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分为哪三个类别(事业单位都有哪些分类)

体制内的单位只有两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简单来说,承担管理和监督职能的就是党政机关,包括党委机关和政府部门;承担公益服务职能的就是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的分类有许多种,例如按财政供给分,可以分为全额事业单位、差额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额事业单位,是指人员工资、经费由财政全额供给,这主要是指没有生产经营收入的单位,也没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比如就业、社保、信息中心等。差额事业单位,是指人员工资经费由财政按比例供给,不足部分由单位自行解决,这主要是指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等有生产经营收入的单位,同时又承担公益服务职能。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指有生产经营收入的单位,比如宾馆、公证处、律师事务所等。

按管辖区域分,又可分为省直、市直、县直、乡直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分为哪三个类别(事业单位都有哪些分类)(1)

按照管理模式分,又可分为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和普通事业单位。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指完全或者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比如各行各业的行政执法大队等。

按职能划分,又可分为行政类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行政类事业单位都是参公管理的,但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并不一定被划分为行政类事业单位,这是因为行政类事业单位是指“完全”承担行政职能,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还包括“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主要包括渔政管理、草原监督管理、动物卫生监督等,在行政机构改革中,其职能被划归相应的政府部门承担,这类机构撤销或者整合到其他事业单位,只承担公益服务职能。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指承担公益服务职能和行政辅助、行政支持类职能的事业单位,包括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等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指部分承担公益服务职能、部分承担生产经营类职能的事业单位,包括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等。

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以由市场配置资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将推向市场,改制为企业。

事业单位分为哪三个类别(事业单位都有哪些分类)(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