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1)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2)

《邪不压正》里,有两个屁股。一个是许晴的屁股,一个是彭于晏的屁股。

前者的屁股,是姜文熟女审美的标配,我们按下不表。今天请书单的宅少,来重点讲讲彭于晏肉体背后的人生观。

不要小瞧了肉体,能掌控好肉体的人,多半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书单君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3)

姜文:他不是一般人

前几天,姜文做客《圆桌讲究派》,跟窦文涛聊《邪不压正》,提了彭于晏一嘴:“千万别小看这个演员,他是个可以把灵与肉分开的人。”

窦文涛问:“什么叫能把灵与肉分开?”姜文说:“他能用他的灵魂指挥他的肉体。肉体承载多少伤痛,他可以不在乎。他必须让他自己的肉体到达一个样子。他那个身体,真是比古希腊雕塑还美。彭于晏不是一般人。”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4)

< 《圆桌讲究派》 >

彭于晏的肉体成为话题,已经不是第一次。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远远低估了他控制身体的能力。这次拍《邪不压正》,有一场裸露的戏,为了让视觉效果更加出色,姜文要求他严格控制饮食,“有氧,脱水,这样才会震撼。”

结果,那场戏拍了足足两天,彭于晏就两天不喝水,顶多用水漱漱口。

一个人能活成这样,非常“可怕”。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5)

一开始拍戏,他就傻

彭于晏其实是容易发胖的人,读小学时,因为见啥吃啥,一度把自己吃成个球。

因为胖到经常气喘,母亲便让他做大量运动,早上6点起床跑步,游够20圈才能去上学。但到了14岁,彭于晏不足160cm,还是胖达140多斤。

直到去加拿大念书,他被同龄人嘲笑、欺负,这才痛定思痛,跑去参加了篮球班,办了健身卡,把减肥当成了一项事业。从此脱胎换骨。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6)

< 彭于晏童年 >

外婆去世后,他回台参加葬礼,与小时候给他拍广告的导演偶遇。导演一看,当初的憨胖小子竟变得如此英俊,立马邀他参演偶像剧。

那一年,彭于晏19岁。青春、俊朗的脸为他引来一大票女粉丝。公司马上给他安排了30多部靠脸吃饭的戏。那些戏无所谓难度,更谈不上演技,只需要摆出一张帅脸就行。

即便是那样的戏,彭于晏对角色的用心,已经跟周围演员有点不一样了。几乎每拍完一部戏,他就会修炼出一项技能。

这些技能在网上流传甚广:

拍《爱情白皮书》,他把硬币魔术练得炉火纯青;拍《海豚爱上猫》,他直接拿到了海豚训练师资格证,任何关于海豚的知识都烂熟于心;拍《我在垦丁天气晴》时,他为了学会冲浪,把自己晒成了黑炭;拍《听说》时,他又在极短的时间里学会了最基本的手语……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7)

< 《爱情白皮书》 >

人家都觉得他傻:你说你一个拍偶像剧的,谁会在意那些细节?再说不还有替身吗?

可彭于晏说:“如果不能体验角色做过的事,就不能理解他的生活。理解不了角色的生活,又如何成功表演呢?我还不如别接这个角色。”

在旁人看来,这是一根筋。可幸亏有这点“傻气”,他才度过了人生最大的危机。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8)

人生翻盘的次数,

没你想的那么多。

那几年,同一批出道的人,余文乐、阮经天,不是成了一线小生,就是身披荣誉光环。可是7年间,彭于晏一直不温不火。

看人家接广告、拿大奖,他也郁闷。

凭什么那个人不是我?

29岁这一年,由于与经纪公司产生合约纠纷,彭于晏毅然解约。很快就被雪藏,失去了一切工作机会。他还为此背上了五千万新台币的违约金。那些日子,他情绪极其低落,甚至对母亲说:“不如我帮你去开餐厅吧?”

