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号高清电影(票房奇迹海角七号上映10周年)

魏德圣始终强调,《海角七号》只是表达了人的情感,无需背负那么多的“政治寓意”,他不希望电影被过度解读。或许,10年后再看《海角七号》,对今天的影坛亦有借鉴。

是偶然还是必然?即使《海角七号》已经问世10年,如今再谈起这部台湾电影创造的票房奇迹,仍有人不解:“还不错,但有那么好吗?”

2008年8月22日,《海角七号》上映当天全台湾票房仅有92万新台币,但随后两天半的时间票房破500万,虽不算高但对长期低迷的台湾本土影片而言已算佳绩。

之后电影口碑传开,票房以倍数增长,最终12月12日首轮影院下映时累计超5.3亿新台币成绩,至今仍是台湾市场票房最高的华语片。要知道在只有2300万人口的台湾地区、平均票价250新台币的情况下,差不多10个人中就有1个人看过这部电影。

舆论对《海角七号》的评价早就超过了其自身价值。在金融危机、台湾民众情绪低迷时,这部献给失意人的电影让人重拾对这块土地的认同。它像打开了一道闸口,让电影演变成一次全民事件,让导演魏德圣变成了一位救世英雄。

魏德圣

服务于台湾地区云林县台西邮局的老邮差丁沧源当时并未想到,他多年前一次“死信活投”的经历,意外造就了一部爆款电影《海角七号》。

2004年,魏德圣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新闻:丁沧源骑着机车在大街小巷穿梭送信,其中一封来自日本大阪的信件,收件地址是台南州虎尾郡海口庄145-1号,但这个日治时期的旧址早已不存在,信原本可以退回,但丁沧源不死心,展开了超级寻人任务。

丁沧源花了2天终于查到地址,不过收信人早已过世14年,他的儿子打开信件时,红了眼眶,里面是父亲在日据时代投资关西电厂的股利47元,即使早就阴阳两隔,收信人的儿子仍然感受到了父亲的温度,他并没有去领钱,而是将股息通知留作纪念。

海角七号高清电影(票房奇迹海角七号上映10周年)(1)

阿嘉和友子

魏德圣觉得这个故事很适合拍成电影,并且,将小时代的人情融入大的历史背景中,是他最喜欢的题材,就像韩国电影之所以崛起,其实很多故事就来自于朝鲜半岛的历史和政治矛盾,从而激发了许多感人题材。

海角七号高清电影(票房奇迹海角七号上映10周年)(2)

预告片

花了一整年时间,魏德圣写好了《海角七号》剧本,他将丁沧源的投递经历改写成了一段爱情故事。2006年末,魏德圣将剧本投给“台湾新闻局”做辅导金简报,审核以最高分通过。

辅导金机制,是为了培养青年导演,不过魏德圣拿到的辅导金只有500万,而他设想的投资额是5000万。《海角七号》的策划李亚梅劝他:“5000万是一般台湾电影的5倍,别太天真啦。”

魏德圣找不到投资者,后来他通过“台湾新闻局”做担保,抵押自己的房产向银行申请贷款1500万,加上阿荣片厂以摄像器材出租及后期制作技术的形式入股1500万,但资金上还有缺口。魏德圣找过日本电影《娜娜》的投资方,但日本老板一句话回绝:“这样的电影不好赚钱。”香港美亚公司一度决定投资,不过这笔钱最终给了另外一部台湾电影。

魏德圣于是开始了“边拍片边借钱”的日子。他后来回忆:“每个人都只是想跟你聊聊,不是真的有心想要支援你。”不仅如此,很多时候还得接受投资者训话,“甚至有人教训完你之后也不借钱,我就很想打他”。魏德圣开玩笑:“当时心中不只是抱怨、愤怒!根本每天都想着要报仇……每天都想!”

