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诗词飞花令(学生诗词共赏风)

#夏日大作战##创作挑战赛##诗词里的浪漫##诗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诗。李峤((qiáo645~714年),字巨山(根据表字确认的读音,意思是高而尖的山,泛指高山或山岭)。李峤的一生充满传奇,历仕五朝,。调露元年(679年),唐高宗李治时代,李峤随军南征僚族叛乱时,亲入獠洞宣谕朝旨,成功招降叛军;从此入主朝政。武则天时代,曾经因为给狄仁杰、李嗣真、裴宣礼等大臣伸冤,被贬为润州司马。一夜之间,从朝中要员变成了个不管事的闲散人员。第二年被召回朝廷,从此三起三落,最后没能够起来,最终被贬为庐州别驾,死于庐州。因为李峤先后趋炎附势,在史家的评价中以贬义居多。

李峤在畿尉中与骆宾王、刘光业齐名,皆以文章著称;后又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这首诗相传就是李峤在与苏味道、杜审言三人一起在春天游泸峰山时,见到山上景色秀美,登顶时,一阵清风让李峤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了这首诗——《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xiá)。

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从虫,凡声。凡风之属皆从风。”这里把八面的风做了说明。我们常说的“八面来风”就是从这里来的。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

学生诗词飞花令(学生诗词共赏风)(1)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解落”,“解”字用得好,这里的“解”字是来修饰“落”字的。“叶”是怎么“落”的?咱们说到秋天一般都说是“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这里没有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字。“解”,《说文解字》:“判也。从刀判牛角。”意思用刀从牛角处按照结构分割牛体。“解落”是按照自然规律去一点一点地化解。

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一阵阵柔和的西风不急不慢地,不狂不躁地吹拂着渐渐变黄的树叶,摇啊摇啊,不知不觉间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

“三秋”在古代指的是:农历秋天的第三个月,月就是九月,这里代指秋天。王勃《滕王阁序》的“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也是这个意思。“三秋”还有一种说法是农历的秋三月——初秋七月,仲秋八月,季秋九月,而不只是单指九月。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了。

学生诗词飞花令(学生诗词共赏风)(2)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能开”,“能”字就象“解”字一样,用自己的能力,用自己温暖的胸怀去“开”二月花。“能”在这里也是辅助“开”的。“能开”是唤醒,是用温暖去催生,是柔风去召唤。我们可以想象:风儿的轻轻抚摸着大地,让寒冬里沉睡的花儿感受到风的温暖,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这又将迎来一个美妙的春天。“二月”指的是农历的二月,这里代指春天。

前两句的“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风的温情让人感到舒坦。这两句从季节上描述了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的情形

 下面“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过”和“入”字用得非常好。什么是“过”?过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缓缓的那叫轻拂。风“过江”卷起“千尺浪”给我们的场面是:狂风在大江上呼啸而过,携卷着千尺巨浪,直冲云霄,风是何等威风;如同苏东坡描写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样。而“入”用得也很好。什么是“入”?直通内部叫做“入”,野兽闯进草丛的情形叫做入。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骤风肆虐骤然闯入遍山竹林,万竿傲然挺立的修竹就像潮水一样在风中无力摇来摆去,万般无奈。风的力量是何等潇洒。这两句,形象地描写了风的强悍与强势,同之前风的温柔形成强烈的对比。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巨浪滔天;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

学生诗词飞花令(学生诗词共赏风)(3)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可见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这首诗通过“解落、能开、过、入”这些动作紧紧抓住“叶、花、浪、竹”在风力作用下的应变,表现了“风”的种种变化以及威力。以“三秋、二月、千尺、万竿”数字对举排列来表现风的强大,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风,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了世间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学生诗词飞花令(学生诗词共赏风)(4)

 “赋、比、兴”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内心“情变”。“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从笔法来讲全诗对仗工整。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面更为出色。整首诗在“对仗”则都显得很出色,“解落”“能开” 和“一过”“一入”,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