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保障应急救援能力(补短板聚合力促联勤)

夯实基础保障应急救援能力(补短板聚合力促联勤)(1)

为全面适应新时期、新形式下 “大应急”、“全灾种”任务要求,全力破解基层乡镇应急救援难题,有效整合基层消防救援、森林防灭火力量,提升基层乡镇综合救援水平。河源市龙川县消防救援大队主动作为,深入调研,科学探索,在全市率先推出“消地联勤”工作机制,开启基层消防救援工作新体系。

01 打破壁垒、整合力量、试点先行

龙川县消防救援大队先后对基层乡镇消防安全、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走访调研,深挖乡镇防灭火工作中的短板弱项问题,并以铁场镇为试点,建立“消地联勤”工作机制,从镇专职消防队、应急队选取10名队员开展防灭火联勤联训工作,队员由镇政府统一管理,接受119调度指挥,配备个人防护器材,参照专职队管理模式驻勤于铁场镇专职消防队,负责协助当地政府开展防火检查、消防宣传、森林防灭火、城市火灾扑救、抢险救援等工作,弥补基层乡镇防灭火力量不足问题,工作成效明显,在全县树立了试点“标杆”。

02 示范引领、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龙川县消防救援大队充分总结试点经验,形成工作简报专题汇报县政府,并多次上门与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座谈研究,从整合资源力量、优化执勤模式、统一指挥体系、厘清职责分工、完善工作制度等方面商讨试行方案,合力推动县政府制定印发了《龙川县“消地联勤”机制工作方案(试行)》,并筹备开展“消地联勤”现场会,以铁场镇工作经验为“点”,其余乡镇为“面”,辐射引领带动,在全县逐步推广,形成聚合效应。

夯实基础保障应急救援能力(补短板聚合力促联勤)(2)

夯实基础保障应急救援能力(补短板聚合力促联勤)(3)

03 科学筹建、规范管理、强化执勤

各镇遵循“消地结合”原则和“以消为主”的建队模式,科学筹建,全面整合镇应急队、专职队、森林防火巡查队等力量,打造一支“尖刀”队伍,并参照专职队管理模式,实行“平时轮休、战时全员”的值班备勤制度,每班按照一般镇不少于 6 人(含政府专职消防队员),较大镇不少于 8 人,特大镇不少于 10 人的要求在岗执勤,最大限度保障人员在岗“执勤率”。同时,由各镇政府负责为队伍配备战斗服、对讲机、空气呼吸器等装备器材,保障队伍日常运作;应急管理、消防救援部门负责制定镇村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大纲和队伍管理规定,规范联勤联训工作秩序,指导各镇队伍定期开展体能训练、实战演练和综合技能考核,全面提升灭火、抢险救援攻坚作战能力。

夯实基础保障应急救援能力(补短板聚合力促联勤)(4)

夯实基础保障应急救援能力(补短板聚合力促联勤)(5)

04 完善机制、联勤联动、长效运行

以此次建立“消地联勤”工作机制为契机,进一步理清乡镇政府、基层单位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应急救援力量联动响应机制,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调度不畅通,响应不及时、行动不协调等问题,将基层乡镇各类应急救援力量一体化纳入调度指挥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的应急救援格局,更加科学高效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最大限度保护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夯实基础保障应急救援能力(补短板聚合力促联勤)(6)

夯实基础保障应急救援能力(补短板聚合力促联勤)(7)

推荐阅读

夯实基础保障应急救援能力(补短板聚合力促联勤)(8)

夯实基础保障应急救援能力(补短板聚合力促联勤)(9)

老旧小区冬春防火要注意,隐患排查莫大意!

夯实基础保障应急救援能力(补短板聚合力促联勤)(10)

“网红”游乐项目又出意外,情侣倒挂半空!

夯实基础保障应急救援能力(补短板聚合力促联勤)(11)

开学啦,这节消防安全课您学会了吗?

▌制作:河源消防全媒体中心▌通讯员:谢丽艳▌编辑:罗秀丽▌审核:陈建耀

E N D-

夯实基础保障应急救援能力(补短板聚合力促联勤)(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