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啥历史(20世纪30年代末期鲜为人知的历史侧面)

鲜为人知的历史侧面

残暴纳粹的另类罪证

想到二战,想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你会想到什么?

灭绝人性的镇压与屠杀?

不屈不挠的反抗与逃亡?

隐约模糊的历史与真相?

......

关于二战中纳粹罪行的图书与文献资料已不胜枚举,《奥斯维辛的裁缝》这本书另辟蹊径,从犹太人中从事裁缝工作的女性入手,以女裁缝的视角,讲述了从20世纪30年代末期在欧洲逐渐开始的反犹、纳粹势力崛起、对犹太人生存空间的剥夺,直至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进行大屠杀等残忍历史。全景展现了纳粹屠刀下,一群坚韧强大的女性,用针线、剪刀、卷尺缝织出集中营的生存与逃亡之路的精彩故事。

服装历史学家

露西·阿德灵顿全新著作

《奥斯维辛的裁缝》这本书的作者露西·阿德灵顿是一位知名服装历史学家、作家、主持人。她具有20多年的社会史研究经验。多年来,她为博物馆、学校与各类文物遗址策划过多场研讨会与演讲。其著作多次入围卡内基文学奖、曼彻斯特图书奖和利兹图书奖等各类知名图书大奖。

近年来,露西聚焦于服装史方面的研究,特别是20世纪前半世纪的服装历史。为撰写本书,露西足迹遍布欧洲、亚洲与北美洲,采访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女裁缝幸存者,并从十余家图书馆中找寻到大量史料,以真实的笔触,撰写出一部令人感慨的悲歌。

奥斯维辛里寻常的一天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啥历史(20世纪30年代末期鲜为人知的历史侧面)(1)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啥历史(20世纪30年代末期鲜为人知的历史侧面)(2)

寻常的一天。

阳光透过两扇窗户。一群头戴白色方巾的女人围坐在长长的木桌边低头缝纫,针线在衣料里穿梭。这是一间地下室,窗外的天空并非自由的象征,这里只不过是她们的避难所。

她们周围堆满了制衣所需的各式物品,宛如在一个生意兴隆的时装厂里一般。桌子上满是卷尺、剪刀和线筒,周围堆放着各式布料,四周散落着时装杂志和制衣纸样。主工作室旁是一间客户的私人试衣间。管理这一切的是聪明能干的玛尔塔·富克斯——就在不久之前,她还在布拉迪斯拉发经营自家颇为成功的时装厂,协助玛尔塔的则是博丽什卡·佐贝尔。

女裁缝们干活时并非沉默不语。斯洛伐克语、德语、匈牙利语、法语、波兰语——她们操着各种语言,谈论着自己的工作、家园和家庭……她们甚至还相互开着玩笑。毕竟她们大多很年轻,只有20岁上下,其中最年轻的只有14岁。这个女孩绕着工作室转来转去,一会儿为同伴送上缝纫别针,一会儿扫去剪掉的线头,因而得名“小母鸡”。

朋友通常会在一起干活。布拉迪斯拉发老乡艾琳·赖兴贝格、布拉查·贝尔科维奇、勒妮·翁加尔与布拉查的妹妹卡特卡·贝尔科维奇聚在一起。卡特卡负责为客户缝制考究的毛呢大衣,即使她的手指已经被冻僵了。另一组密友是芭芭·泰希纳和露露·格林贝格,她们一个严肃,一个淘气。35 岁左右的胡妮娅·施托尔希既是大家的朋友,又仿佛是母亲,身体里更具有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与其他年轻女孩相比,和胡妮娅年纪相仿的奥尔加·科瓦奇看上去则有些老气。

她们都是犹太人。

除她们之外,还有两名法国共产党员,胸衣裁缝阿莉达·德拉萨尔和抵抗纳粹的战士玛丽露·科隆班。她们两个人都因反抗纳粹对祖国的占领而被逮捕,并被遣送至此。在这里从事缝纫工作的共有 25 个女人,有时候某人会在干活时被叫走,从此再也不会回来。这时玛尔塔就会立刻安排另一人顶上,她希望能有尽可能多的女囚犯来到地下室的这间避难所。在这里,她们是拥有姓名的人——在这个时装厂以外的地方,她们没有名字,只是数字。当然,活儿多到每个人都有的做。厚重的黑色订货簿里写满了订单,哪怕是来自柏林的显赫客户也要等上 6 个月时间。只有当地客户和这座时装厂的创建者、奥斯维辛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霍斯的妻子海德薇·霍斯享有优先权。

有一天,寻常的一天,这座位于地下室的时装室里传出了惊愕的叫声,并散发出了布料烧着的可怕气味。灾难!在熨一件衣服时,温度过高的熨斗烤煳了布料,焦痕恰恰在衣服的正前位置,根本不可能遮掩。客户第二天就要来试这件衣服了。女裁缝惊慌失措、手忙脚乱,紧张地哭喊着:“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

其他人也感受到了她的紧张,纷纷放下了手头的活计。这可不只是损毁了一件衣服那么简单,这座时装厂的客户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内纳粹党卫队高官的太太们,而这些党卫队成员因殴打、折磨和屠杀等行径而臭名昭著,完全掌控着女裁缝的生命。

时装厂主管玛尔塔冷静地评估着损失:“你知道我们要怎么做吗?我们得剪掉这块,再缝上新的布料。快动手吧……”

大家立刻忙作一团。

第二天,那位党卫队成员的妻子前来时装厂取货。她在试衣间内穿上衣服,照着镜子,感到有些困惑:“我记得设计不是这样的啊。”

玛尔塔立即答道:“设计当然就是这样的,它看上去难道不美吗?是种新时尚呢……”

一场灾难就此避免。暂时如此。

女裁缝们又开始穿针引线,干起了各自的工作,并且作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犯,活着迎接第二天的到来。

各种势力会合起来,促成了奥斯维辛时装厂的建立。而这些势力也左右着最终来到这里干活的备受摧残的女裁缝的命运。20多年前,这些女裁缝还是少女乃至幼儿,彼时她们不可能料到自己的命运竟然会在这样一个地方彼此交织。即便是成年人,也很难理解在工业化种族灭绝的场所中存在高级定制时装的未来。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啥历史(20世纪30年代末期鲜为人知的历史侧面)(3)

推荐阅读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啥历史(20世纪30年代末期鲜为人知的历史侧面)(4)

《奥斯维辛的裁缝》这本书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女裁缝这样一个少见的女性视角,为读者展示了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的全景图。书中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末期开始在欧洲出现的反犹开端、纳粹势力的崛起、纳粹统治下对犹太人生存空间的剥夺,直至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进行大屠杀等残忍历史。

书中不断对比犹太人与纳粹的不同处境,特别是在时装产业,犹太人从拥有时装厂,在欧洲的时尚产业中占据一定的话语权,到产业被剥夺,生计被毁灭,甚至人也失去了生存权。更可怕的是,为满足纳粹上层女性的审美需求,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成立了一家定制时装店,而工作者唯有的报酬就是生存权。作者用这样的鲜明对比,重新带领读者审视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与法西斯主义的可怖,希望唤醒读者对和平的珍视。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啥历史(20世纪30年代末期鲜为人知的历史侧面)(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