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读过哪些课文 夜读那些刻在

“很多课文在小时候学,学到的是外壳,因为缺少人生阅历。长大后经历多了,再读,才真的读懂了文章的血肉。”

九零后读过哪些课文 夜读那些刻在(1)

开学前夕,那些熟悉的课文,是否又拨动了你记忆的涟漪?它们像刻在我们的“DNA”里,闭眼回想,文字在脑海里一帧帧闪过。如今,我们可能天南海北,人生迥异,但这些课文,却是我们共同的起点。

舒婷:《致橡树》

片段节选: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九零后读过哪些课文 夜读那些刻在(2)

@豆瓣网友snowflake:致橡树是舒婷的代表作,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爱情观。这首诗体现出作者对独立人格、个性解放和自强自立的强烈追求。

老舍:《济南的冬天》

片段节选: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九零后读过哪些课文 夜读那些刻在(3)

@千万人吾往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后来到济南读书,赏泉登山游湖。一到冬天,不下雪的时候就开始幻想,济南下过雪的样子,幻想老舍笔下的美景。

许地山:《落花生》

片段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技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我们谈到夜深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九零后读过哪些课文 夜读那些刻在(4)

@小四萝:喜欢盯着插图里面的桌子看,很想看出来他们吃的花生做的食品究竟是什么[饞嘴]后来去超市把写了花生二字的都买回来尝尝,然后爱上了花生做的一切:花生酥、花生糕、花生糖、花生酱……

李元兴:《我的战友邱少云》

片段节选:

我的心绷的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忍不住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九零后读过哪些课文 夜读那些刻在(5)

@拍拍灰爬起来继续努力:那是怎样的疼痛 我无从去想…又是怎样强大的爱与信念,支撑着他强忍到生命最后的一刻,致敬。

鲁迅:《少年闰土》

片段节选: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

九零后读过哪些课文 夜读那些刻在(6)

@闰土土 :小时候读到闰土是惋惜的,心疼这位月光下的少年在活计里变木讷变寡言变的畏畏缩缩,在这个年纪再读闰土,心情平和了很多,有人在离开,有人在回来,有人不断重复着离开和回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或许都是闰土,都是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

朱自清:《背影》

片段节选: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九零后读过哪些课文 夜读那些刻在(7)

@丁莱light: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背影》,讲着讲着就流泪了,我当时很诧异,完全不懂为何。现在快30岁了,经历了在外求学、工作,经历了一次次站台的别离,终于完全理解了。

九零后读过哪些课文 夜读那些刻在(8)

END

图片来源: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pixabay

编辑:万梦瑶 郭怡希

审核:雷光美 方婷

监制:陈煜晃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更多《夜读》文章,请持续关注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