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红色革命(陕北的革命领袖)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曾致力于陕甘宁边区的巩固和发展的李维汉同志说,陕西为我们党贡献了两个领袖人物,一个是谢子长同志;一个是刘志丹同志。

这两位同志,都是“井冈山道路”在陕西的代表,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大贡献。

其中,陕西安定县的谢子长同志生于1897年,是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优秀指挥员。

陕北的红色革命(陕北的革命领袖)(1)

谢子长同志(图像)

早在学生时期,谢子长就深受“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积极探求真理,努力寻觅救国救民之道。

1925年,充满着家国情怀的谢子长离开陕西,来到了他的向往之地,激荡着进步思想的北平(今北京)。不久,追求进步、立志报国的谢子长经白超然、白志诚两位同志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之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谢子长回到西北地区,投身到兵运工作之中。同时,他深入社会基层,广泛宣我党的政策及马列主义,大力开展农民运动。打土豪,分田地,为民众谋利益。因而,他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之为“谢青天”。

大革命失败后,谢子长切实践行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想方设法地组建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

陕北的红色革命(陕北的革命领袖)(2)

“八七”会议场景(图像)

1927年10月,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活动于驻清涧的、军阀井岳秀部队中的谢子长、李象九等人,与省军委委员唐澍等人,组成起义军事委员会,领导了西北地区的清涧起义。

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影响和意义都是深远的。清涧起义打响了我国北方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陕甘边区武装斗争的持续开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这次起义及谢子长后来参与领导的渭华起义,使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武装斗争关乎中国革命的兴衰。于是,他切实总结斗争经验,密切配合党组织,不断投入到新的斗争中。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开始遭受日寇明目张胆地蹂躏。

陕北的红色革命(陕北的革命领袖)(3)

“九一八”事变纪念雕塑

为了更好地、积极地应对外来侵略者,1931年10月,南梁游击队与刘志丹同志率领的部队会师甘肃合水县后,于当年冬天,改编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总指挥、副总指挥分别是谢子长、刘志丹同志。

1932年2月,根据上级指示,“同盟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

在领导陕甘游击队的过程中,谢子长立足我党的政治建军原则,管理、建设部队,使其战斗力不断提升。同时,率领部队不断袭扰、打击敌人于旬邑、耀县、正宁等地域。

不久,陕甘游击队在谢子长、刘志丹的率领下,趁陕西军阀与甘肃军阀混战于陇东之际,进驻正宁县四村原,建立农民组织,开展土地运动,创建了陕甘边区历史上最早的一个革命根据地。

就在这时,中共陕西省委的杜衡来到了陕甘游击队,强力推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于是,这支发展壮大中的革命武装开始遭灾受难。

陕北的红色革命(陕北的革命领袖)(4)

王明(图像)

杜衡给谢子长和刘志丹等同志戴上了“右倾机会主义”、“逃跑主义”的高帽,斥责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土匪路线”。随之罢免了谢子长、刘志丹等同志的职务,并命令他们前往中共中央局“受训”。

但是,忠诚于党的革命事业的谢子长并没有屈服于杜衡的淫威。他立足实际,凛然无畏地驳斥了杜衡的错误说教。后在谢子长的竭力争取下,刘志丹同志得以留在了部队,自己则无奈地被迫离开了陕甘。

谢子长到了上海后,向中央局汇报了相关情况。不久,他先是被派往察哈尔,到吉鸿昌将军领导的抗日同盟军中工作;后于1934年初,返回陕北安定,并立即着手复建游击队。

1934年7月,中共陕北特委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由北方代表派驻西北军事特派员谢子长兼任。之后,他率领陕北游击队攻克了安定县城,壮大了红军的声势,扩大了西北地区的军事战果。

陕北的红色革命(陕北的革命领袖)(5)

攻克安定(剧照)

接着,谢子长又率领游击队与刘志丹的红二十六军会合,并兼任了该军四十二师政委。如此一来,西北的革命之火愈加炽烈,革命根据地不断得到巩固、发展。

1934年夏,陕北的国民党反动军阀井岳秀挥师“围剿”我以清涧、安定为中心的陕北革命根据地。

为了粉碎敌人的猖狂进攻,谢子长亲率红军四十二师的第三团和陕北游击队的三个支队,相继在安定景武家塌、绥德张家圪台和清涧河口重创敌军,接连获取胜利。

可惜的是,1934年8月27日,在清涧河口的激烈战斗中,敌人的子弹击中了亲临前线指挥的谢子长同志的胸部。但是,身负重伤的谢子长忍住伤痛,坚持指挥,直至胜利的最后一刻。

河口战斗结束后,谢子长不顾身负重伤,继续率领军队北上,追击敌军。在安定董家寺,谢子长又指挥军队打败了敌人的一个营。至此,反动军阀井岳秀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首次“围剿”以失败而告终!

陕北的红色革命(陕北的革命领袖)(6)

井岳秀(图像)

此后,谢子长同志边养伤边,继续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工作着。

1935年2月初, 在中共陕北特委与陕甘边特委联合召开的会议上,因伤病缺席会议的谢子长同志,被推举为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委员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一并领导陕北、陕甘两个革命根据地。

可是,因医疗条件所限,加之时常地带伤工作,谢子长同志的伤势持续恶化着。1935年2月21日,谢子长同志伤重不治,不幸离世,时年38岁。

陕北的红色革命(陕北的革命领袖)(7)

养伤的谢子长同志(右)(雕像)

为了革命事业,谢子长同志英年早逝!他没能亲眼目睹中国工农红军会师陕北,没能亲身见证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但是,他和刘志丹同志历尽艰辛、呕心沥血创建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了我党领导革命力量,抗击国民党反动派、日本侵略者的大本营!

此一不朽的功勋,将永远为中国人民所铭记!

谢子长同志去世后,中共西北工委决定,把他的家乡安定县改为子长县,以为永久的纪念。

虽然从未与谢子长同志谋面,但对他充满了敬仰之情的毛主席,于1939年6月,为谢子长同志墓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

陕北的红色革命(陕北的革命领袖)(8)

谢子长同志雕像及毛主席题词(图像)

1939年7月,毛主席又亲笔为谢子长同志撰写了碑文:“党政军各界感子长之功德,改安定县为子长县以志纪念,于政府及人民为子长立墓之时,书以叙之。”

1945年,中共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将谢子长同志移葬到瓦窑堡时,陕北瓦窑堡的两万余人参加了公祭活动。

当时,毛主席再次为谢子长墓题词:“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同时,中共西北中央局敬挽:“一生为人民创造红地,百姓到如今叫你青天。”

——抚今追昔,缅怀英烈;振奋精神,强我中华!

主要参考文献:《中国共产党历史》、《谢子长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