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不治的后果(可怕的疾病容易致残)

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位于背部下方。椎管是腰椎内藏着脊髓及神经的管道,而椎管狭窄症是椎管内壁收窄,令脊髓或在该位

置分支的神经受压(图1)。

腰椎管狭窄症一般会引致腿部抽筋、疼痛或麻痹,但亦可能导致背痛,双腿失去知觉,甚至引起膀胱及肠道功能问题。

腰椎管狭窄不治的后果(可怕的疾病容易致残)(1)

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

早期椎管狭窄并不一定带来问题,但如果因收窄的地方压着脊髓或神经,就有可能引发病征。这些症状在初期通常不易察觉,但会随着时间逐渐恶化。

椎管狭窄症最常见的症状包括:

腿部疼痛或抽筋──当患者长时间站立或步行,受压的腰椎神经可导致腿部疼痛或抽筋。当身体向前倾或坐下时,不适通常都可暂时舒缓,但当再站立的时候,痛楚或抽筋便会持续。自从罗马帝国的皇帝克劳狄乌斯一世(Claudius)患有跛行后,我们称因步行而令腿部痛楚的病症为「跛行」(claudication)。由腰椎管狭窄症造成的跛行,因为问题源自神经,称为神经性跛行。血管性跛行是另一类型的跛行,当腿部动脉出现狭窄或阻塞时便会出现。虽然这两类的跛行有相似的症状,但他们有两个主要的分别:血管性跛行的患者在上斜路时情况通常会变得更坏,而站立不动时情况则有所改善。神经性跛行通常在落斜路时情况会恶化,但身体向前倾或坐下时情况会好转,因为脊椎收紧(向前屈曲)的时候通常能减低压力。背和髋部的放射性疼痛──神经受压可引起由髋关节或臀部开始的疼痛,并向下延伸至腿部后方。当患者坐下时疼痛会更严重,而且通常只会影响身体其中一边(图2)。这种分布范围甚广的疼痛一般称为「坐骨神经痛」。肠道或膀胱功能受损(马尾神经综合症)──在严重的情况下,接连控制膀胱或肠道的神经有机会受到影响,引致部份或完全的大小便失禁。如果您遇到以上问题,请立即求医

不同类型的腰椎管狭窄症

先天性椎管狭窄症──较罕见的类型,是先天性的。 後天性椎管狭窄症──较常见的类型,通常是因年纪增长,脊柱退化而造成。解剖学上,我们会把狭窄症分 为中央型、侧面型、椎间孔内型、椎间孔外型(图 3) 1 。 而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

腰椎管狭窄不治的后果(可怕的疾病容易致残)(2)

腰椎管狭窄症的严重性

腰椎管狭窄症大多只在走路时造成腿部不适,治疗后通常会完全康复。不过,如果延误治疗的话,有机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永久失去知觉──腰椎管狭窄症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脚或双腿失去知觉。因此,患者若有伤口破损时可能察觉不到,最后演变成严重感染。

肠道或膀胱功能受损(马尾综合症)──这种并发症较难预测。即使及时进行手术,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程度亦难以预计。

肌肉萎缩──即使受压的部份得到舒缓,仍有机会变成永久性的肌肉萎缩。

导致腰椎管狭窄症的原因

腰椎老化是最常见的原因。

脊椎面关节炎──属骨关节炎的一种,脊椎后面的面关节受到影响。软骨会随着年纪增长而退化,其平滑的表面会变得粗糙。若软骨完全磨蚀,骨与骨的磨擦可以带来相当痛楚。这时候,身体会试图自行修复破损部份,生出新的骨质,即所谓「骨刺」。当这些骨刺在腰椎的面关节上形成,椎管内壁会变得狭窄。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可在没有特别原因下突出,或会成为脊椎狭窄的原因之一。30岁以后,椎间盘有机会退化。水份开始流失时,椎间盘便变得扁平及更脆弱。最后,包着椎间盘的坚硬纤维外壳有机会出现细小的裂纹,导致椎间盘里面的啫喱状物质渗出(突出或破裂),造成椎间盘突出症状。

黄韧带肥厚──背部韧带退化时会变得僵硬及厚实。腰椎管狭窄症的元凶通常都是椎管内的黄韧带。黄韧带变厚可压着神经,而僵硬的韧带则妨碍脊柱的正常活动。

其他原因──腰椎管狭窄症的其他成因,可以是脊髓肿瘤、外伤、佩吉特氏病及软骨发育不全等,但它们比较罕见,所以不会在本文章详述。

导致腰椎管狭窄症的风险因素是什么

年龄是椎管狭窄的主要风险因素。患上腰椎管狭窄症的风险会于50岁以后增加。其他风险因素包括背部以往的创伤、腰椎管先天狭窄、运动时过度使用背部肌肉、以及骨骼代谢症。

应在何时寻求医生的意见

很多人可能会忽略椎管狭窄的早期症状,认为疼痛和僵硬只是衰老引起的一般问题。如果疼痛、僵硬、麻痹或腿部软弱困扰着阁下,建议您找脊骨专科医生求诊。但若出现的是罕见的马尾神经综合症,便需立刻进行手术