海角七号高清电影(票房奇迹海角七号上映10周年)(3)

《赛德克·巴莱》

他形容自己是个赌徒,仿佛拍片生涯总是跟抵押房产、借债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在《海角七号》之前,2003年底,魏德圣就曾抵押房产自筹250万拍出一版五分钟的《赛德克·巴莱》宣传片,他渴望让外界看到这个题材的潜质,从而募集到5个亿的拍摄资金,而这个数字相当于台湾地区6年辅导金的年度预算总和。

在业界看来,《赛德克·巴莱》故事冷僻、本土色彩过浓,并不适于投资。按照以往经验,一部台湾本土片的投资超过2000万,就一定不会赚钱,而《赛德克·巴莱》上亿的预算被称为“自杀行为”。

在那之前,魏德圣已经失业了一年,靠妻子养活。他每天早上骑着摩托车送老婆上班,然后提着电脑到咖啡馆坐上一天,坚持写剧本。他在日记里跟自己聊天,有时把自己想象成一条鱼,来观察自己。他给梵高写信,担心有一天自己会死得没有价值。不明白是太骄傲还是太自卑,更不知道还要再等待多久。

他的老师杨德昌曾对他说:“时代不在了,你还要做这样的事吗?”只是魏德圣想不通:“为什么讲一个故事要花到那么多钱,可是为什么讲一个故事就不能花到那么多钱?为什么大家都对我要做的事情有那么大的质疑啊?”

后来《赛德克·巴莱》又向民间集资到45万,与原先设想的预算相比是杯水车薪。魏德圣只得将募款全部捐给慈善组织,他再次发问:“为什么有钱人都没有梦,有梦的人却没有钱?”

《海角七号》,送给失意的人

海角七号高清电影(票房奇迹海角七号上映10周年)(4)

杂牌乐团

“你很想当英雄?”一位记者问魏德圣。

他淡淡笑道:“英雄是到最后的享受阶段才是英雄,在开始要做的过程中,一点都不英雄,甚至很窝囊。”

当过杨德昌的副导演(《一一》),做过陈国富的副手(《双瞳》),魏德圣最终在入行15年的时候孤注一掷,拍摄首部长片《海角七号》。

“从去年……不,是前年开始,我自己正是陷入这种情况。”在回答为什么《海角七号》的主角都是失意人时,魏德圣回答。

“自《双瞳》之后,大概是五六年前吧,我一直觉得很愤怒,很不甘心。我觉得已经准备好了,但是却没有一部真正代表自己的作品可以公映,这种愤怒与不甘心一直累积着……但是这样也没用,就想怎样去面对,于是就有了这部电影。”

海角七号高清电影(票房奇迹海角七号上映10周年)(5)

阿嘉

海角七号高清电影(票房奇迹海角七号上映10周年)(6)

茂伯

在台北玩乐团十年没搞出名堂,阿嘉心灰意冷地回到南部家乡恒春,顶着邮差的缺儿送起信来,每天却仍过得浑浑噩噩,直到他拿到一个写着日据时代旧址“恒春郡海角七番地”的待寄邮包,人生机运起了微妙的变化。

海角七号高清电影(票房奇迹海角七号上映10周年)(7)

预告片(乐团篇)

他不甘不愿地加入了当地一支杂牌乐团,小角落里的每个人都在为生活打拼,除了失意乐团主唱阿嘉,还有只会弹月琴的老邮差茂伯、修车行当黑手的水蛙、唱诗班钢琴伴奏的小女孩大大、小米酒推销员马拉桑、交通警察劳马父子,这几个不搭调的人,竟要为了度假中心演唱会暖场而组团表演。

失意于模特事业的活动公关友子对这支杂牌乐队很不满意,每天摆着臭脸的友子却被更跩的阿嘉惹得又生气又想了解他,两人在吵闹中激发了莫名的情愫。友子在阿嘉房间里偷看了“恒春郡海角七番地”的邮包内容,请求阿嘉务必要将邮件送到收信人手中,让遗憾消失。

海角七号高清电影(票房奇迹海角七号上映10周年)(8)

