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灭亡的主要特征(夏商周三朝灭亡的原因探析)
土崩瓦解,于今人来说已是耳熟能详的词语,土崩,和瓦解也是无甚区别。但是对于徐乐的来说,这却是两个差异巨大的词汇。
徐乐这个人,在史书上并无太多记载,甚至生卒年月都是不详,只知道好像是燕地无终人,约莫汉景帝初年和汉武帝后元末年间在世。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因为一篇奏疏而名留青史,这篇奏疏实在写的太好太好了,因此经由史家之手,得以流传至今。
何谓土崩?
徐乐在奏疏中举了秦末的例子。他认为当时百姓流离失所、困苦不堪,对统治者怨声载道而上层统治阶级却不知;地方上,也是行政混乱,道德沦丧。正是因此种种,才会有陈胜的揭竿而起,然后遍地星火燎原。
"秦之末世是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此之谓土崩。"
何谓瓦解?
徐乐举了之前不久发生的七国之乱的例子。七国虽然兵多将广,粮草精足,但是,他们上得不到其他诸侯的支持,下没有普通百姓的响应。面对朝廷的大军,自然容易败亡。
"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竟外之助。此之谓瓦解。"
故而,土崩就是中央朝廷对地方基层组织能力的丧失。瓦解则是中央朝廷对中层控制能力的丧失。
依照各个朝代组织结构的设置上来套用徐乐的理论也是一种独到的看法。历朝历代根据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设置就好比一个企业,历朝历代的更迭也是各式各样企业的发展史。而把统治者当作企业的管理者来看,也有意思的多,那么企业的组织机构必然由企业的基因决定,企业的发展和消亡也可从组织机构上略见一斑。
夏朝:史书里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
夏朝一般认为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部族世袭制朝代,其主要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国家,其主体部族乃是夏人,统治者自然也是夏王。
在中央层面,夏朝作为第一个由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朝代,最高统治者夏王以降分设各个领域文官,初步尝试了在管理层面的探索。《礼记·祭义》言,"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反映夏人对官位的重视,也从侧面说明夏代的职官已有明显的高低等级区别。
夏王之下最重要的管理便是"三正",和"六事"。
车正掌管车服,庖正掌管膳食,牧正掌管畜牧,都是直接为王室服务的官吏。三正不同于这些正,指高层次官长,主管政事,通常有二三人。六事之人经常在王左右,地位也很高,有戎事的时候,可以代王统率军队。
此外,比较重要的官还有遒人、啬夫、大理、太史、羲和、瞽、官师等。
遒人是王的近臣,主要负责下达王命,宣布政令。同时兼有征求意见、下情上达之责。
啬夫是执行国家经济权力的官员。负责征收农业剩余生产物。
大理是具有司法职能的官员。掌管刑狱,调解诉讼。
太史是史官。掌管记事和册籍。
羲和是掌管历法的官员。
瞽即乐师。掌管祭祀和王娱乐时候的音乐。
官师是"校"(即学校)的教官,对王也有规谏之责。
在地方层面上,夏朝主要实行分封制,分封诸侯国,诸侯国隶属于夏王朝但拥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在政治上为从属关系,经济上为贡奉关系。
在夏朝统治的后期,由于夏朝处于部落联邦制到封建国家的过渡期,分封诸侯且诸侯国自治在客观上给了诸侯国独立发展的机会和可能性。
当日积月累,强大的诸侯国孕育自身实力,一旦夏王作为最高统治者的能力不足以把控全国局面,夏王朝核心的能力不足以震慑诸侯国时,诸侯国便开始考虑取而代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唯独等一个道义上的机会。
这就是徐乐奏疏中的瓦解之势态,而后,夏桀给了这个机会。
商朝:不长记性的夏朝复刻版
夏桀之后,殷商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当时文字记载的国家。商王是商朝的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是最高辅政官员,最初只有辅相一人,武丁时期增加为三人,称三公。
三公统领着一个决策集团,为商王提供咨询,同时负责处理一些具体政务。商王朝还存在着贞人集团,负责为商王提供宗教方面的决策参考。商王朝建成了较完备的法律,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常备军队。商朝建立了内外服制度,内服即王畿,设官分职。外服则一方面建立军事据点,设立众多的侯、甸、男、卫等外服职官,一方面对外围的异族方国进行联合。诸侯对商王朝要尽一定的义务,主要为王朝服役、向王朝进贡、为王朝戍边、随商王征伐等。
类似于夏朝,地方层面上采取分封制,各诸侯国内拥有相对独立的自治权,可以具备各自的军队和任命职官。所以,商朝的组织管理机构与夏朝基本一致,仅在中央政府层面更加精细化设置管理岗位。
所以在诸侯国方面依然存在和夏朝一样的问题,对诸侯国疏于管理或者说难以实现真正的管控,导致诸侯国具备发展自身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可能性,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便可揭竿而起。于是,这也是徐乐奏疏中的瓦解之势,恰恰商纣给了这次机会。
周朝:采用分封制与宗法制并存的管理模式
周朝继往开来,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实行封建制度的世袭王朝,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至今为止历时最长的王朝。西周时代的政治思想以及官职制度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周严格的施行宗法制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建立了周天子-卿士-诸侯-卿大夫-士-国人的统治序列。就官制而言,大体上有卿士-诸侯-卿大夫三等。卿士辅佐周天子执政,诸侯世守其国,卿大夫辅佐诸侯治理国家、并且从诸侯手里领受世袭采邑。
在中央层面上,周王为最高统治者,下设三公、六卿、五官等;周朝制定了两部法律:《宗法制》和《周礼》,试图通过道德和法律,对诸侯国进行思想上的管控和行为上的限制,这是相对于夏和商的进一步尝试,可惜在公元前就是个利益至上的时代了。
在地方上,分封制和宗法制并存。周天子以嫡长子继承,天子的子弟就被封为诸侯;诸侯以嫡长子继位,诸侯的子弟就被封为大夫;大夫以嫡长子继位,其他子弟就获得士的身份。周朝统治序列为周天子—卿士—诸侯—卿大夫—士—国人,卿士辅佐周天子执政,诸侯世守其国,卿大夫辅佐诸侯治理国家。
在夏商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尝试,组织设置相对更加完善,且尝试通过道义和法律来控制诸侯国但是宗法制的存在直接导致诸侯国越来越多,同时意味着周王朝的管理成本越来越大,西周中后期周王朝对于诸侯国已经难以实现有效的管控,周王朝存在的形式大于意义,更多的是诸侯国之间的相互博弈与争斗。到后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加速了西周的灭亡;而东周自建立之日起,便已经是各大诸侯国自己玩儿的局面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