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去哪里舞龙(过年舞龙灯何山)

舞龙灯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除夕去哪里舞龙?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除夕去哪里舞龙(过年舞龙灯何山)

除夕去哪里舞龙

舞龙灯

老家农村初一到十五闹元宵,鞭炮声不断,大家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互相串门拜年,说着祝福的话语,年味十足!

舞龙灯是老家过年最爱看的大节目。据说龙在村民心中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风调雨顺。全镇百人以上的村庄都有自己的舞龙队。在晒谷坪或村道舞龙灯的时候,“咚咚锵、咚咚锵......”锣鼓声唢呐声和村民的欢笑声响成一片。舞龙队表演完后,举着龙挨家挨户叩拜,屁股后面紧跟着一群穿新衣服的小朋友。户主给舞龙的每个人派红包,大家说着吉利的话。村民说过年舞龙灯图个热闹和吉祥,也通过舞龙这种喜庆祥和的表演,祈愿新春有个好兆头。村里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村里七爷(辈分高的尊称)其貌不扬,八十五岁还在舞龙灯,而且舞龙头,体力不输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是个十足的舞龙达人。

七爷娶过六房女人,前五房女人跟他过不到一年都病逝了,没帮他生下儿女。村里人说他命硬克女人,可能要打一辈子光棍。父母为他张罗再娶,七爷斩钉截铁地说:“不娶女人了。”这一年七爷三十岁。60年代七爷家过日子苦。有一年夜里落了一场大雪,他吃过早饭到菜地转转,解开裤带拉尿,热尿在厚厚的雪地溶出一个深深的小洞。他漫无目的地瞧看雪景,无意间发现不远处稻草堆露出一个女人的头。他赶紧拉上裤子怀着好奇心走过去,见女人嘴唇冻得发紫,蓬头垢面,瞪着一对大眼睛直直的看着他。

“你怎么在这?”

“我没家啦,流浪到此。”

“你从哪来?”

“广西。”

“不冷吗?”

“冷!”

“你叫什么名字?”

“李玟珍。”

“愿意到我家吗?”

女人点点头。

李玟珍到了七爷家,很快她成了七婶。两人行夫妻礼前十天,李玟珍用竹子、稻草、布等扎成一个龙头摆放在厅屋的八仙桌上,龙头挂彩纸两只灯笼似的眼睛看着门外(三年后才拿到河边焚烧)。入洞房这天晚上,李玟珍在厅屋拿着龙头舞来舞去,七爷看得呆若木鸡。李玟珍说龙辟邪,鬼怕龙,舞了半个钟,才回到房里。

七爷和七婶婚后十年生了五个儿子,二个女儿。七婶身体健壮,子女一个个活蹦乱跳,七爷家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七爷说龙给家里带来了好运。

舞龙灯是我们村的习俗。七爷是我们村舞龙灯的领头人和教练。90年代,村里的年轻人陆续到外面打工,剩下的多数是老人和妇女,过年再也看不到舞龙灯表演了。

转眼,七爷的六个孙子长大了,他教儿孙舞龙灯,李玟珍则教女儿吹唢呐、敲锣鼓。他一家子组成了舞龙队。七爷说舞龙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传承下去。

去年,从腊月开始,七爷着手扎龙。他用竹片扎龙头、龙身、龙尾、购买黄色龙衣。他扎龙灯手艺好,扎的龙头两个弯角翘起,涂上色彩,龙头显得古朴、庄严。龙头、龙身、龙尾连接有12节(表示一年有12个月份)。正月初一下午5点,他在门前摆香案,举行龙灯开光仪式。他举着龙头或舞或止,或跳或蹲,嘴里念念有词。仪式结束,初十三就可出行表演了。

初十三这天上午10点,太阳高照。七爷领着家人组成的舞龙队举着龙灯到了晒谷坪。锣鼓声唢呐声鞭炮声响起,村里男女老少齐围观,平时安静的村庄热闹起来。七爷举着龙头三点头叩拜村民,接着拜四方,送上新年的问候。村民鼓掌喝彩,花炮齐鸣。龙舞起来的时候,如蛟龙从水里腾跃而出,从首至尾上下翻滚,婉蜒盘旋,做出喷水、沉水底、跳跃、睡眠等动作,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德高望重的村长说,七爷家舞的龙一会腾空飞舞似冲云端,忽而下沉像潜入大海,高低错落,集勇猛、灵活、友善于一体,表演精湛,尉为壮观,令人陶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