马拉桑

“我把自己的失意放在不同的角色身上。”魏德圣说。

实际上,电影之外,范逸臣因为当街撒尿事件事业跌至谷底、林晓培开车撞人、田中千绘也只是一个没有名气想在台湾谋求发展的小演员,“低潮期的他们与片中角色状态相符”,当然也有很大原因是当红明星不愿理睬这部小片子,比如柯受良的儿子柯有伦就拒绝了阿嘉这个角色。

魏德圣本身也是台湾南部人,他理解:“台湾的城乡之别很明显,中南部、东部等地方的年轻人,一毕业就要到城市里打拼,城市是绝望与希望的代名词,你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我经常看到一些被城市打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从此成为没有灵魂的人,每天只是喝酒聊天,混下去。”

有时候年轻人很容易被环境打垮,但老年人却很顽强,就像片中的茂伯。有一次魏德圣去访问一个部落里的老人家,他们很努力滴在锯木头、改建房子,想发展当地经济和旅游,就是希望在外的孩子能够回家,安稳度日。

影片一开始便带出不同的人物,勤快的小米酒推销员,暗恋老板娘的水蛙,交通警员劳马,友子,阿嘉。“他们就像各种颜色混在一起,成为一个混浊的,很难看的颜色,然后我用一场喜宴的戏,用酒把这些颜色都还原出来,让所有角色去面对自己的脆弱,只有面对自己的脆弱,他们才有可能去消除心中的遗憾。”魏德圣说。

海角七号高清电影(票房奇迹海角七号上映10周年)(9)

海角七号高清电影(票房奇迹海角七号上映10周年)(10)

《海角七号》中的爱情

在这个失意人回乡寻找新的价值的故事里,魏德圣本来想用梦想来做包装,后来他又觉得,可能用一段爱情故事支撑会更好,于是一对因为政势分离的恋人,他们的遗憾在60年后被阿嘉和友子弥补,这段同样来自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跨国爱情产生了新的价值。

影片结尾,日本歌手中孝介与阿嘉唱出同一段童谣:“男孩看见野玫瑰,荒地上的野玫瑰。清早盛开真鲜美,急忙跑去近前看。愈看愈觉欢喜,玫瑰、玫瑰、红玫瑰,荒地上的玫瑰。”

魏德圣说,这首童谣就是爱情的原点:“爱情就是,男孩看见玫瑰,并且互相爱上对方。纯粹的爱情是无关国籍、地域、政治的,而是我爱你,你爱我。”他选择了这首舒伯特作曲、歌德作词的《野玫瑰》。

但他没有说出口的,是接下来的歌词内容:“男孩说我要采你,荒地上的野玫瑰。玫瑰说我要刺你,使你常会想起我……男孩终于来折它,荒地上的野玫瑰。玫瑰刺他也不管,玫瑰叫着也不理,只好由他折取……”爱情的背后,亦是现实的残酷与压抑,是伤痛之外所隐藏的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海角七号》10年后,魏德圣又在新片《52赫兹,我爱你》中将范逸臣、田中千绘、林晓培、马念先、民雄、应蔚民、麦子这些演员聚在一起客串电影,只有茂伯的扮演者林宗仁在2011年去世了。这些人都还在演艺圈兜兜转转,却不再有《海角七号》时的风光。

一部话题度大于自身价值的电影?

