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忍的回忆(痛苦回忆残酷真相)

前 言

历史上,河南发生过很多次自然灾害,但是像1942年那样惨烈,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酿成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原因主要有4个因素叠加。


一、花园口决堤

残忍的回忆(痛苦回忆残酷真相)(1)

花园口及逃难的百姓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政府为了阻挡日军,炸开了河南郑州的花园口黄河大堤,水淹河南。因正值黄河汛期,河水暴涨,滔天巨浪席卷中牟、尉氏、扶沟、西华、淮阳,注入淮河,淹没淮河堤岸……整个黄泛区由西北至东南长达400余公里,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淹没耕地近2000万亩,造成89余万人惨遭溺死,上千万人流离失所。伴随洪水来的是瘟疫横行,因为事件发生在夏天,蚊蝇等在水中、尸体上大量繁殖,伤寒、痢疾,特别是霍乱到处传播,大量灾民上吐下泻,快速死去......

另外,有农业常识的人都知道,被洪水淹过的土地几年内是无法种耕种的,一方面大量的泥沙覆盖土地,另一方面土地肥力被洪水冲走,几年内无法恢复,说白了,适合耕种的土是土壤,被洪水淹过的土是泥土,需要经过几年的翻耕、暴晒、发育才能重新变为适合耕种的土壤。大面积减产、绝收,为4年后大饥荒的发生埋下了重要的一笔。

残忍的回忆(痛苦回忆残酷真相)(2)

村庄废墟,百里无人

当年的灾害从1941年一直持续到1943年,1942年最为严重。从1941年开始,河南的自然灾害已经显现出来了,各地遭受水灾、旱灾、大风、冰雹、霜冻、蝗虫等多种自然灾害。到了1942年,灾情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严重。300~500万人四处流浪乞讨,大约300多万人濒临死亡,等待救济的大约为3000多万人。

残忍的回忆(痛苦回忆残酷真相)(3)

等待救济的难民

河南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自然灾害,老百姓一般都有应对的办法,尽可能存些余粮。在灾情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为了应对严重的旱灾,饭从3顿变成2顿,后来为1顿,后来不吃菜、不吃油、不吃盐,再后来吃喂养的鸡、狗、耕牛甚至家猫……再后来捉野生动物吃,什么鸟、蛇、刺猬、青蛙等飞禽走兽,能捉的都捉来吃,再后来吃喂牲口的东西,当麦麸和康都吃完又开始吃草根,到最后吃树皮、树叶。但人毕竟不是牲畜,吃下去的很多东西都根本消化不了,于是出现了各种疾病,最后面部浮肿而迅速死去。

残忍的回忆(痛苦回忆残酷真相)(4)

妇女和儿童从树上剥树皮当食物充饥(一位母亲最好办法就是将树皮饲料之类的东西往她饥饿的孩子们嘴里塞)

老百姓卖掉家里能够卖掉的一切东西,最后甚至卖老婆、孩子,希望能够换点粮食,一开始还有大户人家买,但后来大户人家也不买了。

二、蒋介石政府抛弃3000万河南民众

河南是蒋介石政府军粮的主要供给地,但1941年,河南已经开始大面积遭受旱灾了,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为此专门跑到重庆见蒋介石,跟蒋介石汇报河南正遭受旱灾,老百姓们粮食短缺,看能不能减免军粮的征收。蒋介石当然能想到因为3年前花园口决堤会造成粮食减产,但作为始作俑者怎能承认?他咬定河南省近几年的收成很好,认定李培基谎报灾情,想借此少纳军粮,于是狠狠地训斥了李培基,说他是编造谣言。吓得李培基满头是汗,逃离了重庆。最后,这一年河南足额完成了摊派的军粮,没有半点的拖欠!蒋介石自认为是明察秋毫,说下面的小动作根本就瞒不了他。

残忍的回忆(痛苦回忆残酷真相)(5)

饥馑的难民在寒风中等待

李培基被蒋介石训斥了一通之后,不敢再提军粮问题,同时为了媚上,故意隐瞒了1942年的更严重的灾情,按正常的年份逼迫农民交军粮。当时的粮食部长徐堪将粮食征收任务由250万“担”改为了250万“包”,一担小麦约140多斤,一包约200多斤,这一字之差就多增生了1.5亿斤粮食!超额完成征收军粮任务的河南粮政局局长卢郁文还因为此事受到了蒋介石的记功褒奖。下面的酷吏更是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他们挨家挨户催交军粮,交不出来便严刑拷打农户,农民卖房卖地,直至卖儿卖女来完成交捐任务。酷吏甚至不放过正在逃难的百姓,在他们身上搜刮粮食!当时仅许昌县就饿死5万人之多。

