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鸿门宴的故事(朱元璋求之若渴)
朱元璋登基建国之初,不仅大量吸纳了前朝的名臣能吏,向民间也派出了使者查访举荐贤德之人,招贤纳士。时藁城年高德劭的名儒赵民望在山西省陵川县游学授业,被列入举荐名单。
朱元璋第一次征召赵民望是在洪武四年(1371年),当时因为赵老先生抱病在身,没能成行,便奉旨回家养病。洪武十三年,对此事念念不忘的朱元璋皇帝,再次下旨,亲派使者持旨前往征召:“囊于洪武四年,有司以儒举至,因疾遣归。今闻疾已平复,特遣符谕尔,可策杖来朝。果可作为,加以显爵,与朕同游。故兹敕谕:洪武十三年五月二十九日,池驿赴京。”
明朝老臣画像
从圣旨的内容看,朱元璋对赵民望的了解,只是因为有司的举荐,不仅不认识也从未谋过面,特别是“果可有为”四字传递出信息:有司举荐赵民望时的评价不仅引起了朱元璋注意,而且深深吸引了他,激起了他“求贤若渴”、“满怀期盼”的急切心情。如果赵民望不是徒有虚名、却有真才实干,没有让朱元璋失望,因此许诺“加以显爵,与朕同游”。并明确规定了“赴京”的时间。
藁城人赵民望又何其有幸?本是一介宿儒寒士,却被皇帝二次下圣旨、亲派使者征召入朝,此举于被征召者来说真是世所鲜有的荣耀。
赵民望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朱元璋亲自颁发了“委任状”:“特以四辅所司,明述于后,以验雨旸时若也。尔赵民望其司夏三月下旬三十日”。
“四辅”是朱元璋皇帝别出心裁专为辅佐自己朝政而设立的机构,即以四季时令气候的变化提出农耕、基建、军事等重要国事资政的建议,分设“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从对赵民望的任命中,可知赵民望为“四辅”中的夏官之一,工作职责范围为夏季三个月每个月的下旬共三十天。
朱元璋对国家机构的改革创新,“四辅”制度经过两年的运行,证实成为阻碍管理体系的一大障碍,割断了前因后果相承接联系的链条,导致了无法作为或盲目作为,在洪武十五年七月,“四辅院”机构被叫停取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