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添香夜读书深度解析(红袖添香夜读书)
读书之乐,前人之述备矣。季羡林先生描绘了古人读书的趣味:
其一是“红袖添香夜读书”。有知己相伴,挑灯夜读,把盏品茗,美文养性,其乐融融,其情怡悦,令人艳羡。其二是“绿满窗前草不除”。因醉心于读书,沉迷书中,忘记了时光流逝和季节更替,四季轮回,窗外已是绿草茵茵而不知。这是一种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忘我忘物的读书境界,令人敬佩。其三是“雪夜闭门读禁书”。这种读书的情趣与前面所言又有不同,天寒地冻,大雪纷纷,四周静寂,独自一人,闭门读书,而且读的是禁书,可以想见读书的心情之切,阅读的放松与惬意,此景此情,乐在其中,味在其里,不足与局外人道也。
此乃古人读书趣味,然而,我以为读书还有一种景象和乐趣值得一提,那就是“独自孤灯夜读书。”一灯如豆,仅此一人,一卷在手,人与灯与书相伴,忘却红尘,滤去杂念,自由自在,这种与孤独为伴,与诗书为伴的读书之乐,真真让人神往和羡煞。
在我看来,真正的读书不是为稻粱谋或扬名于当世,而是我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的寄托。所以,历尽困苦而自得自适。
读书的妙处,我以为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读书之道更为精妙。它妙就妙在孔子将读书治学与修身养性结合了起来,我们亦可将其概括为孔子的读书治学“三境界”。其一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其二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其三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在这里提出的读书治学之道,即:读书与实践相结合,故曰:学而时习之。“习”不仅仅是温习,而且更是实习、复习、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巩固和提高;读书与交流相结合,独学而无友,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交流、探讨,让思想的火花在同道的交流中产生碰撞,这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乐事;学习不是仅仅为了治国平天下的经世致用,更是个体的修身养性,心灵充盈,精神愉悦。所以,有了学识、本领而不为世人所重视和认同,依然能够其乐融融,孜孜以求,以达治学之境,以至人生之景,这才是真正的大度、大气的君子之风和读书之道。总之,读书不是为了学好文武艺,售与帝王家,读书学习是个体安身立命的基础和方式。读书不在于结果而重于过程,不在于仅仅为了致世实用,更在于滋养个体的灵魂、涵养个体的精神。所以,孔子的读书治学“三境界”内涵更加丰厚和高妙,值得我们每一位读书人珍惜。
试想,一个人,坐拥书城,怀揽书香,身居陋室,心安神宁,读书为乐,岂不快哉!记得陆游曾撰《书巢记》有云:“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案,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南宋诗人尤袤则说,读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正是如斯,陶渊明才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对于真正的读书人来说,读书之乐难以言说;读书之味如饮甘泉;读书之趣无穷无尽。书是灵魂的居所;书是精神的家园;书是深情的朋友;书是疗伤的良药。
人类文明的经典召唤着我们的良心,犹如诸神照耀着我们的一颗成长健康的心灵同时它也需要人类的期待、虔诚和执著。人就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历史同时也成为永恒,成为我们自己。无论何时何地,当阅读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那是诗意栖居的一种召唤,也是人生幸福的一种见证。书籍是宇宙间的一种天籁之音。这种天籁之音的召唤在人的内心激荡回旋,能使我们自觉担当责任与义务,追求纯真和善良,充满爱心和希望。天空清明,大地苍茫,人在生存,神作尺度。阅读的过程就是神灵和智慧照亮人类的天空,擦亮我们双眼,温暖我们内心过程。
读书是可以修身养性的。俗语云: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即使我们成不了一代名家大师,但多读书,读好书,我们至少可以给自己的灵魂觅得一个安顿之所、修养之地。这就是我经常向学生推荐读书目录,介绍中外古今名著,交流读书心得之故。
记得著名诗人艾青在《我的父亲》一诗中对读书的益处亦有所谈及。艾青在诗中回顾说,他的父亲时时教诲他要好好读书。读书一可以修身养性,二可以光耀门庭,三可以保护家产。正如古诗所云:“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树德箕裘惟孝友,传家彝鼎在诗书。”“立品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云。”清代金缨著《格言联璧》有一名对言及读书之益云: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尚多,我们还可举列许多。比如苏轼曾有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代诗人尤袤说:读书的好处有“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愤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求知》中言:“阅读使人充实,交流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计算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等等等等,这些都是经典之论。
其实,读书的功用还多多,除了传统文化中教导我们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外,我以为作为现代人,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为自己读书,为怡性畅神而读书,把读书变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把读书过程作为读书的最高目的,而不是为了其他,真所谓“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把诗书视为自己的情人、亲人,朝夕相处,时时相亲,如明代政治家于谦在《观书》一诗中所云: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