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六十四卦浅解(周易六十四重卦辑)

睽者,彼此相隔也火在上而金在下,金人不投,神驰于外,情动于内,因假失真,言其用明于外也,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周易六十四卦浅解?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周易六十四卦浅解(周易六十四重卦辑)

周易六十四卦浅解

睽者,彼此相隔也。火在上而金在下,金人不投,神驰于外,情动于内,因假失真,言其用明于外也。

38 ䷥ 火泽睽[kuí],下兑上离,101/011

全卦喻示:相互睽背的事物的分合规律。

卦辞:小事吉。

睽者,彼此相违之义。卦德上离明、下兑悦,悦生于内,明用于外,悦非所悦,明非所明,悦明不当,故谓睽。此阴阳相隔,和缓调理之卦,承上明夷而来。明夷者,真明有昧之义。真明有昧,假明即出,识神用事,顺其所欲,明于外而不明于内,性乱命摇,与道相隔,此睽之所由来也。然睽则睽矣。又有致合之道,特以明虽在外,若能虚其心,可以返明于内。欲虽起内,若能实其腹,可以扫欲于外。明返欲扫,神定情忘,则阴阳隔碍潜通,睽者亦可以致合,故小事吉也。小事者,阴之事。人心用事已久,道心埋没,大事已去,今欲致合,必先去人心而后生道心,道心复后,大事方吉。正在睽中,求其人心不坏,其事足矣。安敢望其大事之吉乎。试就小事吉者论之。

彖[tuàn]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睽卦的背离违逆的象征是,火苗朝上,泽流朝下;二女同居,心思不同。和悦地附丽于光明,柔顺地上进,居位中正而得阳刚相应,所以说小事吉,天地上下背离但却在同做生成万物之事,男女阴阳有别却能心意相通,万物各异却能道理暗合。睽卦这种异同共存道理的作用真是大啊!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睽者,彼此不合也。上离火,下兑泽,是上火下泽也。火性上炎,泽水下润,火在上而不能熏泽,泽在下而不能济火,火泽同处,而异其性,睽之象也。君子有见于此,知修道者不可不同乎人,而亦不可过同乎人;不同,则惊愚骇俗,取人嫌疑;过同,则随风扬波,落于尘情。以是同中而有异焉。傚[xiào]泽之浸物,混俗和光,物来顺应,方圆不拘,而无物不同;法火之照物,邪正分明,应物不迷,内有主宰,而操守大异。外同而内不同,内异而外不异。故能大同乎人,而亦大异乎人。外同者,依世法也;内异者,修道法也。所谓修行混俗且和光,圆即圆兮方即方;显晦逆从人莫测,教人争得见行藏者是也。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在睽之初,道心方去,人心方来,若能刚而守正,不为人心所惑,道心自复,有悔者可以悔亡,如丧马勿逐自复也。

然必见恶人无咎者,恶人即人心,人心俱有五贼,足以败道,不见人心,不知五贼作祸,见人心而顺其所欲,渐次导引,五贼不得张狂,所以避害耳。此济睽于方睽之时也。

象曰:见恶人,以辟咎也。

接近同自己相对立敌视的人,通过这种方法彼此沟通,以避免因更加对立而带来的危害。

爻意分析:初九爻身为阳爻居于阳位,阳气刚猛,躁然好动,容易做出令自己后悔的冒失行为。爻辞中道: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意思是,初九爻重阳在下,志在上升,其心跃跃欲试,难以按捺,此时能令其生悔的根源便已经出现,所幸初九一爻初始,与人之间的冲突尚浅,造不成大的错咎,所以即便心中有悔,也很快就能消失。初九处于睽卦之初,其睽还不深,其马走失了,若刻意追赶,只会令马越跑越远。初九不失其位,原地等待,走失的马迟早能够走回,因为初九爻阳气刚猛,不染阴郁,刚爻在位,不会有失,即便失去,也能很快再得。

而初九爻遇到自己并不想看见的恶人,也不可刻意回避躲闪,以免激起恶人的愤恨,令其恼羞成怒,对初九生出伤害之心,只要从容应对,以礼待之,令其毫无怨,便可保证自身的安全,是无咎之举。

可断结果:此处的恶人所指为与初九爻意见不合,举止对立的九四爻。初九地位卑下,却生性好动,而九四与初九因同为阳爻而无法相应,所以初九爻去路被阻了。初九意气风发,积极进取,所以身处逆境而不需忧虑,犹如一个初人社会的少年,阳光开朗,心中满是喜悦而没有怨恨,遇人无论善恶都会以礼相待,自然能够趋吉避凶,逢凶化吉。

自取之道:初九一阳在下,与之正应的九四同为阳爻,无法应和,阴阳难济,有失辅助,是潜退之势应当静守以待,不可有冲动的举措。对待遭遇的小人,不可妄逞阳刚之气,矜持清高,盛气凌人:此举只能与恶人顿成势不两立的局面,令其怨毒之心增长,伺机报复。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当阴阳正睽之时,邪气盛而正气弱,道心未易相遇。然刚以柔用,从小道中进步,借人心生道心,如遇主于巷,本有咎者,即能无咎。此济睽于正盛之时也。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在小巷中碰到了居高位者,虽然这不合常规,但是却并不违背原则。

