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仰望云端之上(此天上非彼)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抬头仰望云端之上?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抬头仰望云端之上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唐]杜甫《赠花卿》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唐代诗人杜甫的这首《赠花卿》和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字面皆明白如话。
如果仅仅从字面意思上看,我们很容易就以为前者只是描写和赞美音乐的美妙,后者则是描写和赞美西湖的美丽。
然后若再细想一下,这两首诗明明都是赠诗(题目明写着),而作为赠诗,内容方面不与友人叙友情、道珍重、抱不平、约再见等,而只是写一番音乐的美妙、西湖的美丽,岂不有点文(诗)不对题、莫名其妙?
如果我们再细读一读这两首诗,就会发现,它们不约而同地写到了同一个意象——天——上面我们对这两首诗作字面意思翻译时,都将之翻译成自然界的“天上”(“天空”“天际”)了,其实这儿是另有所指的,真可谓此“天上”非彼“天上”。
杜诗题为“赠花卿”,卿是当时对辈分较低者的一种尊称,花卿即花敬定;杜甫赠诗此人时,因其平定段子璋之乱对朝廷有功,正任成都府尹。据史书记载,花敬定任成都府尹期间,自恃有功于朝廷,便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日常生活多有僭越,如曾僭用天子音乐,欣赏作乐。而中国的封建社会里有着极为严格的礼仪制度。据《旧唐书》载,唐朝立国之初,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并规定,“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杜甫听到的音乐,虽然美妙动听,但因为本是皇家雅乐,花敬定作为一府尹,竟然让乐工演奏,这明显属于僭用。因此,杜甫诗中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就不仅仅是在虚写音乐的美妙了,而是一语双关,主要是在实讽花敬定的僭越了;所以这儿的“天上”,并非实指自然的天上(天空),而是“天庭”(朝廷);也因此,这首《赠花卿》原本的主旨不是赞美音乐,而是对花敬定的劝谏。
那么杨万里为何又要赠诗林子方呢?而这林子方又是个什么人,干了什么事呢?
据史书记载,林子方不但与杨万里是好友,还是同僚。林子方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多年不得升迁,于是一直想通过外调来升职。他果然获得了外放福州任职的机会;林子方为此很高兴,自以为从此升迁有望,但是此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却并不这样看,他觉得林子方还是留在皇帝身边升迁和实现志向的机会较多;于是他力劝林子方不要去福州,在送别林子方时便写下了两首题目同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本诗是其中的第二首。知道了创作背景后再读此诗,或许就可读出字面意思背后的深味了,毕竟这儿是西湖,毕竟是这儿的六月,毕竟这儿的莲叶更接近天,这儿的荷花离太阳更近。
有人或许以为知道了诗的这一层意思后反有点煞风景,殊不知文学毕竟是人学,任何风景离开了人的中心,终如戏无戏眼;会真正论诗解诗,一定要知人论世,切不可只望文生义。
(作者:诸荣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