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农民喜收丰收粮(丰收之后烘粮调查)

八仙过海解决土地指标,各显神通筹集建设资金,各类农业新型主体购置的粮食烘干设备,投入使用后,为粮食入仓、周边农户带来什么变化?自身经营又怎么样呢?

质量提高,收入增加

烘干设备成恶劣天气下的“大救星”

平原县前曹为农服务中心建成后,不仅解决了赵中锋这个种粮大户自己的问题,还同时为周围村庄两万多亩粮田提供烘干和仓储服务。

“为农服务中心有了这个烘干设备,可方便了我们合作社。”6月16日晚上,平原县前曹镇郑庄村村党支部书记郑传鹏说。

郑庄村离前曹为农服务中心就几里地,村里党支部领办了合作社,统一管理1050亩土地。从2018年秋天开始,郑庄村合作社收获的玉米,就不再风干,而是拉到服务中心烘干,然后直接入库代存,到12月份左右出售。

“一亩地玉米风干成本150元左右,还得一直放到过了春节,水分才能达到14%以下。而一亩地玉米烘干成本一般在100元,能随时卖也能存起来。”郑传鹏说,“代存两个月,我们合作社的玉米一斤至少能多卖5分钱,1050亩玉米一年至少增收6万多元。”

天气预报农民喜收丰收粮(丰收之后烘粮调查)(1)

姜辉(左)和赵中锋,在看晾晒的小麦是否达到了入仓标准。

赵中锋介绍,前曹为农服务中心每年烘干、仓储玉米1万-1.5万吨之间,其中约40%是为周围农户代存。去年秋收时,“玉米是带着水收的,我们日夜不停烘干,烘出一万多吨干粮。”回忆起这些,赵中锋感觉辛苦,又颇感欣慰,“又一步避免了咱自己和农户的损失。”

和前曹为农服务中心一样,平原县其他为农服务中心及平原土地鲁望农业有限公司建的规模服务中心,都为周围农户提供烘干、代收服务。

“2/3已经烘干入库了。”6月14日,平原土地鲁望农业有限公司种植部经理何石宝介绍,鲁望公司从6月9日开始小麦收割,同时启动烘干、入仓。

“今年是建仓以来,周边农户送来小麦最多的一年,达到了2万亩,几乎和鲁望公司自己种植的一样多。”何石宝说,“天气预报说6月13日晚上有雨,大家害怕淋了,所以之前两天抢收的小麦,有很多含水量在14%以上,必须烘干后才能入库。”

天气预报农民喜收丰收粮(丰收之后烘粮调查)(2)

何石宝走过晾晒场。晾晒场后,就是鲁望规模服务中心的烘干设备及大型粮仓。

在邹城,庆丰农机合作社通过“土地置换”指标建成的粮食烘干中心,2020年投入使用。其烘干设备日烘干量160吨,每年按照成本价为周边6000余亩耕地提供粮食烘干服务,为粮食安全入仓大大提供了保障。尤其是去年秋收,他夜以继日地干,烘干了6000多吨“水淋淋的玉米”。

燃料成本高,供应不稳定

烘干设备运营遇“拦路虎”

记者了解到,过去,粮食烘干设备燃料以煤为主,2017年后,由于环保需要,全部改为天然气,或者柴油,极少部分使用电。

“我们到明天(15日)下午再割,晚割一天。”6月14日晚上,郑传鹏和赵中锋商量,“一共需要割4天,这样,前两天的在晾晒场晾着,后两天的水分估计能到13%以下直接入库存着。你看行吗?”

“行啊,我让人收拾晾晒场,给你倒地方,反正周围的麦子几乎都收割了。”赵中锋说,“燃气这么贵,我今年也才烘了三四百吨小麦。”

“去年秋天,燃气一方2.84元,烘干一斤小麦燃气成本大约2分。”郑中锋说,“从去年12月份燃气开始涨价,现在成了5.62元/方,烘一斤小麦约合5分钱,烘一斤含水量35%左右的玉米得接近0.1元。”为了节省成本,服务中心的三台烘干塔,赵中锋只开了一台。“今年麦收预交了6万元钱了,到现在只剩了3309元了。”赵中锋专门领着记者找到燃气表说,“下午马上就得再去交。”

天气预报农民喜收丰收粮(丰收之后烘粮调查)(3)

“6月9日,刚预交了6万元燃气费,到现在只剩3309元了。”6月14日中午,赵中锋指着燃气表说。

“这粮食,收进来,不烘,没那么大地方晾晒。烘吧,成本又太高,难啊!”赵中锋说起来,非常发愁。

因为燃料价格上涨,平原县其他几处为农服务中心,也面临同样的纠结。

“不仅价格高了,关键是有时候还没气。”腰站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王笃春说,“去年秋天,玉米湿得那么厉害,我收了农户的玉米,放进了烘干塔,却发现管道里没气了。最后找了政府协调,才又通上燃气。”

赵中锋、王笃春用的是燃气,枣庄市薛城区的褚刚,粮食烘干则用的是柴油,同样也面临着燃料成本上涨的难题。

“之前用过电热,也用过生物质燃料,但效果都不好。”褚刚说,“主要是因为热力值达不到,热力值达不到,会浪费更多时间。对亟需烘干的粮食来说,必须争分夺秒,才能保证品质。”

天气预报农民喜收丰收粮(丰收之后烘粮调查)(4)

褚刚(左)跟儿子褚宏运两人一起经营农场。

天气预报农民喜收丰收粮(丰收之后烘粮调查)(5)

褚刚为记者介绍粮食烘干设备的使用。

褚刚算了一笔账,柴油和燃气相比,烘干成本更高。“去年秋天柴油一升6.36元,烘一斤玉米成本大概0.1元;现在柴油涨到9.13元/升,把一斤含水量35%左右的玉米烘至水分15%以下,需要0.13元。”

降低成本、纾难解困

需各方齐发力

千辛万苦种出来的粮食,光烘干一斤就得0.1元甚至更高,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农业新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如何解决高昂的燃料成本,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燃气作为一种商品,现在对社会供应价格有居民用气、工业用气两种价格。“希望国家能出台规定,像电一样,制定个农业用气价格,就能稍微降低些粮食烘干的成本。”平原县供销社党组副书记、理事会副主任姜辉说,“或者对粮食烘干进行补贴,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粮食烘干,必须要快,小麦三四天,玉米最多一个月,否则就严重影响品质。”王笃春说,“希望有关部门能帮我们想办法,保证烘干高峰时用气,保障粮食安全入仓。”

“从抵御自然风险、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需要市场、政府及相关科研部门多方发力,全面提高山东粮食主产区粮食干燥能力。” 山东省农科院粮食储藏与减损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龚魁杰建议,加强政策创设和统筹规划,解决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倡省级和地方政府对建设烘干服务中心予以叠加补贴,对使用绿色能源的用户,给予有关费用减免支持,同时开展粮食烘干机械金融贷款试点。”

同时,针对玉米籽粒直收技术水分高的现状,龚魁杰认为,农业科研部门要在玉米果穗安全储藏脱水装备和技术、玉米籽粒快速脱水技术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烘干设备生产及设计厂家,要重点在智能控制、余热回收、高效燃烧炉设计等方面进行突破。另外,相关部门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小型烘干设施。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 魏新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