如何诊断出腰椎管狭窄症

病历:腿部疼痛,背部有机会同时出现疼痛。

检查:通常是背部僵硬,身体其他部份亦可能有病症。腰椎X光片,包括屈曲及伸展的──X光片往往能显示退化的转变,有助排除导致类似症状的问题,包括骨折、骨肿瘤、代谢疾病等。屈曲及伸展的X光片可显示脊柱的活动是否不正常。

磁力共振扫描(MRI)──磁力共振仪利用由磁力和无线电波产生立体图像。磁力共振扫描对于评估脊椎的问题非常有用,因为它能显示出神经、其他软组织和骨骼。磁力共振扫描所产生的叁维横切面图像,让医生对患者的体内结构状况有更清楚的了解。亚洲专科医生拥有一部特别的负重式磁力共振仪,让患者能以站立的姿势作扫描。这对于腰椎管狭窄症十分有用,因为症状通常于站立时才会出现(图4)

注射试验──即使磁力共振扫描能提供清晰的剖析图,但却不能显示「痛楚」。如果患者有背痛,有时需要在背部不同的位置注入局部麻醉药,来找出疼痛的源头。

腰椎管狭窄不治的后果(可怕的疾病容易致残)(3)

治疗方法

建议大多数患者先进行至少六周的非手术治疗。若痛症没有改善才会建议患者进行手术。物理治疗──透过治疗师的辅助来强化背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并提升脊椎的灵活及稳定性。

休息或受限的活动──适度休息之后逐渐恢复活动,可改善症状。特别是神经性跛行的患者,散步通常是最好的练习。另外骑单车也有用,因为可以令背部保持弯曲的姿态,减少神经受压。

护脊支架或束衣──有助于提供支撑,尤其对腹部肌肉较弱或脊椎出现多过一处退化的患者更有利。

扑热息痛──扑热息痛/乙酰胺酚(必理痛、泰诺)属温和的止痛药,与其他药物有协同作用。只要剂量正确,即使长期服用也是非常安全的。如果扑热息痛已经能够控制疼痛,便没有必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治疗。

非类固醇消炎药──这些药物能减轻发炎和疼痛,但有胃溃疡和伤肾的副作用。非类固醇消炎药包括非处方药,如阿士匹灵、布洛芬(雅维、模特灵、Nurofen等)和药性一般较强的处方药。新的「COX2选择性酶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西乐葆)与Etoricoxib(万克适锭),相比以往的「非选择性」药物,拥有所有优点之馀副作用更低,即使长期服用亦非常安全(纵使未如扑热息痛般安全)。

麻醉镇痛药──有些止痛药含有吗啡成份,常用的有:可待因、曲马多、右旋丙氧吩、羟考酮(Oxycontin,与扑热息痛混合成Percocet),Hydocodone(与扑热息痛混合成Vicodin)。这些都是有效的止痛药,但往往使人感到「头昏脑胀」,而且身体会随时日逐渐适应它们,药效便会减低。故这些止痛药都不宜长期服用。

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物──阿米替林、加巴喷丁(Neurontin)和普瑞巴林(Lyrica)对于神经性疼痛非常有效。一般的副作用是令人昏睡(在夜间服用则问题不大),但有时它们可以损害肝脏。

肌肉松弛剂──巴氯芬与地西泮(Valium)对于治疗背部肌肉痉挛非常有用,有助放松肌肉,配合物理治疗使用效益更大。主要副作用是引致肌肉无力和使患者昏睡。

硫酸软骨素和葡萄糖胺──这些非处方食品补充剂,无论是单独或一并服用都有助减轻骨关节炎的疼痛,但对神经受压无效。此类补充剂可以舒缓脊椎面关节炎,但对腿部的问题帮助不大。它们是绝对安全的。

硬膜外类固醇注射──类固醇能抑制发炎,特别有助舒缓后腿的放射性疼痛,一份剂量已经可以明显见效。但由于类固醇能导致多种明显的副作用,患者能接受注射的剂量是有限的,通常一年不能注射超过3次.

有哪些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是减轻脊髓或神经的压力,以保持脊柱的完整及强度。根据问题成因,有几类手术可作处理。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手术分为:

1.后路减压术

2.后路减压术与动态固定术

3.后路减压术与脊柱融合仪装置术

椎板切除减压术

主治症状:椎板切除减压术是用以治疗有神经性跛行和/或坐骨神经痛(但没有背痛或结构不稳定脊柱)的腰 椎管狭窄症。 技术:这是典型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将整个椎板(覆盖椎管背部的骨骼)移除後,神经承受的压力便 会减少。在传统手术中,外科医生会在背上做单一切口(图 5)。然而,有些外科医生会使用微创技术作多个 小切口进行手术。虽然此法需时较长,但患者的痛楚通常会较轻,康复速度亦较快。 风险:使用现代技术治疗,併发症较少出现,但仍包括感染、硬膜撕裂、神经根损伤、严重出血、深层静脉 血栓、痲痹性肠梗阻、和神经性退化。 结果: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大大得以缓解,但椎板切除术会明显改变脊椎的正常结构,有可能会令脊柱不稳定。 约有二至叁成患者於 5 年後因背痛、脊柱不稳定或症状复发而需要接受另一次椎板切除手术。在这个阶段, 他 们大多数需要接受脊椎减压及脊柱融合仪装置术(图 6)。