哪知母亲丢回一句:“一辈子多长啊,人不会一直拥有,也不会一直失去的,你好好想想你到底想做什么,去做你真心想做的事。”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9)

< 《非常静距离》 >

彭于晏左思右想,为什么那个人不是我呢?为什么现在都快没戏演了呢?答案只有一个:因为自己还不够好,虽然也曾努力过。

这时,导演林育贤找上门来。在他要拍的电影《翻滚吧,阿信!》里,有大量的专业体操动作。林育贤说:“你要想接这个角色,至少接受6个月的体操训练。不然角色就给别人。”

彭于晏心想:努力了,也没办法跟别人一样好,那一定是因为我的努力不够多。既然如此,这一次,我就把“努力”这件事做到极致。

为此,彭于晏开始了极其严苛的训练。每天无盐无油,顿顿白水鸡胸肉,将体脂率控制在6%以下,练会了鞍马、吊环、跳马、双杠等体操六项。手皮磨破,他缠着绷带继续练,汗水和血渗到绷带里,结束后撕开,第二天重新来。

有一个动作,体操运动员要练一到两年,他花三个月练会了。六个月后,林育贤跑去验收时发现,彭于晏连眼神都变了。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10)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11)

< 《翻滚吧,阿信!》 >

为了控糖,一连八个月里,他连一丁点甜食都不吃。导致杀青当晚,一口气吃了三盆巧克力蛋糕。林育贤心疼地看着他说:“过去八个月,你过的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啊。”

最终,彭于晏获得金马奖影帝的提名。

这段迎风逆转的经历,像极了《翻滚吧,阿信!》里的那句台词: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机会,那你就要用尽全力。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12)

彭于晏的“道”

不久后,导演林超贤要拍《激战》,但剧本一送演员手里,演员就憷:“这戏太吓人了,不敢拍,拍下来还不被折腾死啊。”

看了《翻滚吧,阿信!》,林超贤听说彭于晏训练体操的事,觉得难以置信:“我天,现在还会有这么傻的演员吗?居然肯为一个角色付出这么大的精力。”于是立即找到彭于晏,问:“你可以为我再傻一次吗?”

彭于晏高兴还来不及呢。

这一次,他又学会了MMA(综合格斗),魔鬼训练加节食长达三个月之久。三个月中,学会了泰拳、巴西柔术、锁技……因为这样的表现,等到要拍电影《破风》时,还没找其他演员,林超贤就先定了一稿剧本,里面只有一个为彭于晏量身打造的角色。林超贤说:“我要卖的不是他的身材,而是他的斗志。”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13)

< 《破风》 >

接下《破风》,彭于晏对自己更狠。他跟着专业单车手训练,一次六个小时,骑到屁股发麻腿发酸为止。拍完电影,他累计骑行超过了数万公里,一场戏光冲刺就冲了8小时。而在一场比赛中,专业车手最多也就五六个小时。

记者问他为什么非得如此,他说:“既然要演赛车手,就一定要体验赛车手骑不动的感觉是什么,否则你永远无法了解他们竞技时的心态。”

这就是彭于晏的“道”。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14)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15)

在外人看来,彭于晏的这种努力有股蛮劲,不怎么走脑子。最终在演技方面,也算不上一流。可细数一下这些年他合作的演员,几乎都是影帝,找他拍戏的导演,差不多都是大咖。

有这样的资源把持,有全中国最牛的导演来调教,将来有的是学习机会。以彭于晏的心态去面对角色,又何愁学不到东西?

他自己说过:我没有才华,所以才拿命拼。

这听起来很笨,恰恰是他最聪明的地方。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16)

聪明人都下笨功夫

彭于晏提名影帝那年,他的三个对手是谁呢?

葛优、王千源、刘德华。

最后拿奖的,是刘德华。

早年刘德华在无线学戏时,也是被视为“资质平平”,跟极具演戏天赋的梁朝伟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两人多次被同时提名影帝,可他次次都被梁朝伟强压一头。特别是回想起他刚离开无线的日子,人家说他“演什么都像刘德华”,一度还被骂作过烂片之王。

可为什么刘德华最终拿了影帝?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17)

< 叶德娴、彭于晏、刘德华 >

说起来,他也并非天纵之才。当初他自不量力,非要写情歌,写《沧海一声笑》的黄霑看了,特意在报纸上开了个专栏。刘德华写一首,黄霑骂一首,说没见过天底下写情歌写得这么笨的。直到三年后,两人碰面,刘德华讨饶:“霑伯,你不要天天写文章骂我啊。” 黄霑大笑:“你放心,我今后不会骂你了。这三年你情歌进步太多,以前我听不懂,现在我懂啦!”

