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的形状有哪些(咽鼓管详解美图)
咽鼓管( pharyngotympanic tube) 连接鼓室和鼻咽部,具有与中耳健康相关的多项作用,包括平衡鼓膜两侧的气压,黏膜纤毛清除和排泄,免受鼻咽环境和大声的影响。
咽鼓管长约36mm, 自鼓室向前内下行至鼻咽, 其与矢状面成45 ° , 与水平面成30 ° ( 这些角度随着年龄和颅底的延伸而增加)。该管一部分由软骨和纤维组织组成,部分由骨构成。
软骨部
软骨部长约24mm , 由三角形软骨板组成。软骨板较大的部分为管的后内侧壁,管尖有纤维附着于管的骨部锯齿状周缘,管底部直接位于鼻咽外侧壁的黏膜下,并在咽鼓管咽口的后方形成管状隆起(咽鼓管圆枕)。
软骨的上部向外下弯仙形成宽的内侧板和窄的外侧板。该管的横切面为钩形,其下方和外侧部不完整,而由纤维组织构成管壁。
软骨部固定于颅底颞骨岩部与蝶骨大翼间的沟内,终于翼突内侧板根部附近。成年人咽鼓管的软骨部和骨部并不在同一平面;软骨部下行较骨部为陡。
管的最大径位于咽口,最小径则位于骨部与软骨部相接处(峡部),然后又扩大行向鼓室。出生时,咽鼓管约为成年人的一半;更水平,骨部相对短,但较宽。
骨部长约12mm, 横切面为椭圆形, 而在水平面上其径线较大。骨部起自鼓室前壁,然后逐渐变窄终于颞骨鳞部与岩部相交处,该处有一软骨部附着的锯状缘。颈动脉管位于其内侧。
咽鼓管的黏膜与鼻咽部及鼓室黏膜相延续。骨部管道内衬以矮立方形纤毛上皮,是中耳上皮的延续。在骨——软骨交界处之后,上皮变成上呼吸道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在软骨部,上皮基底含有大量的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黏膜明显崎岖不平,而管上半部杯状细胞少,黏膜光滑。儿童咽鼓管有特征性的黏膜皱襞,这增加了管壁表面积,同时也增加了纤毛细胞的数量,可能有利于提高黏膜纤毛毯的清除功能。
随着年龄增长,皱襞数量逐渐下降,到20 岁时,黏膜达到成年人水平。新生儿以黏液腺为主,幼儿黏液腺、浆液腺和混合腺数目相当,后来以浆液腺为主。咽鼓管上部的壁光滑,在气压平衡和气体交换中发挥作用。在近咽口处有不定的、有时是相对多的淋巴样团块,即咽鼓管扁桃体。
毗邻关系
咽鼓管咽肌在咽口附近附着于咽鼓管软骨的下部。后内侧为颞骨岩部和腭帆提肌,该肌的一部分起于管的内侧板。前外侧,腭帆张肌将该管与耳神经节、下颌神经及其分支、鼓索和脑膜中动脉分开。
血液供应
咽鼓管骨部由咽鼓管动脉(脑膜副动脉的分支)和颈内动脉的颈鼓支(caroticotympanic branch ) 供血。软骨部由上颌动脉的耳深支和咽支、腭升动脉(通常为面动脉分支,有时也直接来自颈外动脉)和颈外动脉的咽升动脉供血。咽鼓管静脉注入翼静脉丛。
神经支配
咽鼓管来自鼓室丛和翼腭神经节的咽支的神经纤维支配。鼓室丛在中耳鼓室岬表面呈网状分支,由舌咽神经的鼓支和交感神经来源的颈鼓神经组成。
压力平衡
在静息时,咽鼓管咽口关闭咽鼓管软骨部。在正常人,咽鼓管开放平衡中耳和外界的大气压。慢动作内镜视频分析发现咽鼓管开放分4 个阶段。起初,软腭上提,咽侧壁内移,咽鼓管内侧板内旋(腭帆提肌可能具有开放咽鼓管远侧部的作用) 。咽鼓管侧壁向外侧移动,因此,咽口在垂直方向和向外侧扩张。咽鼓管在咽鼓管张肌的作用下由远侧端向近侧扩张。最后,咽鼓管软骨部靠近与骨部交界的近侧端开放。开放通常持续0.3~0.5 秒,但在打哈欠时开放延长。咽鼓管的关闭主要依靠腔内黏液毯的黏附作用、支撑组织的弹性和静脉血的静水压。
所有分享仅供学习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