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学术争鸣书中承恩

《西游记》作者究竟是谁?

——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五十四)《西游记》第七回孙悟空“受箓承恩在玉京”影射“句容籍(贯兴化)”李春芳“北京”“中状元”及“钦点首辅”,“承恩”一词证明《西游记》作者并不是吴承恩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校《西游记》中有李春芳藏名诗、藏名词和藏名词赋,还藏有李春芳自己的人生经历,出生在花果山(影射江苏句容茅山),居住在水帘洞(影射祖籍祖贯在茅山之阳,世代是清廉之人),“春采百花”影射李春芳考中状元,“官封”“弼马温”影射李春芳是皇帝亲自封的一位性格温和、属马的辅弼宰相,“反下天宫”影射李春芳十八天时间五次上疏明穆宗请辞首辅。

《西游记》第七回孙悟空“受箓承恩在玉京”一句,影射“句容籍(贯兴化)”李春芳在“北京”是“钦点状元”,之后又是“钦点首辅”。

《西游记》第七回载:

如来即辞了玉帝众神,与二尊者出天门之外,又发一个慈悲心,念动真言咒语,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祗,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但他饥时,与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溶化的铜汁饮。待他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

正是——妖猴大胆反天宫,却被如来伏手降。渴饮溶铜捱岁月,饥餐铁弹度时光。天灾苦困遭磨折,人事凄凉喜命长。若得英雄重展挣,他年奉佛上西方。

又诗曰:伏逞豪强大势兴,降龙伏虎弄乖能。偷桃偷酒游天府,受箓承恩在玉京。 恶贯满盈身受困,善根不绝气还升。果然脱得如来手,且待唐朝出圣僧。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此段文字中“反下天宫”影射李春芳十八天时间五次上疏明穆宗请辞首辅。(见前第10篇)

李春芳是大明首辅,为什么要十八天时间五次上疏请辞呢?

据《明实录·穆宗实录》,“(隆庆五年)庚申(四月二十九日),南京吏科给事中王桢等论大学士李春芳以亲老求去,再疏即止,因缘为弟改官冒恩非分。且言其父居家不检。春芳不能辞责。”这段话的意思很清楚:南京吏科给事中王桢弹劾首辅李春芳,说李春芳以“父母亲老了没有人服侍”为理由要辞官回去赡养父母,辞职报告打了两次就停止了,辞职报告就是一个幌子,其真实的目的是为了骗得皇帝不该赏赐的恩赐,就是为了给李春芳的弟弟调动工作而已。另外,李春芳的父母亲在家生活也不检点。这些责任,李春芳要承担不能推辞。

李春芳随即上疏穆宗皇帝进行了反驳:“臣自隆庆二年以来乞休数四,未蒙俞允,及今年二月,偶感衄疾,复再疏乞骸骨,皇上亲洒宸翰,鉴臣忠实,臣用是感激捐躯,不敢再渎,乃请改弟职,送母南归,若责臣以知止知足之义,臣复何辞,何至以臣不能勇退诋及臣父,夫皇上许臣以忠实,而桢等诋臣为欺诈,孰然孰否,圣明洞察,何敢置辩!”

李春芳反驳的理由是:我辞职报告打了好多次了,皇帝都没有批准我辞职回家,今年二月因为“衄疾”再次打了辞职报告,皇帝亲自批示说我忠诚老实,不准再辞职,要我继续安心工作,所以我李春芳非常感动,认认真真工作来报答皇上,请求皇帝调动我弟弟李齐芳到南京任职都督府都事,并且送我母亲回句容,南京和句容距离很近,只是为了方便我弟弟替我照顾服侍我母亲而已。如果言官王桢弹劾我李春芳贪婪不知满足,我没有二话可说。但是说我李春芳因为不能坚决辞职而去诋毁我的老父亲,这样诬陷怎么行?皇帝说我忠诚老实,言官王桢诋毁我,说我李春芳欺诈不老实,谁对谁错,谁真谁假,请皇上明察,我李春芳不敢争辩这件事。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学术争鸣书中承恩(1)