腰椎管狭窄不治的后果(可怕的疾病容易致残)(4)

椎板切开术

症状:椎板切开减压术是用以治疗有神经性跛行和/或坐骨神经痛(但没有背痛或结构不稳定脊柱)的腰椎管狭窄症,主要适合中央和侧面的脊椎管缩窄。手术只移除少量组织(图7)。它的好处是可以保留较多脊椎的正常结构,让肌肉可以在上面重新愈合。理论上,椎板切开术对脊椎稳定性的影响比椎板切除术少,且日后需要接受脊椎融合术的机会较少。这个程序能以微创手术进行.

腰椎管狭窄不治的后果(可怕的疾病容易致残)(5)

技术:外科医生只移除部分椎板、脊椎面关节的骨刺、和因增厚而压向硬膜或神经根的韧带。

风险:风险和椎板切除术是相同的。

结果: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得以极佳的缓解。

棘突间牵引装置

症状:轻微至中度的腰椎管狭窄症,或会造成可能带神经根病变的脊柱跛行。如果其症状

时轻时重(即向前弯腰可舒缓)的话,便适宜置入棘突间牵引装置(IPDD)(图8)。这

装置能撑开脊椎,为神经线制造更多空间。

技术:这个微创手术只需透过非常小的切口进行。有时椎板切开术(见上文)会同时进行。

病人通常可于手术当天下床。

风险:棘突间牵引装置没有进入椎管,并发症并不常见。若不幸发生,并发症可包括

感染、深层静脉血栓、麻痹性肠梗阻、和神经性退化。如果同时进行椎板切开术,并

发症与椎板切除术是相同的。

结果:虽然棘突间牵引装置是较新的技术,其效果至今是令人鼓舞的。治理中度腰椎管狭窄症时,会进行宽

椎板切开术和切除部份脊椎面关节,来确保有足够程度的减压。但是,这种处理像传统椎板切除术一样有可

能会破坏脊柱的稳定性。我们相信棘突间牵引装置可以稳定脊柱,且日后不需要接受脊椎融合术.

后路脊柱融合仪装置术

症状:需要大范围减压的严重腰椎管狭窄、并存不稳定、严重变形及相关背部疼痛。手术前可能需要透过椎

间盘造影术和神经根阻断注射测试,来确定症状的源头。有证据显示使用注射测试有助估计手术的成功率。

技术:外科医生会重整脊椎到正常位置,稳定脊椎来保护神经及治疗背痛。此过程共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

后路减压,而第二部分是利用椎弓根骨钉和移植骨将脊柱融合。

大部份的个案可利用开细孔或穿过皮肤的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图9)来处理。其优点是出血少,伤

口痛楚较轻,比传统开放式脊椎减压融合术更快复原。在正常情况下,术后需要卧床2至3天,一周内便可

出院,6至9个月(骨融合所需的时间)后应可全面康复并恢复体育活动。

风险:跟椎板切除术有相同风险外,更有植入物移位,融合失败及加速邻近椎间盘退化的可能性.

我们能否防止腰椎管狭窄症?

我们无法防止背部出现与年龄有关的变化,但以下的步骤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脊椎和关节健康:

定期运动──这有助于保持我们脊柱、关节和韧带的强度及灵活性。为了获得最佳效果,可配合散步和骑单

车等带氧运动,再加上举重训练和伸展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及伸展运动有助减少背部磨损;做好肌肉热身

则可减少损伤及增加灵活性。力量训练可以锻炼手臂、腿部和腹部肌肉,同时减轻背脊的压力。应随着体能

上升,逐渐增加运动的时间和强度。以大部份日子做最少30分钟运动为目标。

利用良好的人体力学──多注意我们如何坐、站、提举重物、甚至是以何种姿势睡眠,可有助长久保持我们

背部的健康。

选择一张能支持腰背部的座椅以减少压力──如有必要,放置一个枕头或毛巾卷来支持腰背部,以维持其正

常的曲线。

驾车时,调整座椅,把膝盖和臀部保持在同一水平,将座位移前以避免过度伸腿来踏油门。

提举重物前,先决定将物件放到哪里以及如何运送。推比拉更安全。经常屈曲膝部使手臂与物件成水平。避

免将物件高举过头。

为了最佳的睡姿,选择较结实的床垫。用枕头作支持,但别用那些令颈部形成大角度的枕头。

保持健康的体重,超重会增加骨骼和关节的压力.

腰椎管狭窄不治的后果(可怕的疾病容易致残)(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