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眼神的较量(二刷人世间吵最凶的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宇
看惯了甜宠剧中无病呻吟、没事找事的各种小打小闹;厌烦了家庭剧中鸡飞狗跳、充满情绪和戾气的无疾而终,对影视剧中“吵架”之类的戏份大多敬而远之,因为它只是制造冲突、推进剧情的工具和手段,几乎没有什么营养。但最接近二刷《人世间》,忽然发现剧中的吵架戏不仅有点段位,而且还颇有营养。也许剧中人情之所至会愤怒、伤心、争执,可作为观众看到却是他们用理智在吵架,而非情绪。简而言之就是,说最狠的话,表达的却是最真的情。
《人世间》从一个家庭的视角,讲述了中国半个世纪来的社会变迁、家庭伦理、手足亲情、朋友情谊等人间故事,之所以能够成为“头部大剧”,与这部剧的厚重和质感分不开,不然不会在二刷时还能有这么多关注度。说实话,一刷时只是跟着剧情走,很多细节没来得及琢磨,二刷时才有回味,所以即便再看一次还会落泪。
剧中很多吵架戏让人印象深刻:恋人、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发小、兄弟姊妹、母女……哥哥踹弟弟,父亲打儿子,妈妈掌掴女儿,发小扭打成一团,如果不是每次吵架都是那么真实、自然,让人心有戚戚大焉,早就弃剧了。哪个父母子女间没有矛盾,哪对夫妻不拌嘴,但现实中的很多人吵架都是用情绪,所以架总吵不明白。印象最深的几场吵架:秉昆和父亲、周蓉和冯化成、秉义和郝冬梅,他们吵得认真伤心,我们看得解恨、舒服且泪流满面,就像在替我们吵一样。
在争吵中消弭亲子伤害
周秉义在谈到自己的三个孩子时,曾说各自都在忙活着,有“忙小家,忙大家,忙国家”的。其实,周家的三个孩子周秉义、周蓉、周秉昆,分别是为国家、为小家、为大家的代表。
过年,参加三线建设的父亲回家拉着一家大小给街里街坊拜年。在父亲眼里,哥哥姐姐都考上了北大很优秀。姐姐嫁给了诗人,哥哥娶了省长的女儿,只有自己没出息,不仅没考上大学,还娶了个怀着别人孩子的女人。在邻居艳羡的话语和眼神里,父亲很是满足,但秉昆深受伤害。为此秉昆和父亲发生了矛盾,直到过完年送父亲走,父亲还吐槽秉昆成绩经常倒数,就是让他去考大学也考不上。为此,两人不欢而散。
几年之后,周秉昆依靠自己的努力让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患病的妈妈也在郑娟的悉心照顾下恢复如常。父子再次见面依然争吵,周秉昆哭诉父亲:“什么话难听你说什么话”、“哪儿疼你抠哪儿”。父亲喊:“是不是事实?”周秉昆委屈道:“事实就该说吗?”
憋在两父子心中多年的话,终于在此时,在秉昆觉得可以和父亲对话时才和盘托出。直到此时,父亲才明白这个眼中倔强、最没出息的孩子,为了获得自己的认可是多么努力、多么孝顺。
通过秉昆和父亲的几次争吵,作为观众的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父亲曾经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对会对孩子造成多大伤害。那个一直渴望父母认可却总被忽略的孩子才是家里的定海神针,守护家庭,努力让一大家子人过上好日子。这大概就是老百姓说的,“最没出息的那个孩子才是来报恩的”吧。秉昆和父亲有矛盾有冲突,而且绵延较劲多年,但在这种较劲和怄气里,却藏着最细水长流的陪伴。不管隔阂时间多长,吵得多凶,父子间吵出了症结所在,最终选择了爱和包容。
在争吵中三观渐远
周蓉年轻时飞蛾扑火,与家人不辞而别来贵州大山里追寻爱情,这种自我幻想式的浪漫,也许在艰苦的条件下可以维持下去,但在生活和时代变化面前注定要经受非常现实的考验。奔赴爱情、疏于抚养女儿,周蓉的任性自私让人反感。
回归到常态生活中,周蓉当了大学老师,冯化成去了图书馆,有了一间小房子的周蓉仍让女儿跟秉昆一家和父母挤在两间屋子里,这大概就是父亲口中的为小家(自己)吧。
也是在这时,周蓉和冯化成开始一次次争吵,为房子、孩子、职称、送礼等等,看起来是小事情,实际上是两人的三观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周蓉感觉为难的事情就让一直对她念念不忘的晓光出面,包括送礼,而冯化成送礼在她眼里就是失了知识分子的清高,是庸俗龌龊;而冯化成却认为,周蓉的清高是双标,不仅不肯放下所谓知识分子的架子为生活谋,且让弟弟照顾自己的孩子多年不配做母亲。