本文作者请教江苏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笪远毅教授(右)。

作者按:江苏大学笪远毅教授、赵永源教授和苏州大学金振华教授共同参与了《乾隆句容县志(校注本)》的审稿工作。

紧接着,李春芳就“勇退”了,坚决辞职,“第念臣惟知君命之当遵而不知人心之难测,惟知亲意之当顺而不知物议之随腾,自蹈机阱,其谁敢尤,伏望鉴臣孤踪危悃,即日放归田里,以作言官弹击之气,示在位旷瘝之惊。”“隆庆五年五月壬戌朔(五月初一),大学士李春芳再上疏求退,上温旨慰留不允。”“丙寅(五月初五),大学士李春芳三上疏求去,上曰:卿乞休愈恳,朕已具悉,但机务繁重,方切倚毗,岂可坚于自遂,宜即出辅理,慎勿再辞。”“辛未(五月初十)大学士李春芳四上疏求去,上复温旨慰留,令勉出辅政。”“戊寅(五月十七),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李春芳致仕。春芳乞休疏凡五上,上察其诚恳,乃许之。”

因此,《西游记》中孙悟空“反下天宫”,其实就是影射李春芳自己十八天时间五次上疏明穆宗请辞首辅。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学术争鸣书中承恩(2)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镇江师专原副校长、镇江高专原校长、金山学院原院长、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原院长祝诚教授(左)。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学术争鸣书中承恩(3)

祝诚教授《京江晚报》(2020.7.16)介绍作者四书之“喜读李洪文有关句容文史的四部新著”书评。

其次,“人事凄凉喜命长”影射李春芳虽是“状元宰相”却不能衣锦还乡句容,可喜的是祖父李旭和父亲李镗的寿命都还很长。

《李氏族谱·老大房》载:“(李)旭,子时明,号朴庵。秀长子。襁褓从父至兴化,生成化甲午年十二月初九日,卒嘉靖戊申年四月初六日。寿七十五。以孙春芳贵,赠光禄大夫、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娶王氏,赠一品夫人。合葬句容赤山。行实详宗伯瞿文懿志铭。子镗。”

“(李)镗,字声远,号永怀。旭长子。生弘治癸丑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卒万历丙子年八月初十日。寿八十四。以子春芳贵,累赠光禄大夫、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娶徐氏,生弘治癸丑年十一月初四日,卒万历庚辰年九月十八日。寿八十八,累封 一品夫人,生子二女三。。合葬句容龙潭镇谕茔。行实详殷大司寇解参议志状。”

李春芳生于正德庚午年十二月十五日(1511年1月14日),逝于万历甲申年三月十九日(1584年4月18日)。《明史》载李春芳“父母殁数年乃卒,年七十五”。

因此,李春芳祖父和父母亲可谓“喜寿长”。

其三,“他年奉佛上西方”影射“太平宰相”李春芳致仕之后,人生最牵挂的就是“佛道”同修“至仁”“至善”之“大道”。体现其宰相磊落胸怀。

李春芳是状元宰相,可谓“英雄”。且“若得英雄重展挣”之“英”字与李春芳之“芳”意思相近相关联,“雄”字也隐喻李春芳是“进士第一”。《西游记》中与李春芳之“芳”字意思相近的字如“花”“华”“蕊”“香”“英”“奇葩”等,在《西游记》前后行文之中经常性出现,当属于李春芳更深层次的藏名。

《明实录》称李春芳是“太平宰相”“默赞昇平之治”。嘉靖朝重道轻佛,不利于国家统治。李春芳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其一就要尊崇“天道”,就要“儒释道”三教并重,不能重道轻佛,也不能崇佛抑道。要“儒释道”同修“至仁”“至善”之大道,才能使国家“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若得英雄重展挣,他年奉佛上西方”影射致仕后的李春芳为国“献计献策”,要是皇帝采用我的治国方略,就一定要重视佛教,大力推行佛教,要佛道并举。毕竟,年轻时李春芳在江苏句容的崇明寺读过书,“佛教”是有“恩”于他李春芳的。况且,从国家的长治久安来看,李春芳高瞻远瞩,佛道平等,同修“至仁至善”之“大道”尤为重要。