残忍的回忆(痛苦回忆残酷真相)(6)

从1942年到1943年,抗日前线没有大的战事发生,许多省份都是不欠收的,国民政府如果抓紧救灾是能够把灾情降低到最低程度的,但是蒋介石政府的口号是“军事第一”,致人民的生命于不顾,导致河南灾情日趋严重,不断蔓延。在蒋介石政府看来,河南是中日战斗的主要战场,并不是稳定的大后方,他随时准备放弃河南地区,因此他一方面将河南农民搜括殆尽,一方面又准备抛弃这3000万百姓。

残忍的回忆(痛苦回忆残酷真相)(7)

饥荒中的儿童

后来《大公报》和美国《时代》周刊对河南灾情的报道被披露之后,让蒋介石承受了来自国内外强大的舆论压力。蒋介石派官员赴河南灾勘察灾情,但他们到河南之后先是宣布国民政府的意思,强调救灾和征收军粮是两码事,灾要救,但是不能因为救灾而减免军粮另一方面不要对灾荒夸大其词,过分宣传,以免影响抗战,混淆国际视听。他们在河南转了一圈,在当地官员的配合之下,将严重缩水的灾情报告交给了蒋介石。

残忍的回忆(痛苦回忆残酷真相)(8)

随后,国民政府拨款2亿法币作为救济金,并命令当局减轻税负。但当时百姓最需要的是粮食而不是钞票,并且当时河南物价暴涨,2亿元的法币最多只能购买2000万斤的粮食,3000万灾民每人平均只能分到6两粮食!但是就连这点救命钱也被当时的省政府秘书长马国琳和省银行行长李汉珍扣下来用作投机倒把做买卖。直至拖到了1943年夏天才买了一批发霉的麦子发给了灾民。到了1943年的秋季麦子成熟时,河南省已经饿死了大约500多万人,而当时的官方统计,死者仅为1602人!

三、蒋介石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

要说当时的国民政府完全没有进行救灾措施也是不客观的,当时有些举措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开设了不少粥场,让濒临饿死的灾民领到一碗稀饭延续了生命。但是更多的救灾措施都是效果甚微,甚至是没有效果的。

灾荒发生时,国民党当局和全国各界汇来了一批救灾的捐款,但是这些赈灾款项,经过层层官员之手,到灾民手中就所剩无几了。甚至发放到灾民手中只有几两粮食,仅靠这些是不可能渡过灾荒的。

残忍的回忆(痛苦回忆残酷真相)(9)

倒毙的饥民

那个时期的官员贪污的事情接连发生。以汝南县为例,本来有专门的义仓,平时囤积一些粮食,受灾的时候开仓放粮,仓库由专门的主任傅伯明负责。自1937年起粮仓就没有开过,合计起来存有粮食应有1500担!但是到1942年灾荒到来时,各方商议开仓放粮,1500担粮食预计到麦子成熟前可以维持15000人的性命,但是在开仓的时候发现这些粮食都被仓库主任傅伯明挥霍得一干二净!等于他一个人就剥夺了15000名灾民的性命!《汝南日报》大声疾呼“如果要判傅伯明的罪,便是应判杀死15000人的罪!”

残忍的回忆(痛苦回忆残酷真相)(10)

饥饿的母亲用干瘪的乳房哺育婴儿,旁边稍大的孩子在紧盯着。

再比如,三青团河南团部主任王汝泮,将中央拨给河南的200万救济款取出后在许昌老家买了500亩地!

还有,汝南田赋管理科科长李东光私卖库粮,其中查实的便是小麦59000斤!

此等贪腐舞弊比比皆是,加重了灾荒的危害!

