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

当地时间(10月14日)上午11点,两名气候变化抗议组织的年轻支持者将液体泼在了这幅由玻璃保护的名作上。随后,他们脱下外套,露出“Just Stop Oil(停止采石油)”字样的t恤,站在这件珍贵的艺术品下。有的观众倒吸一口凉气,有的观众怒吼,有的则大喊:“我的天哪!”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1)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2)

两个身着“just stop oil”环保组织成员向梵高的《向日葵》泼去了番茄罐头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3)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4)

两名抗议者站在被泼的画作前

“什么才是更有价值的?是艺术还是生活?”来自伦敦的21岁活动人士菲比·普卢默(Phoebe Plummer)说道。与她同行的还有来自纽卡斯尔的20岁的安娜·霍兰德(Anna Holland)。“它比食物更值钱吗?”这件作品很正义吗?你更关心的是保护一幅画,还是更关心守护我们的星球和人类本身?当下的生活成本危机是石油危机的一部分,数百万饥寒交迫的家庭无法负担燃料。他们甚至连一罐汤都烧不起。”

随后,英国国家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快速清理了展厅。

在过去的两周,该组织一直在伦敦市中心附近的道路上举行静坐抗议,激怒了司机和通勤者。但这次的行动似乎是其策略的升级。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5)

英国国家美术馆

英国国家美术馆的旁观者心情复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子表示,他可以理解他们的理由,但担心的是,他们针对的是“一件美丽的艺术品,这也是人类最好的一面”。他补充说:“他们可能试图让人们思考这些问题,但最终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让人们真的感到恼怒。典型的不思考、不关心地球的重大问题的那群人,并不是在美术馆里闲逛的人。”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6)

梵高《向日葵》,英国国家美术馆藏

“停止采石油(Just Stop Oil)”组织的发言人亚历克斯·德科宁(Alex De Koning)在美术馆外接受了《卫报》的采访,他说,“让人们远离他们的事业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但我们不是想在这里交朋友,我们是想做出改变,不幸的是,改变就是这样发生的。”

同时,这一组织称,他们考虑到了保护画作。《向日葵》外有一块玻璃屏保护,所以不太可能遭受永久损坏。

理想国丨乌托邦

你我不相识,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轨迹,可是我的孤独认识你的孤独。

梵高逝世132年后,我们才真正读懂了他。

我们或多或少都以自己的方式了解梵高,他身后的声誉伴随着各种标签:

贫困、孑然一身、在躁郁的精神问题中悲惨地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我们再走近他一点,不仅仅被那些天价作品阻挡,而是观看发生他生命中的故事,也许能跳脱标签的限制。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7)

01

梵高家族在17世纪的荷兰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虽然18世纪初,家族的社会地位稍有下降,仍有许多家族成员身居要职。

文森特·梵高的祖父是牧师,父亲提奥多洛斯继承父业,也成为受人尊重的布道者,母亲来自于海牙有名的图书装订商家庭。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8)

梵高儿时的家

梵高的两位姑妈嫁给两位将军,一位叔叔参加海军,是荷兰海军最高军衔的中将……与后期梵高贫困潦倒的生活不同,他的家庭富裕而和睦,家族成员间来往密切且互相帮助。

梵高生于1853年3月30日,虽是父母的长子,但在他降生的前一年,母亲诞下一子很快夭折。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9)

纪录片《梵高:画语人生》剧照

梵高这个名字是为第一个孩子取的,第二个孩子也就是梵高延续了这个名字。

而这彷佛也是他生命的第一个暗示,他生性孤僻,认为自己的哥哥才是完美的。

好在他与小四岁的弟弟提奥相知相伴,一同度过了童年时期。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10)

梵高《戴草帽的自画像》1887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梵高的父母注重教育,为孩子们请家庭教师辅导课程。

虽然在之后的事业上他屡屡受挫,但良好教育使他才能在各个方面得以显露。

1869年,梵高在从事艺术品交易的叔叔帮助下,作为最年轻的雇员进入海牙古皮尔公司总部工作,他将叔叔作为自己的榜样,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品经纪人而努力学习。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11)

1873年,他去往伦敦古皮尔分行,也是在那时开始与弟弟提奥开启了持续一生的通信。

两年之后,作为艺术品经纪人的梵高,过多地与人交流以及售卖自己并不认同的作品让他难以忍受。

1875年4月,梵高在英国拉姆斯盖特的一所学校教授那里的男孩们法语、德语和算数。

而这时,对宗教的强烈信仰使他去往伊思莱沃斯,为成为一名牧师做准备。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12)

纪录片《梵高:画语人生》剧照

1876年10月,他在给提奥的信中写道:“不管未来的境遇如何,我的人生使命就是传播福音……你可知一个可怜的布道者可能是这个世界上一个孤独的角色,但是他能够唤醒人们内心的信仰……”