其四,“偷桃偷酒游天府”一句,影射李春芳前世是“谪仙人”;“受箓”影射李春芳翰林院有过写所谓的“青词”的经历,“承恩在玉京”影射李春芳在“北京”是“钦点状元”“钦点首辅”。这是与《西游记》中“官封弼马”之情节完全吻合的。

孙悟空“偷桃偷酒”,在《西游记》第二十五回中,镇元大仙对孙悟空是有一段客观评述的:“你不知那姓孙的, 也是个太乙散仙,也曾大闹天宫,神通广大。”

在《西游记》第五回中,孙悟空这个“太乙散仙”还曾偷吃过太上老君五个葫芦的仙丹:

且喜这番玉帝相爱,果封做齐天大圣,起一座齐天府,又设安静、宁神二司,司设仙吏侍卫。向后见我无事,着我代管蟠桃园。近因王母娘娘设蟠桃大会,未曾请我,是我不待他请,先赴瑶池,把他那仙品仙酒,都是我偷吃了。走出瑶池,踉踉槁槁误入老君宫阙,又把他五个葫芦金丹也偷吃了。但恐玉帝见罪,方才走出天门来也。

偷吃太上老君五个葫芦的仙丹:即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前世”是五福齐全的“(谪)仙人”(见前第39篇)。

“受箓承恩在玉京”之“承恩”一词,证明《西游记》作者华阳洞天主人绝对不是吴承恩。

因为吴承恩如果是《西游记》作者,绝对不会把自己姓名写在这句当中。况且,吴承恩并没有“受箓承恩在玉京”之人生经历。我在《五季序言》中已经论述过:

今流行版《西游记》中前前后后多处藏有“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的“暗记”“暗语”“暗号”信息(见前40篇):又如“富贵功名”,说的是“科举考试”“功名”中“状元”“贵”为“官封弼马(皇帝钦点宰相)”之事情,和吴承恩“功名”“富贵”完全无关,吴承恩“功名”是“补贡生”,贵为“浙江长兴县丞”“荆府纪善”,是不会去炫耀“功名”和“富贵”之事的;“官居宰相(望王侯)”“朝臣待寒漏”“(胜挂)朝中紫绶衣”“(心宽强似)着罗衣”“(身安不说)三公位”“三公位显听宣声”说的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一品”“首辅”即“宰相”身份,和吴承恩“县丞”“纪善”“八品”小官也完全无关;“拄杖悬龙喜笑生”“福寿无疆今喜得”,吴承恩是没有资格享受“龙头杖”待遇的,而李春芳是“状元宰相”“少师、太子太师”,“三朝元老”“拄杖悬龙”资格十足老矣,“福寿绵延”,且父祖曾三代皆封赠“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空前绝后(“无疆”),吴承恩是承受不起“无疆”一词的。

