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东渡日本全篇解释(经典文言文赏析)

鉴真东渡日本全篇解释(经典文言文赏析)(1)

原文

唐高①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人,年十四出家为僧。稍②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③。

唐天宝元年④,应日僧普照辈延⑤,东渡日本。然东海风骤⑥浪高,或⑦船覆,或粮匮⑧,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时僧目盲,唯志不渝⑨。天宝十二载,竟⑩至日,翌年⑪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

注释
  1. 高:此指有名望。
  2. 稍:渐渐。
  3. 戒律:指佛教的清规戒律。
  4.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天宝,唐玄宗年号。
  5. 延:邀请。
  6. 骤:急。
  7. 或:有时。
  8. 匮:缺少。
  9. 渝:改变。
  10. 竟:终。
  11. 翌年:第二年。
译文

唐朝有个有名望的和尚叫鉴真,本名叫淳于,是扬州江阳人,14岁时出家当和尚。鉴真渐渐长大后,周游长安与洛阳,拜访名师,专门研究佛教的清规戒律。

在唐朝天宝元年,鉴真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请,坐船从东海去日本。但是东海风急浪高,有时翻船、有时缺少粮食、有时失去方向,经历了12年,5次渡海都没有成功。那时鉴真已经失明,只有志向始终没有改变。天宝十二载,终于到达日本,第二年在奈良东面建起了戒台,教授佛教的戒律之法。

鉴真东渡日本全篇解释(经典文言文赏析)(2)

人物介绍

鉴真:(688-763),唐代高僧,日本律宗初祖,亦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

鉴真原姓淳于,14岁时在大明寺出家。后随师父游历了长安与洛阳等地,向名师高僧学习佛法。25岁时,他回到大明寺出任主持,是当时颇有声望的律宗高僧。

鉴真东渡日本全篇解释(经典文言文赏析)(3)

唐天宝元年(742年),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六次东渡,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到达日本。鉴真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对日本的宗教和文化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文化常识

玄奘和鉴真:玄奘和鉴真都是唐代的著名高僧,有人可能区分不清,下面就用通俗的语言列举一下二位得道高僧的区别:

  1. 玄奘年长(602-664),鉴真年幼(688-763);
  2. 玄奘别名唐僧、唐三藏,鉴真别名过海大师、唐大和尚;
  3. 玄奘向西去了印度,鉴真往东去了日本;
  4. 玄奘步行骑马,鉴真坐船航行;
  5. 玄奘取经,把东西拿回来,鉴真讲佛,把东西送出去;
  6. 玄奘出去了成功回来,鉴真出去了没能回来;
  7. 玄奘去了好多国家,鉴真就去了一个国家。
出处

真人元开·日本《唐大和上东征传》

启发与借鉴

鉴真东渡日本全篇解释(经典文言文赏析)(4)

高僧鉴真前后六次东渡日本,历尽千辛万苦,甚至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也不曾退却,其精神让人由衷敬佩。

古语云“有志者事竟成”,人不仅需要有志向,更需要有毅力。奋斗的路上免不了有荆棘虎豹,前进的道路也不会笔直平坦,只有坚持不懈,不畏艰难困苦,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