亲人们依旧为他新的工作选择而尽力施以援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牧师,进入神学大学之前需要通过严格的入学考试。

他的叔叔约翰尼斯给他提供住宿,姨夫斯特里克为他请了教授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老师辅导功课。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13)

梵高《卧室》1888 巴黎奥赛美术馆

24岁时,他到了比利时的博里纳日矿区,身体力行地实践作为一位牧师的准则。

矿区真实而困苦的生活使得一直平顺生活的梵高痛苦不已。

接着一场严重矿难的发生和罢工的爆发,他脱去牧师整洁的外衣,走下布道讲台,跟随矿工下到了700米的深井下。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14)

“我在一个煤矿里度过了大概六小时……已经有很多人死在了里面。有人因吸入有毒气体而毙命,有人死于瓦斯爆炸,还有人死于地下渗水,或者老旧隧道的塌陷等等。这个地方很昏暗,第一眼看上去,这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阴森荒凉。大部分矿工因为患热病而变得很瘦弱,面色苍白……矿区周围是那些贫苦矿工们住的棚屋,它的旁边还有一些早已被煤烟熏黑的死树和满是荆棘的树篱,以及粪堆、灰堆、炼焦堆等等……“

他写了长长的信件为提奥描绘矿区的生活。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15)

梵高《博里纳日煤矿》1882

他意识到圣经经文与说教在这里没有任何用处,宗教让步于现实工作。

他不知疲倦地护理伤员,将自己的衣物、钱、甚至床全部捐献,以至于不得不搬到矿工的小屋同住,白天则挽起袖子满身泥污从事艰苦的劳动。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16)

纪录片《梵高:画语人生》剧照

矿工悲惨的底层生活让具有丰富情感的他备受煎熬,矿工形象也成为其早期绘画所描绘的主题。

画面中没有精确的人体比例与优美的风景,背煤的矿工妇女因负重而艰难前行,远处的城镇因为工业发展而日渐富裕。矿工从事危险繁重的工作却被自己建设世界拒之门外。

梵高质问自己:“这个经历太可怕了。造成的伤害、悲伤、痛苦太大了。如果我们不能从中学到一些什么,那我们能从什么当中学到一些东西……”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17)

梵高《有白杨树的小路》1885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工作之余他大量阅读社会和文学作品,米什莱德《法国大革命》、莎士比亚、维克多·雨果、狄更斯、斯托夫人、埃斯库罗斯都是解答疑惑的工具。

并有着极其深刻的个人理解:“在莎士比亚中会有伦勃朗的某些东西,在迷失当中会有柯雷乔的某些东西,在维克多雨果当中会有德拉克洛瓦的某些东西,甚至在福音书中还有伦勃朗的一些东西。”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18)

此时,如果梵高没有选择绘画,他也许也能成为当时不错的写作者,超越不少的二三流无病呻吟、哗众取宠的作家。

“我画了一幅素描,画的是矿工,男男女女正迎着清晨的光辉走在雪中,路上长满荆棘,他们的影子在黎明的暗光中若隐若现。画的背景是矿井的大型建筑物和大片的煤渣堆,他们模糊地屹立在苍穹下。“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19)

纪录片《梵高:画语人生》剧照

或者凭借自己精通的多国语言继续担任教师。可他对宗教过度的热忱和对矿工的深切同情被教会认定为疯狂的举动,有损教会的高贵,将其赶出教会。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20)

梵高《安特卫普雪景》1885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1880年7月,梵高给弟弟的信中详细描述了自己的内心:

“事情就是这样,你能否告诉我,如何通过外在发生的事情去观察内心的世界?你的灵魂中可能有一把大火,但是没有人通过它获得温暖,旁人能够看到的只是烟囱里升上来的那一缕青烟。”

梵高在多年尝试各种工作之后依旧无法得到精神上的安宁,宗教也无法再带来切实的慰藉。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21)

在梵高一次次事业失败之后,曾经竭力帮助自己的父母和亲戚也开始不解和埋怨,认为多年的工作和年岁的增长,梵高辜负了家族众望。

事业上接踵而至的打击让梵高开始变得落魄,但他开始清楚自己想要的方向。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22)

02

他告诉弟弟失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天性卑劣懒惰。

另一种人是因为他的内心深处被一种强烈渴望所折磨,双手被困什么也做不了。

提奥鼓励决定成为画家的哥哥,他告诉梵高,如果你决定和生活战斗,那我将站在你身旁与你一起战斗。

在弟弟的鼓励和资助下,梵高选择了他的宿命。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23)

提奥

如果没有背后的支持者,无论谁也无法成功,虽然梵高的绘画之路在他生前绝不能算是成功,但是弟弟每月的资助得以让他8年间不间断地进行绘画。

也是从这时开始,他不想孤独地活着,他想为他人而活。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24)

梵高《早晨外出工作途中》1890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

03

“提奥,在别人眼中,我是个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在你心目中谁是一个饱受折磨的疯狂的艺术家?答案只有一个——文森特·梵高。

“他把自己的耳朵割了下来,难道不是吗?”