《西游记》第九回中“承恩的,袖蛇而去”一句,绝不会出自吴承恩之笔,而且影射“(吴)承恩”之人最后远离了致仕后的宰相李春芳;《西游记》第二十九回标题《脱难江流来国土,承恩八戒转山林》中也有“承恩”一词,“承恩八戒”在此回中即有“八戒”“无能”需“承恩”之意,“无能”“承恩”也绝不会出自吴承恩之笔,或许有影射“(吴)承恩之流当年承受过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之恩”的意思;猪八戒本领很大,取经队伍中排在孙悟空之后,然“轮回”投“猪胎”因其“本性”“好色”,天上“好色”“嫦娥”,人间在高老庄“入赘”也因“好色”,取经路上依然一路“好色”,看了女儿国国王也“好色”,又兼有“耍小聪明”“编织谎言”“搬弄是非”“挑拨陷害”“贪求名利”“拈轻怕重”“喜爱金钱和美女”之特点,另又兼猪八戒取经路上排在“弼马温”(影射首辅李春芳)之后,第一次与孙悟空见面(《西游记》第十九回)“刮妖风”(影射大明内阁不团结,次辅攻击首辅李春芳,败坏政治风气)导致“衔花麋鹿(影射李春芳号“石鹿”)失来踪(退隐江湖),摘果(影射李春芳原名李果)猕猴迷(影射因为言官谗言,激于义愤,李春芳十八天五辞首辅)在外(致仕还乡)”。“文以载道”“文以行远”,故此综合来看,猪八戒同时兼有影射首辅李春芳之后继任首辅张居正“有大才”“无大德”,用“妖法”(言官谗言激将法)“迷”他(李春芳)到“(朝廷)外”,然后“金梁玉柱起根摇”(影射李春芳离开朝廷内阁一年后,明穆宗即英年早逝,致使大明朝主少国疑),“举棹梢公(与“张稍”“李定”呼应,影射李春芳,见前第十一篇)许愿心,开船忙把猪羊赛”(影射万历十年首辅张居正生病,全国上下政府用公帑在道观和寺庙做法事,为其祈福),“当坊土地弃祠堂”(影射“一条鞭法”施行之后,全国各地官员离开衙门去清丈土地),“四海龙王朝上拜”(影射首辅“摄政”,权力遮天),在万历朝又有“好色”“贪天”之“丑”事,与“美猴王”之“美”(“清廉”“斗战”“机智勇敢”“嫉恶如仇”“除恶务尽”“光明磊落”“一往无前”等)形成鲜明对比。当今著名学者陈大康先生也有此类发现,因为吴承恩的父亲是入赘的,而《西游记》中多处嘲讽入赘高老庄的猪八戒等等,按照古代礼仪,如果吴承恩确实是作者,那他简直就是污辱先人的“大不敬”者,因此证明《西游记》绝非吴承恩所作。

弘扬国学,传播正能量。学者沈承庆先生“今流行版《西游记》作者‘华阳洞天主人’即‘李春芳’”,绝不是一条孤证“一首《西游记》九十五回李春芳藏名诗”,其“实证”可谓充足,且有完整的“证据链”,前“四十篇”循序渐进已经详细阐述。故《辞海》(2009年第六版)“吴承恩”条后的“可能”一词,最终必将作“删除”处理。

其五,“恶贯满盈身受困”影射诬陷李春芳之人得到报应。

“恶贯满盈身受困”一语双关,表面写孙悟空大闹天宫,其实是写泾河龙王,影射南京言官王祯。

泾河龙王听了夜叉的话,在与袁守诚打赌后又私改下雨时辰和点数,后被“人曹郎”魏征砍头。《西游记》中的泾河龙王被“天加谴”,即影射南京言官王祯被“天加谴”。而为什么选择魏征来斩杀泾河龙王呢?只因魏征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敢于直谏的言官。魏征梦中斩杀泾河龙头,影射当年七品言官王祯诬告一品首辅句容人李春芳罪大恶极该当砍头。言官魏征梦中都要斩杀泾河龙王,说明泾河龙王罪证确凿,连大言官魏征都不放过他,小言官王祯是必须要被“天加谴”的。《西游记》故意不说魏征为言官,而称其为“人曹郎(户部郎中)”,就是故意遮蔽言官其事也。

太宗答应泾河龙王不斩其头,影射隆庆皇帝当年表态不追究言官王祯的诬告之“罪”。据《明实录·穆宗实录》:“隆庆五年四月壬辰朔……庚申(四月二十九),南京吏科给事中王祯等论大学士李春芳以亲老求去,再疏即止,因缘为弟改官冒恩非分。且言其父居家不检。春芳不能辞责。上切责祯等轻率妄言,排谤辅臣,有失国体,姑贳其罪。”

《西游记》第七回的词赋“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中也藏有南京言官“王祯”之身影:

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弥深。些些狂妄天加谴,眼前不遇待时临。问东君因甚,如今祸害相侵。只为心高图罔极,不分上下乱规箴。

“只为心高图罔极,不分上下乱规箴”影射当年言官王祯弹劾大明首辅李春芳的事情。“不分上下乱规箴”,与《西游记》第六回和第七回情节无关,此句加塞进来,影射七品言官谗言弹劾“正大光明”的一品宰相,“只为心高图罔极”而已,各人“富贵功名”是“前缘分定”,王祯“些些狂妄”将来一定会“天加谴”。

“天”有没有“加谴”王祯呢?