爻意分析:睽卦之九二爻为居于阴位的阳爻,居于中位,象征其能安守中正之道。爻辞中道:遇主于巷,无咎,意为在巷子里偶遇主人,没有错咎。九二爻与尊爻六五正向应和,如同阳刚的贤臣与阴柔的明君志同道合,但迫于形势,无法登堂入殿觐[jìn]见君主,只得相见于陋巷之中。但九二爻并未因环境的改变而对六五爻有任何失礼之处,所以其行为毫无错咎。

可断结果:六五与九二都是居中之爻,贞正中和之道未失,刚柔得以相应。陋巷原非遇主之地,而九二与六五在此间遇到而没有错咎,乃是因为彼此安守中正,德行无失,虽乘睽之变,却并未悖离正道,所以刚柔可以相互应和,内外能够协助。

自取之道:九二爻必先守正自身,祛除疑惑。两相去疑,情感才能相通,相通才可顺应,否则九二虽然阳明,但是只明于其表而未明于心,志向虽高却无法与六五爻相合,大事难成。

六三,见舆曳[yè],其牛掣[chè];其人天且劓[yì]。无初有终。

愚而自用,顺其所欲,如舆曳而牛掣也。不悦于内而悦于外,未得于彼,早失于己,如天头而劓鼻也。如此之人,务外伤内,认假失真,到头一着,穷无所归,始悔自错,故无初有终也。但不能悔于初,而悔于终,悔之无益。此不睽而自致其睽也。

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无初有终,遇刚也。

像车子被拖住的情形是因为六三爻所处的位置不恰当。开始时极为困难,但最终还是可以达到目的的原因,在于能和阳刚相应合。

爻意分析:六三爻乃是居于阳位的阴爻,虽然与上九阳爻正应,但是因为其居身不正,为阴柔者,才能低微却居于要位,行动遭受阻滞,难以与上九应和,且六三身为阴爻,不宜妄动,却因处于刚位强要行动,所以必定遭受艰险。

爻辞中写道: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舆与牛都是前行的辅助工具,六三爻在行动的路上看见有牛艰难地拉着大车行走,牛并不顺从赶车人的驾驭,而车的上的人因为遭受刑罚而没有了鼻子;六三爻在行进的路上最初艰阻重重,但是后来得到了好的结局。

可断结果:六三爻初行所见的异状,预示其行动的艰难。六三处于阳位,志在上升,执意上行,欲与与上九爻应和,但行进途中遭受九四阳爻阻挡,且自身位于九二阳爻之上,有乘刚之嫌。这些都令上九爻对六三爻心生疑虑,不肯相应,彼此两相牵制却无法相应,呈妨害之势。

六三单凭一己之力难以达到目的,原本应当遇到危险且有错咎,但爻辞中却道:无初有终。在周易中,往往没有善始则难有善终,甚至有了善始都无法保证能得善终,何况如六三这样在行进之初就一片混乱,蒙昧不清。

六三爻之所以能得到好的结果,原因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与其正应的是本卦的上九爻。上九爻位于睽卦终结之位,恰应了分久必合之说,逆反分离到了极点,转而变成迎合。上九爻眼见六三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被其诚挚与坚定所打动,心中疑虑消除,俯身相应,因此而解了六三爻被困之难,六二本身意志坚决,再加上上九爻的的帮助,故得以顺利到达终点。

自取之道:六三以阴行阳,以柔领刚,前后失序,上下颠倒,处世不妥招致种种不当,但所幸其未失正道,终于得遇上九,借其阳刚而得免其咎。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

阳在阴中,道心为人心所陷,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孤阳无依,是睽孤也。然道心虽微,若能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交孚抱道之君子,彼此资益,人心日去,道心日增,久之人心化,道心存。阴阳混合,孤者可以不孤,有咎者可以无咎。此以尊交卑,能济其睽也。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相互理解,虽有危险,但却能免去灾祸,就在于他们有着共同的志向和行动。

爻意分析:九四爻阳居阴位,上下皆为阴爻,有被阴郁遮蔽,孤立无援之象。爻辞中道: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意为九四爻原本处于与众人分离,独自一人的境遇,但遇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与其交往虽然会有危险,但是不会有错咎。

可断结果:九四爻虽是阳刚之爻,但是身居阴位,而沾染阴郁之气,所以自身骜不驯,孤僻无友,上下失援,处于危厉不安之中,容易招致错咎。但九四毕竟是阳刚之爻,其心中贞正的德行未失,所以能即时醒悟。此时应当审时度势,身处道境更应结交朋友,所以与初九求和,两人心思一致,志趣相投,结伴而行,相互扶助,自然能够躲避灾厄,远离错咎。

自取之道:九四与初九都是心中坦荡的君子,志向相同,境遇相仿,心怀诚挚,推心置腹,所以阴阳虽不济,情谊可相通。这样的相交毫无不妥。九四与初九结盟之后,便不再是容易受攻击的孤家寡人,即便遇到危险,也不足为惧,其行因此而通畅,没有错咎。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柔顺虚心,居二阳之中。既明其我家纯阴,又明其他家有阳,虚人心而求道心,本有悔者,而悔可以亡矣。

