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国际禁毒日领导讲禁毒(626国际禁毒日)
今天是6·26国际禁毒日
说到毒品,
这些禁毒知识你不容错过
它究竟有哪些分身?
它究竟有哪些危害?
如何防范毒品?
海南禁毒工作获得了哪些成效?
……
一起来看 ↓ ↓ ↓
一
认识毒品
新型毒品的种类有哪些?
1、冰毒,甲基苯丙胺,为纯白细微结晶体形似冰块。第一次使用便会上瘾。又称“毒品王”。长期使用导致情绪低落,精神失常、损害心、肝、肾,甚至死亡。
2、摇头丸,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外观多呈片状,五颜六色。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吸食后,兴奋活跃,整夜狂舞,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故称“摇头丸”,在幻觉作用下使人行为失控,发生自残与攻击行为,诱发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脑疾病。
3、麻古,“麻古”系泰语的音译,属苯丙胺类兴奋剂,主要成分是“甲基安非他明”和“咖啡因”。还有迷幻作用又称 “唠嗑药”、“抢劫药”、“性犯罪药”,极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
4、K粉,氯胺酮 是医疗上使用静脉全麻药(开他敏),形似白色结晶性粉末,故名K粉,K粉滥用可以采取气雾法摄取、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鼻吸等多种方式。K粉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一般人只要足量接触二、三次即可上瘾。
5、咖啡因,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生物碱。适度地使用有祛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滥用方式:吸食、注射。大剂量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引起惊厥、导致心律失常,诱发消化性肠道溃疡,可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同时具有成瘾性,一旦停用会出现精神萎顿,浑身困乏疲软等各种戒断症状。
6、安纳咖,苯甲酸钠咖啡因 长期使用与咖啡因相似的药物依赖性和毒副作用。
二
吸毒者易染上哪些疾病?
1、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2、呼吸道疾病:肺颗粒性病变、肺纤维化、肺梗塞、肺气肿、慢性支 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肺部感染。
3、各种传染性肝炎。
4、爱滋病与性病。
5、感染性疾病。皮下脓肿、蜂窝组织炎、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
6、血管损害:局部动脉闭塞、坏死性血管炎、霉菌性动脉瘤。
7、神经系统损害: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急性感染性神经炎。
8、精神病症状:人格改变和典型的精神病症状,幻觉冲动,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症等。
9、肾脏疾患: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症。 皮肤损害:皮肤斑点、溃疡,手部水肿,接触性皮炎、皮疹、紫斑、瘙痒等。此外,吸毒还可以引起骨、关节、肌肉的炎症和疟疾、破伤风等。
三
年轻人要注意防范毒品
勿信借毒消愁:工作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要懂得正确的排解方法,不要以吸毒来消愁解闷、寻求刺激。
谨防好奇心作祟:不要看到别人吸毒,样子很“享受”、“很酷”,就想去尝试一下,要知道好奇不但会害死猫,也会害死人!“享受”有时候需要付出惨痛代价。
谨防心存侥幸:不要抱侥幸心理,毒品易吸难断,极易成瘾,一旦染上毒瘾,将会悔恨终生。
谨防炫耀心理:不要有炫耀心理,吸毒是愚昧的可耻行为。
谨防盲目追星:不要盲目仿效吸毒者,也不要崇拜吸毒的“偶像”,这种做法既幼稚又糊涂。
慎重交友:不要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遇有亲友吸毒,一要劝阻、二要回避、三要举报,记住:这是救他、不是害他!
不去易涉毒场所:酒吧、KTV等娱乐场所是易涉毒场所,在这些场所玩耍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待人接物,尤其是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给的烟、酒、饮料等,有些不法分子会将毒品混入其中,引诱、欺骗他人服用。
勿信以毒治病:不要听信毒品能治病、减肥的谎言,吸毒摧残身体添百病,根本不可能治病、减肥。
四
禁毒,海南在行动!
自2016年海南开展禁毒三年大会战以来,在国家禁毒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之以恒开展禁毒人民战争,锲而不舍推进毒品问题治理,推动海南禁毒工作取得了历史性跨越,海南禁毒工作从2016年位列全国第12名到2017年跻身全国第5名再到2018年晋级全国前3名。
来看一下这组浸透着全省禁毒战线工作人员心血的数字。
↓↓↓
截至目前,全省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9280起;
侦办公安部和省级毒品目标案件139起;
抓获犯罪嫌疑人11815名;
缴获毒品 10.21吨;
强制隔离戒毒15998人次;
收戒病残吸毒人员5224名;
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员达到42044名;
全省共有2000余所学校100多万名学生接受禁毒教育;
2018年全省新发现吸毒人员同比下降68.2%;
海南省财政投入禁毒和戒毒经费达28.8亿元。
今天是2019年6月26日,
是第32个国际禁毒日。
让我们向一直为禁毒工作付出的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也让我们一起众志成城,防毒禁毒!
拒绝毒品,从我做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