诗,比如魏晋时期曹操的短歌行。格律诗有其固有的平仄格式,句式,字数上也有限制。不仅讲求押韵,更注重音律和谐之美,所以创作难度比较高。

唐末时期格律诗创作大咖有很多,比如我们热悉的李白、杜甫、陆游、李商隐等。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排律,其中律诗的格律最为严谨。诗圣杜甫的一首《登高》就被世人评为古今七律第一,千年以来,无人能出其右。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无论从平仄、对仗还是诗词意境的勾勒,都无可挑剔,杜甫遣词造句的能力更是炉火纯青。这首七律也是近体诗的巅峰代表,教科书式的经典之作。

2、什么是近体诗的格律?

格律二字,“格”指格式和规定,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起承转合,对仗和押韵。“律”指声律,音韵和谐之美。无规矩不成方圆,以七言绝句为例,就有平起与仄起,首句是否入韵,四种变格。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以这首凉州词为例,这便是平起首句入韵的作品,平仄韵律兼顾,意境悠远,将边塞情怀挥洒的淋漓尽致,堪称传世佳作。短短的二十八个字,我们可以领略到诗词之美,读来思绪隽永,连绵不绝。

面临困难的励志古诗词(近体诗已穷途末路)(2)


二、近体诗与现代诗相比有何不同?

1、句式不同,表达方式亦不同

近体诗有其固定的句式,平仄亦有约束限制,而现代诗不同,创作更加随意,也更加口语话。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节选

同样是离愁别绪,唐代刘长卿会说“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岑参会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徐志摩直抒胸臆,古代诗人婉转悠扬,不同的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2、词章、韵律要求不同

近体诗用词高度凝练,简单的几行字,不同心境的人读来会有有不同的感受。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年少时读来是满腔热血,壮志豪情,年迈时读来却是回首往事,无限感慨,壮志难酬。

现代诗用词比较随性,可替换的词藻亦比较多,近体诗通常只押一个韵(且都是平音),而现代诗却没有确规定,可多韵同押(平仄均可)有的甚至没有韵律可循。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的这首短诗,深情温婉,浪漫富有哲理,简洁明了,突破韵律的限制。只要构思巧妙,意境深远,即使不押韵,亦可称佳作。

3、创作的难易程度不同

有人说写近体诗更难,因为有很多束缚,遣词造句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其实平仄韵律对于一个格律诗创作者而言是最基本的,根本算不上束缚与累赘。当你写了很多近体诗后,你会发现平仄前律是写作的好帮手,你能从中找到最合适的韵脚,最合适的辞藻。

有人说现代诗很简单,不过就是句子分行罢了。这种说法大错特错,好的现代诗,绝非简单的回车键分行就行的,比如之前流行的“梨花体”,被人指责唾弃,很多人都认为这类型的诗,根本算不上诗。近体诗创作难,现代诗亦不易,想要写出有灵魂、有深度的好作品,都需要下番苦工夫。

面临困难的励志古诗词(近体诗已穷途末路)(3)


三、衡量诗词艺术的标准有哪些?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衡量诗词艺术标准又是什么呢?

1、作品是否有读者

诗词作品,创作出来是给人欣赏的,好的作品自然受人青睐。在还没有通讯网络的古代,文学作品传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李白为何能成为“诗仙”,被后人称赞?他的诗作,在当时除了达官贵人喜爱,普通大众亦爱不释手。又如宋代的白衣卿相柳永,他的婉约词深得年轻少女喜爱,编成曲,坊间传唱。纵观当下,也有很多诗词创作者在各大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诗作,好的作品自然会有人赞誉,转发,传播,也会有自己的圈子与粉丝。

诗词的艺术标准,读者才有发言权,很多人喜欢给自己贴标签,冠封号,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其实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作品。读者的评价才是最真实,最可信。

2、作品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时间是检验诗词艺术的标准,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都是经典。举个例子,就如当下的一些流行歌曲,或许可以盛极一时,但时间久了就慢慢被世人遗忘。而很多经典老歌,时间越久,却越有味道。诗词也如酿酒,经过时间的洗礼,好的作品依旧让人口齿生香。

面临困难的励志古诗词(近体诗已穷途末路)(4)


四、近体诗为何会走向边缘化?

1、时代不同、观念不同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兵荒马乱的古代,亦适合当今社会。喜欢近体诗创作的人通常会被贴上“文绉绉”、“为赋新词强说愁”这类的标签。很多人根本不懂格律,却对格律诗不屑一顾,百般诋毁,美其名曰“时代在进步,不能守旧”。对于上述这类人,我们没必要和他们争论,因为他们会找各种借口来自圆其说。正因为有这类人的存在,近体诗发展的脚步才会停滞不前,走向没落。

2、受“商业化”影响

当今社会,各类网络直播平台兴起,文字、视频,也趋于商业化运作。我们经常会听到某某网红,一夜暴富,带货能力有多强,却很少听到某个作家,诗人,一夜巨富。

诗词在许多人眼里,一文不值,不具有物质上的价值,只存在于精神层面。而近体诗,更是诗中绝品,创作的人少,欣赏的人更少。举个例子,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搞笑类,娱乐类的自媒体账号粉丝过百万、千万,很少看到有诗词文化类的账号有很多粉丝。诗词圈本就属于小众,很难给读者带来的物质上的增益。诗词文化也越来越淡薄,走向没落。

面临困难的励志古诗词(近体诗已穷途末路)(5)


五、近体诗边缘化,我们何去何从?

1、努力倡导和传播诗词文化

之前河北电视台有一档文化综艺节目,特别喜欢,叫《中华好诗词》。节目中通过背诗,回味经典诗词,讲述诗词背后的故事,引人注目。

前段时期热播的电视剧《庆余年》中也有一个桥段,主角范闲在祈年殿中醉酒赋诗过百首,每一首,每一句都是经典,震撼人心。这不仅是剧情的需要,更是不忘初心,不忘经典,弘扬中华诗词文化。

2、读诗、写诗

我朋友,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在家庭教育上也做到了让自己孩子从小读唐诗宋词,传承诗词文化。我是一个九零后,偏爱诗词,在今日头条上发表的格律诗词也超过两千多首,偶有闲情,便涂鸦几句。我也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努力发扬和传承诗词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与大家一起分享诗词创作的乐趣。

结语:

即使喜欢近体诗词的是小众,我也乐在其中,用诗词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音韵平仄中享受诗词之美。

面临困难的励志古诗词(近体诗已穷途末路)(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