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进入枯水古桥露真容 水位走低鄱阳湖底明代

12月7日,受鄱阳湖水位迅速下降的影响,在鄱阳湖都昌县多宝乡蒋公岭附近水域,一座明代古桥“千眼桥”显露水面。

鄱阳湖进入枯水古桥露真容 水位走低鄱阳湖底明代(1)

在鄱阳湖都昌县多宝乡蒋公岭附近水域看到,远远的有一座桥如长龙般横亘在湖床之上,直通对岸的庐山市。这座明代千眼桥是用松木桩和长条花岗石铺架而成,在微波粼粼的湖水荡漾下,宛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鄱阳湖进入枯水古桥露真容 水位走低鄱阳湖底明代(2)

该石桥位于鄱阳湖江西都昌县多宝乡附近的鄱阳湖湖床上,连接都昌县多宝乡蒋公岭和星子县县城,历史上曾是两县沿湖群众往来的交通要道。据都昌县文物保护部门勘测,石桥总长2657米,桥身石材全部采用花岗石,桥面宽0.82米,有900余个孔,故称“千眼桥”。据了解,该桥修建于明代崇祯年间,被称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是江西省重点保护文物。(总台央视记者 郭一淳 杜曦晨)

(编辑 张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