实际上,他并没有那这么做,他只是从耳垂上割下来一小块儿肉。

“我知道了,但那足以说明他精神有点不正常,不是吗?”。

人们肯定还会异口同声地说:“是的,他自杀了,不是吗?”。

那样的一个人怎么能创作出,像这样令人眩晕的作品呢?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25)

《麦田群鸦》

那种被人们诊断出来的所谓精神疾病, 在梵高看来倒像是一种启发,一种对艺术新的审视方法,一个在我们的世界里对天堂存在的启示。于是他把自己当做了一个先知,同时也是个思想家。

随着灵感的不断涌现,他文思泉涌。他日复一日,写个不停。通过他写过的信件,你会发现一个真实的梵高。他一点儿也不傻,而且还很有思想,善于观察。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26)

《乌云密布的天空下的麦田》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27)

《夜晚露天咖啡座》

信件很多,大部分是写给弟弟提奥的,字里行间都散发着他的灵气。“亲爱的提奥。莎士比亚真是太优秀了。他的语言和写作方式,就像由于兴奋和痴迷而颤动的画笔”。这就是另外一个梵高,他的心智不但没有泯灭,而且还是个求知欲永不满足的书虫。

他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中,长久以来,艺术从来就不是首要的,最重要的是去寻找救赎,“我们的人生是一个朝圣的过程”。他把自己看作是个传教士,专为穷苦人家传去福音。所以,圣人梵高抛弃了舒适的生活,去寻找那些渴望得到光明的人们了。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28)

《阿尔勒的卧室》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很高兴从来没有学过绘画。我确信我的绘画技术就在我的骨子里。我想创作出能感动人们的作品,我的目标是人们会这样评论我的作品,他们被我的作品深深吸引着,而且人们也能强烈感受到,艺术会在教会失败的废墟上拔地而起。我会为人们带来拯救和内心的安宁。政府将会去关心它的子民,特别是那些穷人,也会认识到那不可思议的,被日久折磨带来的无情冷漠所割裂的生命力。正是这种对艺术的审度方式,我仅仅是希望有更多机会,把艺术呈现给人民大众。我并不想锋芒内敛,而是期望人们早些知道我的才华”。

如果他是想让人们意识到天堂其实就在眼前,他认为人们最好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劳动者。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29)

《收获景象》

不管梵高多么难以捉摸、毫不留情,每个月他弟弟提奥都会准时寄来补助金。作为报答,为了不使他破产,梵高也支持弟弟,如今提奥是巴黎的一名艺术品商人了。他有画可卖了,问题是梵高这些作品卖不出去,下笔浓重,画面上一块块儿的迷迷糊糊的不知是什么东西。

“亲爱的提奥,你也太不厚道了,你总得回个信吧,难道连信都懒得写了吗?!”。

但是,提奥不能说:“你的画我卖不掉,搞不到钱”,绝对不能这么说。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30)

《吃土豆的人》

《吃土豆的人》是梵高的第一幅杰作,是他到目前为止所有感情的一个摘要。他早期作品画面都很黑,他采用了伦勃朗的光线集中法。“那绝不是什么迷人的乡村风情,看过画之后你会有多忧郁。这一餐是他们辛勤劳作换来的,他们当之无愧”。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31)

《麦田云雀》

当梵高这只荷兰青蛙被印象派吻过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创作彩色绘画的王子,他和他的作品最终放出了光芒。他的画风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他学会了运用色彩,并沉迷于其中。他把才华倾注其中,一股脑都表现在了画布上。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32)

《向日葵》

他的向日葵很难说是静物描绘,葵花籽竖立着,带着一种难以压制的生命力竖立着,有机体从一颗燃烧的恒星(太阳=向日葵)中狂暴地生根、发芽。

就像向日葵,他把目光转向生机勃勃的光影世界中去了,“在面对大自然那具有压倒性的美丽面前,不管你觉得自己有多么无能,你也得去选择一个开始。”

在每一幅作品中,有一点渐渐明了起来,他是把宇宙万物当作一个启示来看待的,水陆和天空之间的分界线消失了,全神贯注的恋人们注视着那燃烧的星星。

在这个多产的夏季,他所有作品表达的中心内容是,贫瘠荒芜与丰饶多产两个世界的对立,同志友谊与孤独寂寞之间的对立。

梵高与高更的艺术表达方式的哲学意味大相径庭,对于高更而言,艺术只不过是纯粹感觉的一次酣畅的游泳,“别担心,这只不过是场梦而已”。梵高却不这么认为,“兴奋,怎么会不出汗呢?我的作品会把你带进那个世界,而不是远离它”。