早在2012年,有人给刘德华总结了一串数字,听起来就吓人:出道至今,平均每年拍片4.666部,平均每年出唱片5张,平均每年唱歌33.333首,平均每年填词6.666首,平均每年开演唱会13.333场,平均每年获奖16.666个奖,拿了13.333个音乐奖……

人家问他成功的秘诀,他说:“你出力多,自然收获多。这是必然的定律。演戏也好,唱歌也好,从我入行开始,你们知道的,从来没有人夸过我,说我是什么天才,我也无所谓,我就是死命地做,做到我觉得足够好为止。”

把一件事练习到力所能及的极致,这是和彭于晏一样的“道”。难怪那一届金马奖刘德华摘得影帝,一步一步走向领奖台时,林育贤会指着刘德华对彭于晏说:“看,这就是你的目标。”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18)

< 《寒战》 >

对此,作家严歌苓早就说过:“聪明人,用的都是笨办法。”对于大部分人的专业能力而言,这世上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是老天爷赏了一碗饭让他成为不世出的奇才,要想在一个领域里有所建树,只能靠不断地突破自身局限。

诚然,有才华的人是有的。但不具备某种过人之才的“庸人”,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像彭于晏那样以精神塑造躯体,一次又一次地将自己逼到能力的极限,如同拿着石锤辛辛苦苦敲打自身能力范围的墙壁一样,只有这样不断地敲凿下去,才能看见高墙后的风景。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19)

下笨功夫,得靠自律

说起严歌苓,不得不提一本书,就是《拜伦传》。在文工团当文艺兵时,严歌苓偶然在仓库里获得此书,读后便被拜伦的精神折服。

拜伦天生跛足,少年时代还很胖。为了改变自己,此后短暂一生中,他始终对饮食十分克制,一生都在维持身材。这份自律,令严歌苓无比钦佩。她忽然明白:人天生的条件并不决定一切,后天的自律更为重要。

之后,严歌苓就变了个人。在部队里,她不是形体最好的,但练功永远最准时。早上4点,说起来就起来。到了练功房,将腿拉成一条直线,架在窗棂上,连给人写信都会保持这种姿势。

这份自律,一直延续到后来她成为自由作家。每天雷打不动起床,在桌前必须写够多少小时,写完之后必做多少运动,没有特殊情况,绝不懈怠。严歌苓说聪明人下笨功夫,这笨功夫怎么下?最好的答案就两个字:自律。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20)

这条铁律,放之四海而皆准。

  • 作家郑渊洁一个月写一本《童话大王》,无非是靠每天早上5点起床写作,就算是带着儿子出差,在火车上,他也是五点醒,写够了小时数才挪屁股。
  • 李嘉诚在闹钟响起后,必定按时起床洗漱、看报、运动,然后去办公室,几十年如一日如机械一般。
  • 德约科维奇为了拿温网冠军,可以戒掉巧克力,拿了大满贯之后才敢拿舌头舔一小口,即便是没有比赛的日子,他都要强迫自己训练8个小时……

回到开头说的《圆桌讲究派》,聊完彭于晏,窦文涛来了一句:“所以说啊,这自律的人,才叫有自由。你像不自律的人,他其实是被欲望控制的,你想吃吃想睡睡,屈服于肉体。这自律的人,我精神说让躯体起来,它就得起来,让它少吃它就得少吃。这样的人才叫自由。”

姜文接过话茬说:“要我说,一个人要是能把肉和灵分开,像彭于晏一样,那中国足球的事,什么世界杯呀,那早都解决了!”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21)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22)

< 《圆桌讲究派》 >

确实,只有自律的人,才能控制自己的躯体,而不是反过来被躯体的欲望所奴役。这就如跑者兼作家村上春树说的:“不想跑步的理由有千万个,随便都能找出一个,而想跑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我想跑。”

只有达到“我想跑”这个自律程度的人,才能驱使双腿迈出去。也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跑步带来的快乐,从精神出发,令肉体受益。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23)

记得彭于晏入行15年时,有段时间他感叹韶华易逝,很多问题来不及思考。有一天,他和刘青云喝酒,便忍不住问“出道30多年,你现在是一种什么感觉?”刘青云说:“像梦一场,一下就过去了。你34岁了,很快就要35,然后奔四,接着很快就50了,我现在就在这里。”

说实话,我读了这几句,觉得感伤。

在这样易于流逝的时光里,再平凡的生命,都应该尽量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

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一个专业领域里不断深耕,在琐碎的日常中,做一个自律的笨人,去试探一下自己所能触摸到的极限。

你的脚步,肯定能比你想象中走得更远。

彭于晏写真腹肌(谁能控制好肉体)(24)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由《南方周末》、《香港大公报》等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筛选好书、过滤烂书,打开知识边界。授权请联系出处。

来源:书单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张文娟

文章发布已经过授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