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涎香有香味吗(神秘的龙涎香)
2022年4月19日上午8点左右,一头抹香鲸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一片海域搁浅,经过长达20个小时的救援后,4月20日早上5时30分,在渔政船的牵引和护航下,搁浅的抹香鲸被拖拽到水深28米的区域,恢复自主下潜的能力,自主游回深海,实现脱困。
在象山县搁浅的抹香鲸
抹香鲸是最大的齿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有齿捕食者,长期生活中深海,是一种神秘的动物,而更为神秘的是产自它体内的一种奇异物质,古今中外上到一国之君,下到寻常百姓都为之着迷,这就是龙涎香。
相传,在我国汉朝,有一位渔民在海上捕鱼的时候,发现海面飘着一块类似白色蜡烛的物体,他顺手捞了上来,发现这个东西带有一种非常独特的香味。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宝物,炼丹术士认为这是海里的龙在睡觉时流出的口水凝结而成的物体,所以就叫它“龙涎香”,后来有官员前来收购,并且上供给皇帝。此后,龙涎香就作为一种奢侈香料,频繁出现在皇宫中,当然,这只是个传说。
在西方,关于龙涎香最早的书面记录出现在8世纪的阿拉伯地区,阿拉伯人叫他ambar;欧洲至少从中世纪就已经开始交易。而在中国有书面记载是在唐朝成书的《酉阳杂俎》中,当时叫“阿末香”,从发音能看出来,这种香料是从阿拉伯地区交易过来的。
一直以来我们对这种物质的了解非常有限,尽管数百年来,有很多海滩拾荒者发现被冲上岸的龙涎香,也有水手从抹香鲸尸体内取出过龙涎香,但博物学家和医生们还是认为,龙涎香来自鲸鱼这个理论太荒谬了。
九世纪的穆斯林作家提出,鲸鱼可能吃下了产自其他地方的这种物质,然后排泄出来,或者是没来得及排泄,被人们从肠道内发现,这个观点流传了近几个世纪。直到2019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麦克莱德研究员通过龙涎香中残留的DNA分析,才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龙涎香来自抹香鲸。
在此之前,2006年,研究龙涎香超过50年的英国海洋生物学家罗伯特·克拉克发表了一个关于龙涎香形成的详细理论。克拉克本人曾在1947年随着南方收割者号捕鲸船前往南极,亲自解剖了大量抹香鲸,我们关于龙涎香的知识,大部分来自他。在《龙涎香的起源》一文中,克拉克提出,抹香鲸无法消化捕食的鱿鱼的角质喙,一旦喙卡在抹香鲸的肠道中时,便会造成粪便堆积,粪便在抹香鲸肠道内被逐渐压缩成一块致密的粪石,日复一日,层层挤压包裹,越变越大,有时候粪石可能会破碎,被排出体外,也有很多粪石伴随了抹香鲸的终生,直到自然死亡或被粪石撑破肠道。粪石最后就形成了龙涎香,这个理论被广为接受。
抹香鲸排便
按照克拉克的理论,粪石形成之后,被包裹进粪石中的肠道微生物开始发挥作用,它们将粪便中的角鲨烯等物质转化为龙涎香醇,而龙涎香醇进一步催化或氧化形成了有特殊气味的降龙涎香醚,粪石表面包裹着一层黏腻的黑色腊状物质,这层物质就是所谓的“黑龙涎、生龙涎”它的含水量高、龙涎香醇含量偏低、还有50%以上的灰分,灰分来源是抹香鲸粪便中的磷酸铵镁(俗称鸟粪石),这是抹香鲸自然代谢或不吸收的废物。而粪石的内部,此时已经是灰黑色或者黄褐色了。是的,龙涎香不是在海水中慢慢由黑色变为灰色的,而是刚形成就呈现出灰褐色,只是经过海水冲击外层蜡状物质被冲刷掉,内部经过海水漂白,颜色更浅了。
此时,内层的粪石已经可以被称为龙涎香了,它只需要等待一个机会,一般是抹香鲸死亡后,龙涎香从直肠中挣脱,开始它的奇幻漂流!这个几率非常小,大概100头抹香鲸里只有1头会发生这样的事。
抹香鲸几乎在全球都有分布,所以理论上任何靠海的地方都有可能找到漂浮龙涎香,但有些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洋流方向等原因,找到的概率更大一些,比如爱尔兰、印度洋沿岸、新西兰、中美洲东海岸。历史上,印度洋沿岸一直就是龙涎香的主产区。
那么神秘的龙涎香闻起来到底是什么味道呢?
