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第一城成都(汉服主题街区面料图书馆)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雷倢

许多年前,成都流传着“要想富,荷花池市场弄商铺”,这句话见证着荷花池的崛起,见证着它从一个批发市场成为了成都的消费品批发中心。这个地方藏了着成都人的时尚记忆,幽深的巷子里藏着好吃的苍蝇馆子,也藏着曾经开奔驰宝马送货的商铺老板。

汉服第一城成都(汉服主题街区面料图书馆)(1)

鼎盛时期,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的荷花池共计拥有46个市场,入驻商家6万余户,相关从业人员30余万;商品种类达10余万种,包含中药材、服装服饰、鞋类、玩具、日用文具等。

时间推近,滚滚的发展浪潮之中,荷花池几经起伏。如今,转型升级后的荷花池,以一种新的风貌重新呈现,更将重塑一张代表产业提档、消费升级的成都新名片。

荷花池片区更新,也是成都市一环路市井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成都市住建局更新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传统批发市场,低端的交易业态、不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等因素已经严重制约了荷花池的发展。昔日“商贸航母”光环已逐渐暗淡,保留品牌优势、重塑发展辉煌已经成为荷花池市场的迫切需求。

如今,荷花池片区进行了形态、业态、生态、文态四大重构,新的风貌、新的业态已然呈现出炉。新生的荷花池,到底什么样?6月25日,记者进行了现场探访。

“池上锦”

打造国内首个汉服产业高度聚合的街区

虽然刚刚打造出炉,但是现在提起荷花池,许多年轻人能够联想到的关键词,已经从“二次批发市场”,变成了“时尚”“秀场”与“汉服”。

尤其是“汉服”。荷花池与“汉服”的紧密关联,源于一条街区的打造。那就是池上锦汉服文化产业街区。

汉服第一城成都(汉服主题街区面料图书馆)(2)

记者来到荷花池时,虽然下着下雨,但并不影响街区的人气。曾经的背包客与街边摊贩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街道,穿着汉服的年轻人,拍照驻足的“打卡”者,以及逛街逛累后坐在街边网红座椅上的游人。

这是以“汉服”文化为主题的街区。业态从汉服设计到制作,甚至研究研发,销售体验,全部囊括在内。人们可以来此购买、体验汉服着装,商家也可以来此定制订购。更让人惊艳的是,整个街区的打造,都透着浓浓的汉风古韵。松柏、帷幔、古色古香的装饰风格,穿着汉服在街区中随手一拍,都是古风大片!

据了解,池上锦汉服文化产业街区建设项目启动于2020年6月,打造面积约5000平方米,商业面积约2500平方米。街区风貌秉持“汉唐蜀韵、现代时尚”的设计理念,基于汉唐之风、川西之韵、现代商业与时尚简约的脉搏,点缀蜀锦蜀绣、荷花与诗赋景观小品,呈现“重现汉唐、盛世华章、华夏古韵、源远流长”的新消费场景。

据成都市住建局更新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功能业态方面,池上锦汉服文化产业街区覆盖了汉服产业研发、设计、打版、生产、销售、培训、渠道、资本、物流等全流程,为成都打造全国汉服第一城提供原创与产业的坚强支撑。

FDC面料图书馆、工字楼高定中心

打造多元化的时尚创造平台

“汉服”只是荷花池多元业态的其中一个分支。记者来到荷花池国际服饰时尚中心的顶楼,那里有着一个大而多彩的空间,名叫“FDC面料图书馆”。

汉服第一城成都(汉服主题街区面料图书馆)(3)

进入馆内,第一眼就能看到“全球面料交易及数据服务平台”的大字。那正是“FDC面料图书馆”的定位。进入内部,能看到五彩斑斓的各类面料整整齐齐地一排排摆放,就如同巨大的图书馆中,图书摆在书架上一样。每个摆放面料的货架旁,都有设计师们用相应面料剪裁的服饰,放眼望去,如同一个巨大的时尚秀场。

馆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FDC面料图书馆分为国际馆和多个国内馆,共汇集了全球范围内超过1300万种现货料样数据。商家、设计师等来此看样选样,不仅能现场看,还能借阅。“很多厂家、设计师需要用实物面料进行筛选、设计等工作,所以面料可以外借,就像图书借阅一样”,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仅如此,馆内所有的面料都有二维码,只要扫码就可以看到成分、产地等信息,方便溯源。馆内的面料可以线下看样,线上下单,满足了设计师对面料的迫切诉求。

在FDC面料图书馆的外侧大厅,有咖啡馆和休息区域,这里可以方便货商们洽谈业务。另一侧,还新建了一处巨大的秀场,那里未来将不断上演时装大秀,让荷花池成为名副其实的时尚高地。

汉服第一城成都(汉服主题街区面料图书馆)(4)

FDC面料图书馆的引进,也为设计师的扎根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荷花池已引入了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产业创新团队,并在专家指导下打造中国西部首个高级定制中心。

该中心选址在离荷花池市场不远的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苏式建筑——位于金牛区北站西二巷11号的成都铁路运输学校老教学楼。那里如今成为了原创设计师的聚集高地。广东省服饰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王建民、意大利裁缝最高奖项“金剪刀”大奖中国首位获得者毕锦培、国内知名设计师蒋熙和冼文婉,以及兰奕、汪圆圆、唐蔓若、王兆明等一批本土设计师竞相入驻。

成都市住建局供图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