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经典语录世间安得双全法(世间安有双全法)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仓央嘉措经典语录世间安得双全法?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仓央嘉措经典语录世间安得双全法(世间安有双全法)

仓央嘉措经典语录世间安得双全法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曾缄翻译仓央嘉措情诗。

诗文漫读:曾担心多情损害了修行,

有担心修行就要远离了爱人。

这世上哪里有两全的办法呀,

不辜负佛道,又不辜负心爱的人。

初衣解诗:人生往往会处在,两难中间,比如爱情和事业,又比如婚姻和情人,又比如江山和美人。其实世俗平凡的人,是最为幸福的,因为可以两条腿走路,也许事业到不了极致,也许并不追求极致的爱情,但总有着平凡的幸福。

但是还有一部分人,是命运如此。比如唐明皇和杨玉环,放在平常的夫妻,他们一起逃难,同生共死。但是在马嵬坡,将士的刀锋之下,唐明皇必须作出选择,就是杀死自己心爱的爱人,但这种选择也许不是他心甘情愿的。因为杨玉环是如何死的到现在都是个谜,有人说她死在了乱军之中,则更多的人相信,那些将士借皇帝的手,赐死了杨玉环。人生这种极致的悲哀,常常让人扼腕。

而仓央嘉措,则面临着另外一种选择的困境,其实这种选择的困境跟唐明皇是一样的,他无可选择。

仓央嘉措其实早在出生不久,就已经被认为是活佛的转世。但是这个秘密并没有公开,他和他的父母毫不知情。知情的只有那些寻找他的五世达赖的身边人。而在五世达赖过世之后,这些人密不发丧,好控制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权力。

而仓央嘉措沿着自己的轨迹在成长。14岁之前他成长在红教的地方,红色的宁玛派的喇嘛是允许恋爱结婚的。也就是仓央嘉措在青少年时期,有着正常的情感和爱恋。

但这一切被忽然的打破。14岁那年他被黄教正式认定为活佛,并做出了升床仪式。这个就是上天选中你,你别无选择。

这个青春的少年,在佛法修行的道路上,远比一开始就认定为活佛的人更加坎坷。因为14年他都是自由自在的身体和灵魂。成为活佛意味着他要终生恪守清规戒律。对于热情奔放的年轻人来讲,诱惑和苦难是同样深重的。

于是他写了一首诗,最接近的汉文翻译是:

若要随彼女的心意

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

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

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

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忧伤,在雪山之巅或者在茫茫的道路上。其实,他无可选择,因为做活佛不但是他的命运,也是一把心的枷锁。违背那个女孩子的心愿是肯定的。

那么对广大汉族人所记住的却是曾缄的这首翻译。充满了汉式的深沉曲折的悲伤和感叹。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其实已经相当迟疑了,仓央嘉措的诗。但是作为汉学深厚的曾缄,加上了自己独特的感悟:“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说的是这世上怎么会有两全的办法,这两个极端之间,可以达到完美的统一。

而这样深沉的咏叹,勾起了人们深切的矛盾感,通过曾缄的诗文,有了解仓央嘉措强烈的愿望。

仓央嘉措真挚爽朗的诗文,任何翻译都不能掩盖其灵魂的深邃华美。

所以曾缄的这首翻译诗,也被当做了仓央嘉措的代表作。

曾经有人说,“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是仓央嘉措最高岸的诗句,如同雪山之巅。

仓央嘉措的诗歌是当得起雪山之巅的美誉的。

但是这两句话,真的是曾缄汉译的完美续貂。

汉化唯美的诗词,让我们通过曾缄去了解了不一样的情僧活佛,了解了他那瑰丽真挚的诗篇以及不朽的诗魂。

“世间安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生而为人有诸多的矛盾,甚至在人生路上有着不可调和的心愿的违背与纠结。

而诗的魅力在于唤起人们最真挚最复杂的情绪,宣泄那些在世上饱受压抑摧折的爱和心情。

让我们重读这首曾缄翻译的仓央嘉措的名诗: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胜。欢迎留言置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