“高更跟说我谈论了很多关于伦勃朗、德拉克罗瓦”。双方都非常激动,极具情绪化。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33)

《星夜》

“确切地说,我并没有疯,而是在承受苦难折磨”,梵高是癫痫病患者,还不得不与日益严加重的抑郁症做着搏斗。来自提奥的关于自己的作品无人问津的消息,毫无疑问令情况变得更糟。深深的挫折感开始煽动翅膀向他飞来。

梵高自愿住进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如果我能康复,我一定重新开始。但是我害怕如果我康复了,我就再也不能达到疾病引领我达到的那个高度”。他的疾病是个破坏者的同时,也是个伟大作品的催生着。因为,在疾病发作时的痉挛间歇中,他看到了最热烈的世界景象,也是仿佛着了魔,他也开始认为,在人世间也应该有天堂的存在,他的使命从来没有这么明朗过。那些炽烈的、汹涌澎湃的作品,它们并不是疯狂的结果,其实情况恰恰相反,它们是梵高在崩溃边缘与疾病抗争的记录。

有没有人买已经不重要了。它们充满了狂热,但坦率也很清醒。他是一个完全能驾驭自己绘画能力的人,他也许感到了地震的震动,大地在脚下隆起,然后裂开的大地将会再一次闭合,但手中的画笔却从没有像现在握得这么紧。

我们长久以来一直苦苦寻觅的,就是梵高大脑里想些什么,他画下的每一笔就像是一个个自己的人生符号。在那些富有同情心的理解之后,我们被他那博大仁慈的胸怀和无条件的信念所感动。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34)

在这场艺术对抗疯狂的英勇战斗中,梵高努力复原, 就像那些铁了心想自杀的人,也许发现水太冷,又游回了岸边。于是他生存下来了,他正处于一场创作力大爆发的边缘,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简直就是个奇迹,他在画布上把自己内心的精神剧变酝酿成了一次革命。《麦田群鸦》关乎艺术创作的传统,它表现出梵高的完全支配能力,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猛烈蔑视传统的人了,在他执着地摒弃风景绘画的整个历史之后,他开始运用透视画法,其关注的焦点就定在,如何去创作关于内心深处的一个幻象。

当我们沉浸在大自然的力量之中,当我们沉浸在由挣扎而又辉煌灿烂的作品构成的一面厚重的墙壁中时,这幅画中的颜色颤抖悸动,在摇摆不定。正是由于这一块块颜色,堆砌成一个无拘无束的生命,令梵高创造出了现代主义艺术。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35)

《桃树花开》

在因为恐惧而发抖的同时,这种被画面活生生吞下去的感觉,存在于许多现代主义作品之中。自从在荷兰北部黑暗荒野中第一次拿起画笔的时候,这就是梵高长期以来向往的境界。

梵高的朝圣之路坚持到了最后,我并不认为,有哪怕一丁点这样的可能性的存在,即梵高是在认为这场艺术革命已经接近尾声,所以才有了自杀的渴望。

在他的作品里,他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富有想象力,才华横溢,但他的从生活却不是这样。相信他内心一定无数次高喊:我渴望生活!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36)

《夜间咖啡馆》

梵高在最后一封给提奥的信里写道:我并不想要孩子,我的作品就是我的后代。

他的确有一个孩子:表现主义,而且还有许许多多继承人,德库宁、霍华德·霍奇金、波洛克……。梵高的遗产还有别的东西,他持有一个充满热情的信念,它比现代艺术中冠以的这个那个主义更重要。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37)

人们不仅是去观看他的作品,而是去感受作品中汹涌澎拜的生命力。

通过画笔的力量和眩目的色彩,人们将会通过比那些可能曾经存在的传达方式更为文雅的方式,去体验那些土地、那些花朵、那些面孔。他的作品将会收回那些曾经属于宗教的东西。它们会在富有才能的生命渐逝的过程中给人类以安慰。

可这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他想的是,令观众们打开眼界,敞开胸怀。那么,他得偿所愿了。

“在大部分人眼里,我是怎样一个人?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一个行为古怪的人?一个令人生厌的人?一个现在没有社会地位而且将来永远也不会有的人,一句话:万千俗人中最俗的那一个。那么好吧,即使这些绝对都是真的,若有机会的话,我将通过我的作品向大家展示,一个像我这样无足轻重的人,他的心中究竟有些什么东西。此致。

你们永远的梵高”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梵高向日葵遇袭)(38)

愿曾经被损害的人被铭记

愿正在遭遇不幸的人被施以援手

愿此时我们心意相通

愿善良的人都生而逢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