夫道心者,人心之宗,厥取道心之宗,点化人心之假,如噬肤之易,以是往而行道,有何睽之咎乎?此以虚求实,能济其睽也。

象曰:厥宗噬肤,往有庆也。

像柔软的皮肤那样一咬就入,表明前进必然会有值得庆贺的事情。

爻意分析:六五爻是居于阳位的阴爻,居身不当却处于尊位,是阴柔孱弱的君主。爻辞中道: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意为没有后悔之事,六五爻自身柔弱,但是与九二阳爻正相应和,阴阳互济,大有辅助。六五虽是弱君,但是身边有九二这样的强臣辅佐保护,困扰也就迎刃而解了,没有错咎与灾祸。

可断结果:六五爻身为阴爻而得尊位,以柔乘刚,本来应当有悔,但是因为居上卦中位,又得九二爻相应,能协助自身,使自己德行不失,得免错咎。

自取之道:可以说六五爻眼前形势已经迫在眉睫,当及时自省其过,借助贤臣辅助,行应变的举措。不顺应而变,即为逆势之举。所耽搁的时间越久,所失就越多,错咎便越大,悔恨便越深,局面会越发难以挽救。所幸六五爻生性柔顺谦恭,有警醒之心,并未贪图安逸,沉浸于享乐之中,令心智迷失,六五对自己所仰仗的九二爻十分信任,视同宗亲,因而得到了九二的倾力相助,得以避开凶险,免于错咎,所以其噬肤之行不但没有威胁到六五自身,反倒因九二的阳气刚猛所向披靡,而就有所斩获,值得庆幸的行程。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gòu];往遇雨则吉。

处睽之极,道心埋没已久,人不反顾,是睽孤也。道心埋没,人心用事,习染成性,疑虑百出,如豕負涂,载鬼一车矣。若欲复道心,须先明人心,但明之贵于见之,见豕见鬼,实见的人心为害甚大。既能见得,即能明得,先不明而用心,如先张之弧也。后能明而复道心,如后说之弧也。无人心而不见道心,无道心而难知人心,借人心复道心。

人心虽罪之魁,亦功之首,匪寇而实婚媾也。人心既见,道心即复,于是虚人心,振道心,往而济睽,则阴阳和合,如遇其雨,洗去一切旧染之污,仍是当年圆成无亏之物,其吉为何如乎。此睽终必合,乘时而济睽也。

六爻俱有睽而致合之道,仅得免其阴阳不睽,而不能阴阳有济,故彖曰爻:小事吉。然小事能吉,大事即能吉,睽终而合,阴阳相通,至此而求,大事未有不致吉者。修道者,可不先求其小事之吉乎。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像遇到阴阳相配形成润泽的雨一样,会获吉祥,是说原来的种种怀疑都已经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

爻意分析:上九爻是睽卦的终极之爻,阳爻居于极位,预示上九阳刚到了极点,暴躁乖张,目空一切,且疑心深重。上九爻与六三爻本为正应,但因上九爻对六三心存疑虑,两爻难以应和,以至于六三爻奋力上行与上九接应。爻辞中道: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脱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意思是在孤独偏执的上九爻眼里,迎面而来的六三爻,形容猥琐,如同一头浑身沾满泥浆的猪,赶着载满鬼怪一般奇形怪状的大车前行,上九见后心中惊惧,于是拉弓搭箭准备射向六三,此时上九爻的虚妄疑心已经到了最高点,物极必反,心中忽然由暴躁转为平和,于是定睛再看,才看清楚赶车前来的并非负泥之猪,而车上也没有鬼怪,来人满脸诚挚,不像是匪寇歹人,而是为了婚约而来的六三,上九放下戒备,心中顿感轻松,如同一场积郁已久的雨终于下了,上九与六三尽释嫌隙,阴阳得以互济,得到吉祥。

可断结果:上九处于穷极的境遇之中,又是重刚之身,难免思想偏激,暴虐多疑,孑然一身时间长了,难以对人再有信任。但是睽卦之要义在于,分离之中有聚合,违逆之中有顺从,悖离之中有中正,于是上九极中生反,其所有的疑虑担心在见到六三的一刻已全部消除,戒备之心瓦解,成了毫无阴晦的纯阳,最终得到吉祥。

自取之道:上九爻处于全卦之终,其用已经到了极点,其睽已经深重,所以眼中会见到诸多异象。这都是因为上九居于极位,心中德行并未到达极点,志向又不坚定,整日心怀惴惴,生出恍惚幻象。若是德行厚重的君子,则会见怪不怪,见幻不惑,心志澄明。

好在上九毕竟身为阳爻,身上阳明未失,最终能察觉幻影背后的真相,免于无谓的争斗,与六三两相应和,终于雨下云散,一直遮蔽在上九眼前的迷障终于消失。上九顺时顺势,其睽在此因极而合,阴阳共济,不再孤立,自然能得吉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