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需要避免鸡蛋吗(男子多吃鸡蛋患上胆囊结石)
“鸡蛋的胆固醇很高,最好别吃。”
“专家说,一天最多只能吃一个鸡蛋。”
鸡蛋能不能吃?能不能多吃?估计也是很多人心里的困惑。
湖北一男子对鸡蛋情有独钟,每天要吃4、5个鸡蛋,再加上平时工作比较忙,作息不规律,也不爱喝水,后来就被检查出胆囊结石。
拖了两年,实在是扛不了才去医院手术,结果医生从他的胆囊里取出了几百颗密密麻麻的小结石,看起来十分吓人。
可见,鸡蛋虽然营养丰富,但是也不能多吃。那为了健康,鸡蛋到底应该怎么吃呢?
一、湘雅新研究:多吃鸡蛋,会增加死亡风险
今年湘雅二院内分泌科的研究团队发表在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循环》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了鸡蛋摄入量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关系。
研究人员对48万多人进行了长时间的随访,最终有22035人死亡,其中9110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分析后发现:较高的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会增加总体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具体来说,在平均摄入水平的基础上,每天多摄入300mg胆固醇(不到两个鸡蛋),总体死亡率会增加10%,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会增加13%。
每天多摄入50g鸡蛋(大概一个鸡蛋),总体死亡率会增加6%,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会增加9%。
二、一天一个鸡蛋健康吗?多吃不行吗?
一直以来,关于鸡蛋的研究数不胜数,而且似乎结果“相互矛盾”。
该研究之后,湘雅研究团队对于地理区域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增加50g鸡蛋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显著相关。
其中,每天摄入50g鸡蛋在美国队列中与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在欧洲队列中与较高的心血管风险有关,在亚洲队列中与心血管风险无关。
这样的结果,可能和体质差异、饮食习惯、营养摄入情况等等有关。
此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团队发表在《心脏》上的一项涉及50多万中国人的研究则显示:每天吃1个鸡蛋的人与基本不吃鸡蛋的人相比,心血管事件风险可以降低11%,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可以降低18%。
那么,对于不同的研究结果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呢?
近年来有多项研究显示,通过鸡蛋摄入的胆固醇,并不一定会影响人体胆固醇的水平,适量吃蛋并不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大数据的汇总分析还需要按照个人的情况,比如:条件比较困难,正常一日三餐都难以保证,身体瘦弱,营养不良的人群,可以多吃点鸡蛋补充蛋白质,经济又实惠。
本身肥胖,又有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人,每天多吃鸡蛋,摄入更多的胆固醇,就可能加重心血管的代谢负担。
营养师顾中一也表示:吃几个鸡蛋,看自身情况。
一般人群每天吃1个就够了,7-12月龄的婴儿建议每天吃15-50g鸡蛋,1-2岁的儿童可以每天吃半个到一个鸡蛋。
老年人如果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可以一天吃2个鸡蛋,但是存在血脂异常的话就要限制鸡蛋的摄入量。还有特殊人群,比如增肌的人,如果运动量比较大,每天吃3-4个也没问题。
另外,他还指出:科学的营养学理念关键是注意饮食模式,而不是某一种食物上。也就是说,把握主要饮食结构,关注由多个食物以及习惯组成饮食模式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焦虑。
当然,鸡蛋也不要多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周摄入蛋类300到350克,即一周吃鸡蛋数量不要超过5到7个。
三、这3种“鸡蛋”,还是少吃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曾列出来了3种有益健康的鸡蛋吃法排行榜,水煮蛋位列榜首。另外,蒸鸡蛋也是很好的吃蛋方法。
鸡蛋富含优质蛋白,多种营养素,几乎是“完美的”营养食物。但是以下几种蛋,最好少吃:
1、炸鸡蛋
鸡蛋经过高温油炸之后,会发生氧化,高温环境下,容易产生致癌物质,而且炸鸡蛋热量很高,经常吃容易长胖。
2、溏心蛋
很多人喜欢在日料店吃溏心蛋,也就是半生熟的鸡蛋,然而鸡蛋壳上小孔比较多,容易沾染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
如果没有经过高温杀灭,进入人体后就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而且从营养的角度说,生鸡蛋也不如熟鸡蛋。
3、毛鸡蛋
毛鸡蛋是我国部分地区的特色小吃,也就是没有成功完成卵化的鸡蛋。
毛鸡蛋是在孵化小鸡的过程中,鸡蛋被沙门氏菌感染造成的。所以吃毛鸡蛋就相当于吃细菌,即使经过高温烹煮,也还是含有大量细菌。
总的来说,吃多少鸡蛋需要因人而异,放在膳食结构中考虑。如果日常摄入肉、奶、水产品等食物比较多,可以适当减少鸡蛋的摄入。#守护银龄世界#
参考资料
[1]《鸡蛋吃多了会得胆囊结石?一天最多吃几个?注意,这类人不适合吃…》 .科普中国. 2022-01-21
[2]《鸡蛋一天吃几个合适?科学家还在吵,但我建议你这么做!》 .营养师顾中一. 2022-08-18
[3]《元旦说“蛋” | 这10种蛋要少吃》.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9-01-0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