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一般多少才算清晰(那些听过却从未搞明白的问题)

双鱼座的好奇宝宝,被这本书惊到了。首先,特别想知道作者,是不是也是双鱼座。只有双鱼座,才这么对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事都有好奇心。比如我,看到《那些听过却从未搞明白的问题》这本书,立即如获至宝。

前言中摘的《用尽每一秒》中的诗片断,还是很令人感动的,我也分享下来:

我懂得要如何去欣赏一片风景、一首歌、一部电影,

享受与我爱的人一同相处的每分每秒。

我不会试图去改变这种生活。

我不清楚我的时间还剩多久,

但我相信,余生的每一秒都会让我热情澎湃。

你看,生活中的奇怪宝宝,原来是这么的热爱他的生活。我可能还有点奇怪,我为什么称作者为奇怪宝宝。那我列举几个他常常思考的问题吧:

1:人眼有几百万象素?

2:不存在的颜色

3:如何逃离地球?

4:时间存在吗?

5:你属于理科,还是文科?

6:怎么在水面行走?

像素一般多少才算清晰(那些听过却从未搞明白的问题)(1)

这些问题,你曾经想过吗?想必大多数人是没有想过的。我真的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一个如此热爱生活的人,才会热衷于关于生活一切的奇思妙想。你不得不承认,他的这些想法,对生活的现实面还是很有意义的,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实作者大卫并不是什么科学家,他只是一个教师和作家,并且获得过“全球教师奖”。但是他的创意思维,真的快要攀登全球N0.1了。如果他是科学家的话,一定会有许多发明创造,这一点是我读了《那些听过却从未搞明白的问题》这本书之后,颇感可惜的地方。甚至我还不死心的,我特别想问问,作者真的没有什么发明专利吗?一个如此勤于思考,又富于创意思维的人,如果只停留于文字上的飞翔,是不是特别可惜呢?

翻开书的第一段话就特别让我难忘,书中说:如果把宇宙漫长的历史浓缩成一年的时间,那么人类仅存活于这一年的最后一秒中。

我读这句话的时候,开格局了。世界观大格局,从这一秒理论中,变得微不足道啊。若人类时间变成这一秒,那这一秒又是几千年的时光。作者接下来的一句话也特别烧心,“假如你有幸能够健康长寿,那么你的一生将会拥有20亿秒的时间,其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觉中度过的……”,当亿这个巨大的数字跟秒这个单位结合在一起,当20亿秒是我们的一生时,真的不敢在使劲睡觉了。

读完这本书预计会花掉你生命中0.0005%的时间,也就是7200~14400秒之间。我突然开悟,然来数字是这么理智,是这么的逼着我去理智对待一些事情。我曾经在心里抱怨时间不够用,我要花很多时间去处理其他的事情,我特别爱读书,可是近些年来,我读书的数量在逐渐减少。想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脸红了。

赫拉克利特预言:唯一永恒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

像素一般多少才算清晰(那些听过却从未搞明白的问题)(2)

作者太诚恳了,他可能觉得书中给出的四十个问题的答案,离我们的思维会很远,所以他说:我希望,读完此书的你,能够开始有意识地去发现并探索身边一切现象所涉及的科学道理,并且不要满足于别人给予的现成答案,不要满足于已有的一切解释。

这是要让我们怀疑一切啊,但这的确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对一切持怀疑态度,会推动我们去思考许许多多的问题,只要开启思考这台机器,一定会有有益的发现,一定会产生新的意义。所以,在这里,我要支持这种怀疑一切的精神。我跟作者的想法一样,希望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生活的答案、世界的答案,而不是寄希望于众神,而不是一味的去求助于神灵或者别的人。因为,这样的我们,才更有意义吧。

你看,你是不是错过了许多东西呢!不过,还来得及,就从《那些听过却从未搞明白的问题》开始怀疑和思考的旅行吧。

做点有趣并有意义的思,那就是开启正确的思考。我们跟作 者一起来玩玩“人眼有几百万像素?”这个问题吧,因为我对这个问题比较熟悉,我可以多分享一些,让我们几乎可以触摸到这个问题。

其实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分辨率”,分辨率跟画面大小无关,却跟画面质量密切相关。因为分辨率的单位是:象素/英寸(或点/英寸),简写为PPI(或DPI) 第一个P是像素的英文单词pixel,第二个P是百分比,I是英寸,D是DOT点,其实就是英文缩写。我们常用的分辨率单位是DPI,其意义是:取一英寸长度的画面来数颜色点的数量。若固定长度上画面组成的颜色点数量越多,则点越小,点越小,则画面越清晰,质量越高。也就是说,分辨率越高,画面越清晰,画质越好。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像素和点是一回事,像素就是点,才者都是购成画面的最小单元。通常是这样分的:在屏幕上说像素,在纸上说点。也就是说,屏幕上是光点构成画面,纸上是墨点构成画面。

拿手机屏幕来说,屏幕是固定的尺寸,如果其画面组成的颜色点(或像素点)数量越多,则画质越清晰。

你看,我一思考,居然也能讲得这么专业哈。

像素一般多少才算清晰(那些听过却从未搞明白的问题)(3)

那么,人眼有像素吗?这个话题乍看有些伟大,因为居然有人敢这么问。

人眼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光线穿过我们的角膜,然后穿透我们的瞳孔和眼球晶状体,最终成像于视网膜上。瞳孔根据光线强弱自行收缩或放大,晶状体相当于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屏幕。

但是,不能把人眼完全比作一台机器。因为人眼随时随地接收外在光线并形成图像,其速度也特别快。所以,不能定义出人眼的像素值。那是一个动态的获取图像的精密机器,跟其它的机器不在一个技术不平上啊。

像素一般多少才算清晰(那些听过却从未搞明白的问题)(4)

把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扒开来翻过去,考察和思考一番,是不是也很有趣呢?而且,特别有意义的。《那些听过却从未搞明白的问题》带来了四十个问题,说完它需要好几天的时间,但是这样去学一学练一练,对于训练思维和锻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这里面有一个要点,就是人类的智力跟思维有着密切关系,而思维模式和方式,是可以通过后天练习来加强的,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话题哦,如果喜欢可以去网上整理一些方法和技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