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狼牙山五壮士诗句(看千古壮士的激烈情怀)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这是谁写的诗?
是骆宾王写的。
骆宾王又是谁?
骆宾王,是大唐著名的诗人。
他曾在大唐历任武功主薄、长安主薄、侍御史。
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文章齐名于天下。
他的《代徐敬业讨武曌檄》,曾让武则天看了之后,都为其文笔而惊叹。
武则天当时就曾找来当朝的宰相发问:这样有才华的人,你怎么不推荐给我,让他埋没在民间?
他的这篇文章写得气势磅礴,读后,令人热血沸腾。
请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曾以更衣入侍,秽乱春宫。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人神之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言犹在耳,忠岂忘心?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那真是壮怀激烈,慷慨陈词,义愤填膺。
而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这两句诗,来自骆宾王的另一篇大作,其篇名为《易水送别》。
全诗还有下面两句: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当说是《代徐敬业讨武曌檄》的一个注释。它道出了上述这篇文章没有讲到的意思。
当时,他写《代徐敬业讨武曌檄》这篇文章时,可以说就是在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的情境下完成的。
当初,唐高宗力排众议,一立武则天为后,武则天见已得势,便开始颐指气使,全不把已患风眩病眼睛不能看东西的高宗放在眼里了,朝中各项大事全由她一人定夺。
等到高宗离世,中宗李哲继皇帝位,她更是得意忘形,培植亲信,把天下视为她自己的了。
她那时的权力就大到皇帝也可以由她任意废立了。
中宗想提升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豫州刺史,有人反对,他说了句:我把天下给他又如何?武则天没几天,便把他废掉,幽禁了起来。
在此事发生后不久,他骆宾王受眉州刺史英公徐敬业的牵连,官职被贬。
面对武则天的肆意妄为倒行逆施及各种丑恶行径,他骆宾王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而他敢于如此行文,也正是像当年荆轲一样抱着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壮志而下笔的。
当时的背景是,他骆宾王被贬官后,与同遭此运的众人会集于扬州。他们在徐敬业的鼓动和率领下,起动一州郡的兵马,以勤王救国匡扶卢陵王李显复位为出师之名,开始了对武则天的讨伐。
当时,徐敬业自封匡复府上将军,兼领扬州大都督,任魏思温为军师,任他骆宾王为纪室,做文字秘书。
他当时心里很明白,徐敬业如此举起反叛之旗,成则光复大唐伟业,不成则必死无异。但他面对强权者无所畏惧,他要为这个世界伸张正义,他要跟着徐敬业赴汤蹈火,去杀掉武则天而万死不辞。
当然,《易水送别》这首诗写于徐敬业举事之前。但在那时,武则天的各种丑行己经昭然于天下。他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公元676年冬天,他赴幽燕侧身于军幕之际。
那时,她武则天已经和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己经开始重用酷吏,残忍到乱杀无辜了。那时,有人状告岭南流犯谋反,她派司刑评事万国俊行监察御史之职前去审讯,万国俊到那里后,根本就不做任何调查取证,召集起在册的全部被流放之人,不论男女老少有罪无罪,将之一律赶到一水边统统杀掉。
对于这种人,她武则天大加赏赐。这家伙回来后,立刻被武则天提升为朝散大夫、行侍御史。而真正的正人君子真正的秉公执法的人却得不到重用。相反,真正的正人君子却往往在她的那帮鹰犬爪牙之下蒙冤受屈,或被流放或被处死。
他骆宾王就是因为主持公道,上疏讽谏,而得罪了武则天,后又被诬下狱的。他当时被关了一年才被释放出狱。
他的此股恶气无从宣泻,便借助当年燕子丹送荆轲过易水去刺杀秦王政这一典故,慷慨陈词,寄史咏志,表达出了怒发已冲冠的悲壮情绪。
这首诗,之所以又谓之为咏志,就在于它暗示了他骆宾王对当朝在位的武则天的强烈憎恶,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倾吐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
他有心以当年告别燕子丹的荆轲那样抱着一去不复还的决心去和武氏政权做一番较量。他要等待时机匡复李唐王朝,重新迎来他人生的光彩时分。
自然是,在这首诗中又不乏寒凉之意。他也非常清楚他要真那样做了,等待他的还会是什么。但他又义无反顾矢志不渝。
在徐敬业举起反叛之旗之后,他毫不犹豫地加入其列,也正是缘于他写这首诗时的豪壮激情。
他后来,也真成了此去不复还的一名名垂千古的壮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