“木香”“脂香”“花香”“烟草”“海水”“腥臭”“皮革”“动物性麝香”,这些形容都对,除了无法描述的龙涎特征性香气外,其他香味都有可能在龙涎香中出现。所以准确描述龙涎香的味道是不可能的,而龙涎香的魅力也正在于这无法描述的香气,它人们带给多少幻想,就带来多少欲望。
虽然我国在唐朝时有了龙涎香的记载,但是龙涎香这个名字到北宋年间才产生,也是在宋朝被广泛使用。宋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大食商人蒲希密的儿子来华寻父,向太宗皇帝进贡,其中就包括1银盒龙涎香。但一开始,因为它其貌不扬的外表,并没有引起皇家的重视,一直藏于内府。
龙涎香的惊艳亮相,发生在宋徽宗时,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徽宗皇帝赏赐大臣,叫近侍从私人仓库里拿出两块龙涎香,徽宗觉得这两块相貌平平的香料不可能是什么宝物,于是大手一挥就赏给了下人。
哪知道,当有人将龙涎香点燃时,奇迹发生了,原话说的是:“每以一豆火爇(ruò)之,辄作异花香气,芬郁满座,终日略不歇”,就是用豆大的小火苗点燃龙涎香后,马上满屋子都是奇异的香气,一天都没消散。徽宗大吃一惊,这才明白这两块放在仓库里不知道多少年的龙涎香原来是稀世珍宝,于是也顾不得“君无戏言”,当即反悔,把赏给下人的龙涎香统统都收了回来。这个故事也点出了龙涎香的特点,就是本身无多大香味,但燃烧时香气四溢,而被它熏过的东西,芳香持久不散。
从此龙涎香就成了皇宫里的至宝,史书记载,宋徽宗经常在大宴群臣时使用龙涎香。龙涎香本身产量就稀少,交易到中国的就更少了,为了细水长流,宋徽宗把龙涎香、沉香、龙脑等香料掺到蜡烛里,制作芳香蜡烛,蜡烛点燃之后,香料也因热力的催发而馥芳满室,讲究生活精致的徽宗就像是对龙涎香着了迷一样,每夜都在宫里点上上百支,这哪是烧香,分明是烧钱嘛,足以见得宋徽宗宫廷生活的奢靡。
靖康之耻后,这位文艺皇帝耻辱死在异国他乡,他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南渡建立南宋,后来赵构迎回被金人掳去的母亲韦后,恰逢母亲的诞辰,于是他为母亲办了一场寿宴,奢侈的点起十几根巨大的蜡烛——正是徽宗当年制作的龙涎香蜡烛,整个皇宫香气馥郁。
赵构问母亲对寿宴的安排是否满意时,太后幽幽地说了句:“这算啥,你爹爹每夜要点上百支呢。”赵构听后默然无语。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只有半壁江山的南宋哪里还有国力支撑像北宋那样奢靡无度。
宋室南渡后,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龙涎香了,其消费主力军是当时的女性群体,当然民间消费的大都是掺有龙涎香的香饼。即使是这样的香饼也不是民间普通百姓能消费起的,于是民间出现了合成龙涎香的方法,在《陈氏香谱》里就记载十几种龙涎香、古龙涎香的制作方法。
到了明朝,皇室对龙涎香的追求达到了顶峰。
明代之前,中国对龙涎香的开发利用不过就是当作香料,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会带回来龙涎香,但这个时候也还是作为珍贵香料,直到嘉靖皇帝首创用龙涎香制作金丹,此举也奠定了龙涎香在中医学中的基石,传统中医认为龙涎香具有化痰、散结、利气、活血的功效。龙涎香是嘉靖皇帝炼丹的关键成分,数十年内,嘉靖动用全国之力四处求索,每次只能购得数斤数两,远远不能满足皇帝修仙炼药。
前面说了龙涎香多产于印度洋沿岸,而明朝当时实行海禁,为了能够获得大量的龙涎香,官方甚至采取了一项新措施,要求所有外国的海船到进入指定交易的港口,就是现在的澳门,必须先进贡龙涎香才允许开展其他买卖,当时开展贸易的主要是航海技术发达的葡萄牙人,后期明政府默认了葡萄牙商人在澳门的居住权,这也为葡萄牙人占领澳门埋下伏笔。
1567年,嘉靖驾崩,隆庆皇帝登基后,马上宣布结束龙涎香的购买,明王朝长达二十多年的全国寻香运动暂时告一段落。万历年间(1573-1620),龙涎香再度在官方文献中出现,特别是万历皇帝后期,深居宫中三十年不理朝政,一心炼丹服药,广东又开始进奉龙涎香。
清代宫廷的龙涎香主要来自藩属的暹罗国进贡,用途多是在各类典礼仪式上焚香和制作香药,神秘的龙涎香萦绕着紫禁城长达数百年。龙涎香毕竟是偶然的自然产物,道光年间,清宫清点,库藏龙涎香一百余斤,到了清末就更少了。
龙涎香一直是全世界都追捧的神秘香料,就像魔法一样,它的香气可以影响并提升其他一切的气味,这也是调香师非常欣赏龙涎香的一个原因。因为它的稀缺性,有时候,龙涎香的价格可以达到黄金的两倍多,时至今日,随着禁捕鲸鱼,龙涎香越来越少,价格也是水涨船高,高品质的龙涎香甚至每克超过2000元人民币!
1820年,法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活性化合物,并将其命名为龙涎香醇,这是第一次人工合成龙涎香类物质,二十世纪中叶,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合成龙涎香。
到今天,随着整个行业开始有意识地避开动物产品,大多数调香师使用的都是人工龙涎香。虽然科学家很久以前就已经破解了龙涎香的化学秘密,但绝大多数调香师认为,合成龙涎香很难成为令人满意的替代品,虽然人工龙涎香可能在气味上接近了天然龙涎香,但隐藏在龙涎香里的稀有属性和神秘感却无法被化学药剂复制,这也是数百年来人们一直探寻龙涎香的原因。
在海中树立睡觉的抹香鲸
关于神秘的龙涎香,您还知道些什么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