四、战乱 兵匪

除了日军侵华,最大的原因是蒋介石采取的政策是“舍民保军”,当时河南驻扎汤恩伯40万的国民党军,军队的军粮、草料、兵员全部是就地取材,他们向农民摊派粮款,大肆搜刮钱财,使得河南的民力、物力、财力早就枯竭了。在风调雨顺的好年头,农民交完赋税后也只能靠野菜和杂粮勉强度日,更别说是1942年这种全省遭灾的情况了。麦收只有一两成,秋粮基本绝收。

残忍的回忆(痛苦回忆残酷真相)(11)

饥荒中的儿童个个无精打采

1942年河南大饥荒爆发时,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水是水灾,旱是旱灾,蝗是蝗虫灾害,汤就是指横征暴敛的中原王--汤恩伯。他时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除了河南省政府下派的军粮征收捐税外,汤恩伯还对河南百姓额外加收“汤”捐,本来就已经是穷困潦倒的河南百姓,又背着臭名昭著的“汤”捐,被逼得卖房卖地。汤恩伯手下89师团长方耀说:“该部队军纪荡然,纵兵扰民,涂炭百姓,无异于匪”。

残忍的回忆(痛苦回忆残酷真相)(12)

饥荒中的老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写在最后

最后,重点说一下本文开始提到了两个人:当时《大公报》记者张高峰;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

残忍的回忆(痛苦回忆残酷真相)(13)

当年24岁天津小伙张高峰刚从武汉大学政治系毕业,被《大公报》派往河南担任战地记者,但是当他到了河南之后就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陇海线上向西的火车上、车厢车顶上载满了男男女女,就像人山一样,沿途被遗弃的孩子不计其数,有的从火车上掉落下来,被摔死、被火车碾压死的人常有。

残忍的回忆(痛苦回忆残酷真相)(14)

在洛阳,他看到到处都是像乞丐一样的人,一个个踉跄的步子,木然地走着,叫也不答应。他看到当地百姓有的吃花生皮、吃榆树皮、吃带有毒性的野草,所有的人脸都是浮肿的,鼻孔、眼角发黑,还有很多人甚至卖掉了自己年轻的妻子和女儿。张高峰看到,不仅有天灾,人祸到处可见:拿着柳条抽打灾民的警察和那些强逼百姓交纳军粮的地方政府人员。

残忍的回忆(痛苦回忆残酷真相)(15)

张高峰将自己所见所闻写了一篇6000多字的通讯报道《饥饿的河南》。《大公报》的总编辑王芸生知道如果刊发这篇稿子会令当时的国民党当局震怒不满,改题为《豫灾实录》,一如反顾地发了这篇稿子。蒋介石看报后说《大公报》危言耸听、有碍抗战。当天就以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勒令《大公报》停刊3天,以示惩戒。张高峰更是厄运当头,汤恩伯以编造虚构的罪名将张高峰逮捕,并且遭到刑讯逼供,史称“张高峰事件”。后来因为当时时局动荡,张高峰才侥幸逃脱了监狱,逃过了一劫。

白修德原名西奥多.H.怀特,23岁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后来到中国,任美国《时代》周刊驻中国记者,并取中国名字白修德。白修德听闻有关河南灾害的惨状和赈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腐败的传言,于是决定亲自到河南看看。当他到河南之后看到灾民的惨状,除了震惊还是震惊,他看到:婴儿吮吸着已经死去母亲的乳房;妇女试图吃掉她的小女儿;灾民吃死尸上的肉;野狗刨食死尸;扒火车的灾民的手指在寒冷中失去知觉地掉下去……以及郑州长官们宴请他的菜单:莲子羹、辣子鸡、栗子炖牛肉、豆腐煎鱼……

残忍的回忆(痛苦回忆残酷真相)(16)

难民

他把河南各县的受灾情况进行了一个粗略的统计,撰写一篇文章在美国《时代》周刊刊登出来后,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美国上下对当时国民党政府不顾民生死活的做法非常不满。当时正值宋美龄在美国访问要贷款的关键时期,这篇文章像一颗重磅炸弹,让在美国风光十足的宋美龄极为恼怒。宋美龄强烈要求《时代》周刊的老板贝鲁斯将白修德解聘,当然贝鲁斯拒绝了宋美龄的无理要求。

更为讽刺的是在河南发生大饥荒的同时,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表达了对印度饥荒的同情--她当时的身份是印度灾荒救灾委员会主任。

白修德回到重庆后迫不及待地要见蒋介石,向他面陈河南灾情的情况,但蒋介石拒不接见,后来在宋庆龄的坚持下,蒋介石最终同意会见了白修德,不过他坚决不相信人吃人的事情,当白修德把拍摄的人吃人、野狗吃人的照片给蒋介石看后,蒋介石也非常吃惊,处理了一批贪官污吏,但却将发表照片的中国记者以泄露机密罪枪决了!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中国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创造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我是@視觉传达,感谢朋友们“关注”,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留言”,我会持续和大家重温历史、感悟初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