海角七号高清电影(票房奇迹海角七号上映10周年)(11)

阿嘉的背影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台湾电影经历了漫长的冬日,年产量甚至锐减到个位数,市场几乎90%都被好莱坞电影占领。而《海角七号》耗资5000万,是长期低迷、筹资困难的台湾电影为数不多的大制作,没有宣传预算,就通过口碑创造人气,最终在媒体推波助澜下成为“台湾票房奇迹”。

2008年台湾地区电影总产量回暖到36部,总票房约1085万。2009年为48部,总票房约1.2499亿;2010年总产量为50部,总票房约4.5117亿。总体上台湾本土片还是被好莱坞严重压制,但《海角七号》带来的崛起效应不容忽视。

影片刚上映时,男主角范逸臣曾开玩笑票房过2000万台币就裸泳,结果上映不到1个月他就真的在拍摄地垦丁兑现诺言,显然他的裤子脱得有点早。

台湾地区掀起《海角七号》热潮,有观众甚至重复观看18次,其他台湾本土片也因此受益,《囧男孩》票房突破2100万新台币、《九降风》破天荒重新上映。

很久之后,魏德圣回望电影的成功时仍有点晕:“当时奢望5000万票房回本,现感觉就像考试一半题目是猜的,却得了满分。”

不过也有观众在势不可挡的“口碑营销”下看完电影,不解地问:“还不错,但有那么好吗?” 《刺青》导演周美玲也表示,舆论对《海角七号》的评价早就超过了其自身价值。对这部电影,很多人选择观看的原因就是:“不看就落伍了。”

海角七号高清电影(票房奇迹海角七号上映10周年)(12)

友子

在台湾电影学者焦雄屏看来,《海角七号》是一部时机特别关键的影片。它刚好出现在台湾的“全民大闷局”。

从社会心理层面来讲,蓝绿对决太久,社会充斥对立、负面、消极的情绪,这时一部简单欢乐的影片,大家会非常乐于接受;从产业上看,台湾电影凋零已久,观众选择用脚投票,表明“我们想看这样的电影”,甚至主动要求挤进电影院看、不买盗版。

这也潜在地表达了对以前的电影不满意:包括艺术性较强的电影、个人式的电影、一些拙劣而盲目追求商业利益的恐怖片或同性题材等。

海角七号高清电影(票房奇迹海角七号上映10周年)(13)

片段之海边演唱会

焦雄屏举例,先是《海角七号》、《听说》,再是《艋舺》,以及《鸡排英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个轨迹一路过来,突出的是台客的个性,这些电影跟新一代观众有沟通,非常不强调疏离感。这些年轻的电影都希望建立台湾的本体性,它们没有故意跨地域,做出‘超台湾’的东西。但在侯孝贤、杨德昌乃至蔡明亮的作品里,都是一些木头脸不说话的,好像里头有很多东西,但是不在表面表现出来”。

极度个人化的影像与表达,一度成为彼时台湾电影的代名词。焦雄屏直言:“艺术电影很好,但商业电影不能不争气。”

“因为种种因素,我们没法像香港电影人那样跟内地紧密合作,早就在边缘之外了,自己不能再不努力。我也花了十年的时间跟那些新导演说,你们必须跟观众亲近,要拍有亲和力的电影。因为在这个市场上只有两个结果,有和没有——有的就能很大,没有就是零。如果总是注重个人追求,注重在电影节上拿奖,在市场上就是失之东隅。”

焦雄屏认为:“《海角七号》是一部轻松宜人的电影,但不是艺术成就特别高的电影,有些电影界的前辈甚至觉得莫名其妙,它凭什么这么成功?我的结论是,它是这个社会等了很久的好消息,是一个全民运动。”

海角七号高清电影(票房奇迹海角七号上映10周年)(14)

《海角七号》

2009年2月14日,《海角七号》在中国内地公映,最终斩获2250万元人民币票房。电影同样在观众群体中引发热议,甚至由于片中特殊的历史背景,在上映前一度引发“封杀”传闻。

不过魏德圣始终强调,“时代的错误是时代造成的,爱情无需背负那么沉重的历史包袱”,《海角七号》只是表达了人的情感,而无需背负那么多的“政治寓意”,他不希望电影被过度解读,因为这不是他拍片的初衷。

对于巨大的舆论度,魏德圣讲了一段话:“如果大陆是一片红花开到天边,那台湾就是一个小小的后花园,有各种花花草草。不能说谁更美,让我们坐下来,欣赏彼此的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