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

在遥远的滇东北高原上有片恍若隔世的土地, 这片土地宁静而祥和、原始而纯洁。这里有穿着羊皮盔甲的淳朴村民,有翩翩起舞的黑颈鹤,还有遍地的牛羊和满天的繁星。今天就带大家前往昭通大山包乡进行一次别样的体验之旅。

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1)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距省会昆明392公里,在历史上是云贵川三省的物资集散地,也是云南通往内地各省的重要通道。自秦开“五尺道”以来,秦汉间为夜郎国之地,明初时为乌蒙军民府,直到清雍正九年才改为昭通府。这里手工业、私营工商业一度繁荣,昭通天麻、昭通酱、绿豆糕、羊毛、皮衣等土特产远近闻名,素有云南的“小昆明”之称。

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2)

大山包乡属昭通市管辖,距昭通市区79公里,海拔多在3000米- 32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6.2℃,气候冬寒夏凉,是滇东北五莲峰山脉的主峰,山体上部高原面保存了完整广阔的亚高山草甸,这里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绿草茵茵,秋季五彩斑斓,冬季银装素裹,还是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

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3)

然而有美丽景色的同时,它却是云南省的重点扶贫攻坚乡之。前两年曾经有一部反映这里生活的电影《好大一对羊)。

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4)

讲述的就是居住在 土壤贫瘠、气候寒冷的高山地区的农民脱贫的故事。十多 年前朱镕基总理曾来到这里,他问当地的老百姓:早上吃什么? 回答:土豆。中午吃什么?回答土豆。晚上吃什么?回答:土豆。总理的眼睛湿润......

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5)

由于大山包地处云南高寒山区,交通不便利,道路蜿蜒崎岖,从险峻的山路开始,79公里的路要走6个小时的时间,翻越的大山叫阿鲁伯梁子,它犹如一道屏障把大山包和昭通腹地分隔开来, 然而这道屏障丝毫没有阻碍无数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动物学家和摄影家的激情,他们纷纷背负行囊登上大山包,看朴实民风,看流云草甸,看仙鹤飞舞, 记录那犹如真实海市蜃楼一样的隔世美景。

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6)

大山包的中心、乡政府的所在地"大羊窝", 这里海拔3000多米,因此被称为"天上的村庄",甚至有人曾经在这里看到过百年难遇的海市蜃楼。每逢赶集日,你可以看到狭窄的街道挤满赶集的人,有摆出各种药卖药行医的,有把缝纫机搬到街上做织补生意的,人群中间穿羊毛披毡的男女老幼格外热闹,还有一些村民怀抱一只小猪从对面山村走一天的山路来到集市换取土豆,这种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物质交换形式由于生存环境的关系保存至今,使这个古朴的地方更增添了一种淳朴无华的真实。

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7)

说到这里的生存环境,由于大山包海拔高,气候寒冷,土壤条件差,主要粮食作物以土豆和荞麦为主,一年一 熟,因此现在人均每年的粮食仅有 156 公斤,人均收入仅为200元。最好的人家一年当中只有9个月能吃上土豆和荞麦,差的人家每年要缺七八个月的口粮。然而这里的村民虽然贫穷却朴实而真诚,因为当他们远方的朋友来到这里时,他们会拿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来招待,也许只是几个土豆。

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8)

在大羊窝还有着大山包乡里唯一的一所完全小学,很多孩子每天要走六个小时的山路才能来到这里求学,而没有完全小学的村社只具备了一村一校、一校一师的条件。

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9)

大山包黑颈鹤保护区,这里叫做大海子。大海子,是村民对这片湿地形象的称呼。2005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湿地面积约有3150公顷,是滇东北亚高山草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黑颈鹤集中的越冬栖息地。这些草甸和沼泽形成的湿地就像一湖明镜的碧水, 在静静地等待黑颈鹤深情的眷顾。

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10)

黑颈鹤每年夏天在青藏高原繁殖,冬天来到这里过冬,它们每年在大山包的越冬时间约为200天。在全球15种鹤中,黑颈鹤是唯一生活在高原湿地海拔2000米~ 5000米的鹤类,也是国际鹤类基金会最晚认知的一种鹤,数量极少,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定为全球急需挽救的珍稀物种。

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11)

黑颈鹤为大型珍禽,身高约1.5米,双冀展开宽超过1.7米,因颈部的羽毛为黑色而得名,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是中国古代水墨画中仙鹤的原型,全世界仅有5000余只,去年飞临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过冬的黑颈鹤数量达1422只。

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12)

大家都知道“闲云孤鹤”这个成语,这里的孤鹤指的就是失去伴侣的鹤,那么不知道大家是否曾听说过“人孤一时,鹤孤一世”呢?这正是对黑颈鹤的描述,它们的行为准则甚至会让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脸红。

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13)

在大山包为黑颈鹤投放食物的村民中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一只 母鹤受伤落伍,失去了飞翔的能力,被一个村民收养。第二年,公鹤寻来,几次要接走伴侣,在多次试飞失败后,公鹤绝望了,与母鹤交颈死于村民的院中....这就是它们对爱情忠贞不渝、生死与共的“孤鹤折颈”的传说。

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14)

黑颈鹤不但执著于爱情而且坚定于事业,它们看准了方向便会勇往直前,无论刮风下雨、电闪雷鸣,也压不垮它们坚强的翅膀,挡不住它们前进的信念。黑颈鹤重情义、乐于奉献、富有团队精神。在一个群体中,没有伴侣的孤鹤总是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夜间警卫的责任,让有家有室的家族鹤充分享受天伦之乐。证明这一点并不困难:冬季的黎明时分,双脚关节处都附有“冰圈”的,一定是夜里承担警卫任务的孤鹤,如果只有一只脚附着有“冰圈”,肯定是家族鹤,因为鹤睡觉时只需要一只脚裸露旷 野作为支撑。

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15)

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16)

也许大家不知道黑颈鹤赖以生存的湿地更应该是我们人类需要加以保护的重要环境资源。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它不但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发祥地,更具有很强的降解环境污染的功能。近年来我国的湿地面积正逐年减少,黑颈鹤的乐园也越来越小。在工业化、现代化为我们带来更多生活便利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入到减少工业化、现代化造成环境污染的行动中来,保护我们地球大家园的健康,造福人类、造福后代,让黑颈鹤和我们共同的家园越来越美好。

隆宝滩黑颈鹤的家乡(黑颈鹤的家乡-大山包)(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