剧中两人的几次吵架几乎句句见血,但却是理性思考后的表达,不歇斯底里也没鸡飞狗跳,两个人思想观念的差别显而易见,也为此后二人的离婚埋下了伏笔。
当冯化成否定当年是爱周蓉,当周蓉强作镇静说当年那场抛弃亲情和前程的奔赴,是19岁时的冲动不懂事,她和冯化成的爱情也好婚姻也罢,也就戛然而止了。
对周蓉而言,在漫长的人生中没人有那么多时间和耐心,天经地义地来理解安慰陪伴你,觉得疼了苦了那就回头发现自己的问题,学会自己治愈自己。自私任性又双标的周蓉居然有个人设完美的晓光无缝衔接,这是电视剧《人世间》改编让人诟病的主要地方之一。
在争吵中成全彼此
周家的大儿子周秉义可谓忘我忘家一心想做个好官,他宁肯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也要与郝冬梅在一起,即便郝冬梅不能为周家传宗接代,他也要跟郝冬梅结婚甚至将不育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两人是除了秉昆和郑娟外,剧中的另一对恩爱夫妻。
一场二人吵到要离婚的戏码,揭开了这对恩爱夫妻几十年积累的不满。郝冬梅没跟秉义商量就跟单位辞职,周秉义也没有跟冬梅商量申请调回吉春,结果郝冬梅失去了挚爱的妇产科主任岗位。
郝冬梅抱怨不管秉义去俄罗斯还是调到外地,他都力所能及照顾其父母弟妹,她为周秉义牺牲了很多“我所有的一切必须围着你转,你做任何决定的时候只考虑自己,因为你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而“事业型”男人周秉义也将这些年来悉心照顾岳父母,不仅照顾不上亲生父母,连弟弟妹妹有事都没有帮过忙等等,甚至父母去世和岳父母都没见上一面的遗憾和不满也和盘托出。同样是闹离婚,他们与周蓉冯化成不同,这其中,除了两人分居两地的原因和因互相了解而造成的忽略外,很多是由于家世背景和门第的原因造成的。
秉义放弃安逸的北京生活,坚持要回吉春改造光子片,就是要满足父亲的心愿,让这里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冷静下来冬梅是理解的,毕竟,她曾经对父母与秉义一家保持距离表达过“合理”的不满,说过“这里面没有误解,只有差距”的话。不同的阶层、位置或圈子,格局、处境和站位不同,对同一件事的解读和感受也会不一样。随着秉义官职的提升,冬梅的换位思考未能立即到位或者长期积累的怨气一下子爆发了。所以当秉义说还真离婚啊,得知秉义患癌症,冬梅就破防了。基于青梅竹马互相成就的默契,以及对所谓“门第”“家世”共同认知,秉义和冬梅的情感结局观众更多的是认同。
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编剧和导演让《人世间》的吵架有了真正人间烟火的味道,不是鸡飞狗跳的情绪吵架,也不是小情小性的甜宠考验,而是现实生活中父子、夫妻吵架的理性版本,充满建设性。
比如,秉昆和父亲,几次吵架,刚开始吵完之后,内心深处有伤心、牵挂、倔强,而后是愧疚、不解,当吵到对方说出委屈,说出恐惧,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眼泪和拥抱中和解,才知道彼此是不是爱你的那个父亲和儿子。
比如,夫妻之间,因为不满愤怒到争吵,也是一种沟通,但用情绪争吵的方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指出彼此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期待,看到自己的不足,沟通才是有意义的。
都说吵架一种沟通,但很多时候,吵架往往沦为情绪的宣泄,《人世间》的很多场吵架,都可以作为“范本”,吵架说出最真实的想法是为什么,为了让对方体无完肤伤心伤情,还是为了看到问题解决问题?吵架是互动,能看到问题,学会宽容、理解和改变,才会有长久良性的关系,不管是父母和子女间,还是夫妻之间,兄弟朋友之间。在生活面前,每个人珍惜和包容,真诚、理解和爱,都无比珍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