《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载:“隆庆六年八月甲寅朔。庚午……降原任南京吏科给事中王祯为直隶南陵县县丞。”看来,王祯“些些狂妄”真的受到了“天加谴”,被“降级”处分了。

其六,“善根不绝气还升”影射李春芳“积善之家”“子孙兴旺”和中华正气昂扬向上。

《西游记》第一回“樵夫”行孝养母,此处“樵夫”即影射李春芳父亲(见前第21篇)。百善孝为先,李春芳家风好。

樵夫“家既与神仙相邻”,影射李镗祖籍在承仙乡之朱壒村,即在句容茅山之南,与仙山茅山“相邻”。《李氏家谱》第二十卷·第宅:“先世从无锡迁句容,卜居承仙乡之朱壒村,去县治四十里,茅山之阳,率湖之侧。”

樵夫“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而李春芳父亲李镗八九岁时的相关事迹与之吻合。《李氏族谱·李氏家传》李镗:“九岁失母(原本九误五,母误父),事继母能得其欢心。性质谦谨。子既贵,益折节下人。闻里有困苦者,辄彷徨终夜不能寐。必拯之。”

樵夫“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而李春芳父亲李镗也无兄弟姐妹,两者完全吻合。《李氏族谱·老大房》卷一:“李旭,字时明,号朴庵。秀长子……娶王氏,赠一品夫人,合葬句容赤山。行实详宗伯瞿文懿志铭。子镗。”

李春芳是“太平宰相”“默赞昇平之治”,其子行善事迹也班班可考。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学术争鸣书中承恩(4)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原中文系主任丰家骅教授(右)(2021.10.4)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学术争鸣书中承恩(5)

原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丰家骅教授(九十叟)(2019.12.6)《句曲诗综·序》)

据《李氏家传》载:

李茂德……时文定雅不欲诸子倖进,荫受中书舍人。江陵辅政,以通家子欲厚待之,伉直不为下……擢宝庆知府,会全楚大祲,捐资倡率士民赈济,开仓廪,庀医药,息讼狱,全活饥民数十万人……盐法大振,商人尸祝焉。未几再请告归。平生孝友和厚。试南闱未毕,闻母徐夫人病辄投笔归。以第宅让伯兄,挈家守句曲祖墓。屡举乡大宾,杨学使廷筠尝展期待之。年七十七卒。

李茂功……出俸金筑木兰陂,不费民财。堤成,民获灌溉之利焉。其治狱尤尚仁恕,凡平反疑狱数十事,郡无冤民。六载报绩乞休归。祀闽中名宦。

李春芳的子孙后代繁衍旺盛,可谓“善根不绝”。李春芳生前看到的子孙后代,从《贻安堂集》“赐进士、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同知经筵、总裁《会典》、门人许国”《明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定、石鹿李公暨配一品夫人徐氏墓志铭》可以知道:“公八男子:茂年……茂材……茂德……茂功……茂业……茂中……茂和……茂对……孙十六人:茂年生思忠、思义、思孝、思恭、忠义,俱国子生;茂材生思敬、思诚、思明,俱邑诸生;茂德生思道、思谏、思谟;茂功生思谦、思璿、思聪、思极,谦、璿俱邑诸生;茂业生思恒、思兼……”

据此,《西游记》第七回孙悟空“受箓承恩在玉京”影射“句容籍(贯兴化)”李春芳是在“北京”“钦点状元”和“钦点首辅”,“承恩”一词证明《西游记》作者绝对不是吴承恩,此为今流行本《西游记》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所校定完稿的又一铁证。

综前所述,则今流行本小说《西游记》作者所署之名“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吴承恩其人。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学术争鸣书中承恩(6)

著名军旅作家李伶记者《镇江日报》(2020.10.9)介绍作者四书之“考证华阳洞天主人即李春芳”等书评。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学术争鸣书中承恩(7)

李洪文·《句曲诗综》等四书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学术争鸣书中承恩(8)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 学术争鸣书中承恩(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